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戰略轟炸與政治

2018-12-09 07:10

? 人氣

1945年8月9日,長崎原爆。(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45年8月9日,長崎原爆。(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其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年來,盟軍的戰略轟炸在歐洲一直是富有政治性的議題。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尤其是向廣島與長崎投原子彈,在美國社會同樣也吸引了大批新左派人士的抗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尤其是反越戰運動高漲的年代,許多美國新左派認為美軍對日本的轟炸與對北越的轟炸一樣,是對黃種人的種族主義屠殺。但是這樣的爭議,伴隨著越戰的結束在美國社會逐漸煙消雲散。

一來是參加反戰運動的戰後世代,逐漸發現自己過去天真幼稚,忽略了越共對待自己人比美軍對越南人還要殘暴的事實。因此黃種人對待黃種人,往往比白種人更加不留情面。

美國國內反對越戰的民眾高舉著「滾出越南」的標誌。(wikipedia/public domain)
美國國內反對越戰的民眾高舉著「滾出越南」的標誌。(wikipedia/public domain)

二來則是也因為黃種人對黃種人更殘忍,凸顯出了在美國參加太平洋戰爭以前,日本人曾經對中國實施過無差別轟炸的事實。在瞭解到日本人是如何空襲武漢與重慶的真相後,大多數的美國人會認為日本人是自作自受。

至於中華民國空軍,除了1938年的紙片轟炸外,沒有對日本本土實施過轟炸行動,自然不會讓中國人有任何的愧疚感。至於抗戰末期對武漢等淪陷區的轟炸,也因為中華民國政府戰後被趕到了台灣,根本沒有機會去反思。

歐洲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以法國還有西德為代表的兩大西歐工業國家,在對抗蘇聯的需求下,迅速放下了延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普法戰爭以來的仇恨,快速走向整合。

慢慢的,他們又在美國的鼓勵與支持下,與其他歐洲國家形成了歐盟這個共同體的觀念。隨著經濟交流的日益緊密,歐陸各國的社會更是快速整合到一起,形成了有別於英國與美國的全新文化與歷史認同。

他們既不想臣服於蘇聯的共產主義,但是也不想長期受到美國領導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者是英國領導的大英國協領導。於是在面對包含大轟炸的歷史問題時,他們希望以提出不同美英的歷史觀點,來凸顯歐洲人的主體性。

於是譴責英美盟軍的大轟炸,就伴隨著戴高樂於1966年退出北約,成為了許多歐陸民眾尋求自身主體性與認可的不二法門。當然這並不代表,這些批評大轟炸的歐洲人就一定支持希特勒或者史達林。

畢竟英美盟軍的大轟炸,確實是波擊了許多無辜的歐洲民眾。這些民眾不盡然支持納粹黨或者共產黨。他們有些希望盟軍能夠賠償自己的損失,有些則只是單純希望自己的痛苦不為盟軍與本國政府忘記。

希特勒與他的納粹黨(圖/取自維基百科)
希特勒與他的納粹黨。(圖/取自維基百科)

可是久了以後,隨著親身經歷轟炸的老一輩逐漸凋零,不同的政治勢力開始基於不同的理由操縱大轟炸的議題。最早炒作大轟炸的政治勢力是蘇聯,他們以德勒斯登大轟炸與科隆大轟炸為例,控訴英美盟軍濫殺歐洲子民。

蘇聯與華沙公約組織國宣稱,英美資本家為了在犧牲最少的情況下獲得勝利,不惜出動轟炸機對歐洲大陸實施吳差別轟炸,讓大多數無辜民眾與少數的極端法西斯主義者一起陪葬,是不折不扣的帝國主義行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