是民主典範還是亂象?台灣十項公投大挑戰 德國之聲X專家解讀

2018-11-23 17:10

? 人氣

「為愛返家—搭上幸福特快車」音樂會,群眾練習公投案投票。(甘岱民攝)

「為愛返家—搭上幸福特快車」音樂會,群眾練習公投案投票。(甘岱民攝)

台灣「九合一選舉」綁了10項公投。在選舉倒數時刻,各陣營造勢宣傳。除了爭取跨過約494萬票門檻,更是要從支持人數多寡帶動未來議題發展方向。《德國之聲》請專家解讀本次公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在11月24日除了舉行「九合一選舉」,還綁上了10個公投案。這讓本來已經充滿話題性的地方大選更加沸騰。從傳統到社群媒體,相關資訊大爆炸。有人認為這是「直接民主」的實踐,也有人批評是「民粹主義」。外界除了關注公投結果,更好奇台灣民主制度會如何受到影響?

蘇彥圖:擔憂公投變成民粹工具,造成社會對立,人民失去信心

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蘇彥圖接受《德國之聲》專訪。他擔憂公投變成民粹的工具,造成社會對立,也擔心台灣人民對公投失去信心。

他說:「很多政策其實很複雜 但社會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很深刻的討論是很大的問號......公投應該促進社會討論,這部分時間上要調整,讓選民獲得充分資訊。」他認為台灣改革「鳥籠公投」,讓大部分人民可以使用這個制度表達意見是好事,但他也期待經過這次,大家會再啟動進一步的改革。

蘇彥圖認為,「民主制度都是在做實驗,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但他也提到,這次政府對於許多議題回應過慢,像是行政院對某些提案雖然持反對意見,但受制於時間,大家很晚才知道行政院立場。

他說:「行政部門等政治精英都有做政治領導的責任,愈把責任推出去 ,愈有機會導致民粹......讓有爭議的人帶領,對民主不是好事。」他認為政府應該更勇於承擔, 更有肩膀表達意見,不要讓大家覺得政府好像可有可無。

10案公投案花費約15億元

過去14年,台灣僅舉辦過6個公投案。公投法修法後,創下多個第一,包括史上第一次10項公投案一起投票、公投加上選舉票每人最多領15張選票、18歲青年首度參與公投、以及預期開票完成所需時間等多項紀錄。根據中選會,10案公投案花費約新台幣15億元,選務人力規模加上公投工作人員,需要超過29萬人。

《德國之聲》訪問選民,許多人表示會投選舉票,但公投「太多太亂」,要怎麼投都不太確定,讓大家不想投。

本次公投舉辦了50場意見發表會,但是議題多且複雜,許多團體乾脆直接推出口號,要大家記住哪幾案投同意,哪幾案投不同意。中選會也表示選民可以帶小抄進入投票所。

已經退休的台北林先生表示,網路上有各種宣傳,為了怕誤導,他乾脆不要投。他說:「比較有能力的宣傳會多一點人投,沒有就宣傳少一點。這樣投出來不會很公平。我也不知道公投跟以前是否一樣,有最低門檻人數?或要多少人才能成立?我都不了解。」

台灣本次公投倉促成案,也曾引發「死人連署爭議」。選民有人一知半解、有人依賴「懶人包」去投票。「人權能否公投?」「民主價值為何?」在種種爭議尚未得到解答之前,這堂花費大量金錢與人力的「直接民主課程」會將台灣帶向何方?沒有人有肯定答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