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復興之路:《百年馬拉松》選摘(1)

2015-09-21 05:30

? 人氣

中國九三大閱兵(美聯社)

中國九三大閱兵(美聯社)

習近平二○一三年三月就任國家主席時,美國的中國事務觀察家還摸不清他是怎樣的一號人物。中國的鷹派敬佩他,但是西方觀察家普遍的觀感是,六十歲的習近平頭髮濃密烏黑、面帶溫和笑容,是個戈巴契夫型的改革派,有心掃除中國的老幹部、最終實現這些觀察家長期具有的信念:中國將成為他們殷切期盼的自由市場型的民主國家。但是習近平很快就展現他有自己的一套計劃─中國將再度崛起、重返全球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寶座。這是毛澤東一九四九年建立政權以來中國共產黨的雄心壯志,這一年是中國領導人共同理解的百年馬拉松的起始點。習近平擷取鷹派的口號「復興之路」。原本只是民族主義者在喊的口號,現在變成這位新任主席的標語。過不久,大家就見識到它的意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天演論》與《資治通鑑》

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一角,站著毛澤東一九四九年下令興建的一座十層樓高的尖碑。由中國政府發執照、監管的正式導遊通常不帶外國人去參觀它。即使西方遊客走到這兒,也未必了解它是什麼東西,因為大理石花崗岩上鐫刻的中文並沒有英文翻譯。可是這塊尖碑自始就代表了這場馬拉松的精神。

網路上把這塊巨碑通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個巨碑真正要表達的是中國的悲情,是一八三九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列強加諸於中國身上的「百年羞辱」─當年因為貿易糾紛,英國皇家海軍砲轟中國海港,迫使清廷簽訂城下之盟。按照碑文的敘述,此後一百年的中國歷史歷經了中國人的抵抗、西方人的占領、漫長的游擊作戰,最後高潮是毛主席得勝建政,結束了西方對中國的壓迫。至少它代表共產黨政府的解讀。

每天都有美國遊客走過紀念碑,通常站在遠處拍照留念,以示到此一遊,可是他們渾然不知它要傳遞的信息,儘管它是直接針對美國人的。紀念碑成為中國民眾愛國示威活動的中心之事實,還有另一層被我們忽略的意涵:中國的冤屈獲得洗雪的日子即將到來。簡單地講,這塊紀念碑完美地象徵中、美兩國的關係:中國正在療傷止痛、伺機再起,美國卻渾然不覺。

人民英雄紀念碑。(分別為正面、碑文和側面。Jinianbei、馮成/維基百科)
人民英雄紀念碑。(分別為正面、碑文和側面。Jinianbei、馮成/維基百科)

中國共產黨崛起之前,中國老早就清楚知道自己在各國權力排序上的地位。2 十九世紀末,歐洲列強給中國貼上「東亞病夫」的標籤,猶如他們給鄂圖曼帝國取綽號「歐洲病夫」如出一轍。對中國許多知識份子而言,這個綽號可謂奇恥大辱,因此他們對外國人心懷怨懟也理所當然。革命黨人陳天華在一九○三年憤憤不平寫下:「夷人稱我為『東亞病夫』,是野蠻、低等的民族。」這個潰爛的創傷要到中國奪回全球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地位,才有可能得以癒合。

二十世紀初,中國作家和知識份子迷戀上達爾文(Charles Darwin)和赫胥黎(ThomasHuxley)的作品。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概念,激勵中國人發憤圖強,洗刷西方列強施加的凌辱。翻譯家、學者和改革派嚴復,據信是最早將赫胥黎的《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翻譯為中文的人。但是嚴復犯了一個大錯,把「天擇」譯為「淘汰」,它後來主宰了中國人對達爾文思想的理解。因此,不僅在競爭中的敗者被視為弱者,他們也將從自然界或政治界被淘汰出局。嚴復寫說:「弱者常為強肉,愚者常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遺種也,則必強忍魁傑,矯健巧慧,而與其一時之天時地利人事最其相宜者也。」他又寫說,西方認為「所有落後種族都該被優秀種族取而代之。」一九一一年,現代中國國父孫逸仙的計劃明白地以種族生存為基礎。孫逸仙想像的中國對抗列強的鬥爭,是一種抵禦白種人「亡國滅種」威脅的運動,因為他們想要征服、或甚至消滅黃種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