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他不在選票上,卻是今年美國期中選舉最重要的「候選人」──川普總統

2018-11-06 06:20

? 人氣

期中選舉前夕的美國總統川普(AP)

期中選舉前夕的美國總統川普(AP)

2018年11月6日,是今年美國政壇最重要的一天。全美國約2億選民將選出435位聯邦眾議員(全院)、35位聯邦參議員(全院1/3)、36位州長、87個州議會(眾院或參院),此外還有多個海外屬地的地方選舉。然而,在這五花八門的選舉中,最重要的一位「候選人」並沒有出現在選票上,而是烙印在每一個選民心中:美國現任總統川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總統的期中考:政策與政績?襄助或制衡?

我們常說,在總統任期第二年登場的「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s)往往可視為總統本人接受的「期中考」。選民圈選的可能是家鄉的國會議員、州長或州議員,但心裡想的可能是遠在白宮的那位大當家,他與他的政黨上任近2年(若連任則是近6年)的政策與政績(經濟、社會、外交)成效如何?他的行事作風是否令人信服甚至喜愛?新國會的主要角色應該是襄助他抑或制衡他?簡而言之:我們應該獎勵他還是懲罰他?

2018美國期中選舉超級星期天,前總統歐巴馬宣傳造勢。(美聯社)
2018美國期中選舉超級星期天,前總統歐巴馬宣傳造勢。(美聯社)

今年尤其如此,美國這場期中選舉可視為一場全民公投,但「標的物」不是重大公共議題或政策──獨立、同婚、廢死、毒品合法化……而是國家最高領導人,投票結果不會影響他的續任、不會直接改變他的政策,但會給他一個「分數」,讓他知道國民對他的感受與要求。美國總統選舉是間接民選(選舉人團制度),但期中選舉卻可視為某種直接民主的展現,是總統無論如何都得認帳的一場「超級民調」。

這個民調的「分數」具體就呈現為國會參、眾兩院民主、共和兩大黨的席次消長。一般而言,美國選民習慣在期中選舉「教訓」一下總統與執政黨,彷彿唯有當頭棒喝才能體現「權力需要制衡」的民主真諦。從1910年共和黨塔虎脫(William Taft)總統至2016年民主黨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的27場期中選舉,只有2場讓總統與其政黨在兩院同時有席次進帳,另有4場只在一院有進帳。

以歐巴馬的兩任為例,2010年的期中選舉讓他輸掉眾議院掌控權,2012年再輸掉參議院;因此在其任期末段,不需經國會表決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s)成為他最重要的施政工具。

2018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牽動未來兩年政情,全球高度關注(AP)
2018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牽動未來兩年政情,全球高度關注(AP)

川普全面接管共和黨 橫衝直撞殺入華府

今年的川普更特別了,從2015年兩大黨總統選戰黨內初選開打以來,川普以「局外人」之姿殺入傳統、保守、穩健、菁英色彩濃厚的共和黨,儘管一開始無人看好,但他卻掌握並煽動美國社會中下階層(尤其是白人藍領勞工)反菁英、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政治正確的情緒,玩轉從主流媒體之外另闢蹊徑但效應更快更強的社群媒體,一路過關斬將,如今可謂「全面接管」原本與他八字不合的共和黨。

對於川普在選戰期間光怪陸離的言行、離經判道的政策,許多人認為他入主白宮之後,會被華府根深柢固的政治文化「馴服」,一位政論家曾說:「政治人物就像小提琴手,管你左派右派,上台後就是左手按絃、右手拉弓。」但,川普再度讓眾人跌破眼鏡。

川普曾形容華府是一灘有待他好好清理的「沼澤」,但他其實更像一頭闖入瓷器店的公牛,橫衝直撞之餘,民主黨與自由派口誅筆伐自不待言,共和黨內部少數有識之士也有劃清界線之舉,但是川普徹底攪動了美國的民粹與民族主義的醬缸,讓它發生激烈的反應,淹沒了整個共和黨。許多評論家感歎,雷根共和黨、布希共和黨俱往矣,今日只有川普共和黨。

2018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牽動未來兩年政情,全球高度關注(AP)
2018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牽動未來兩年政情,全球高度關注(AP)

今年期中選舉唯一的全國「候選人」:川普

川普不但「佔有」了共和黨,也「佔有」了今年的期中選舉。雖說歷任總統都會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精神,領導自家政黨在國會席次戰攻城略地,但川普的動作特別大、企圖心特別強,黨內初選由他主導,選戰議題由他設定,明明白白當成自家政權保衛戰來打,彷彿是這場選戰唯一的候選人。

傳統上,經濟議題是期中選舉的重中之重,近年美國經濟成長率迭創佳績,失業率節節下降,通膨率維持平穩,大規模減稅方案上路,與中國的貿易戰打得有聲有色,照理說應該對共和黨選情大有助益,但多項民調顯示,多數選民雖然滿意國家經濟現狀,但並不認為應歸功於共和黨。選民高度關切的醫療健保議題,則是川普與共和黨的痛腳,讓民主黨窮追猛打。

因此我們看到川普在選戰後期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回歸他2015、2016年選總統時的主軸:反移民、排外、反體制。而且算他幸運,美國後院生變,中美洲宏都拉斯左派政黨與社運人士發起「移民遠征隊」(migrant caravan),組織民眾扶老攜幼向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進軍,聲稱要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

中美洲「移民遠征隊」為川普提供恐懼與仇恨

這事件讓川普如獲至寶,數千名衣衫襤褸、不乏老弱婦孺、只想逃離本國苛政的平民百姓,被川普形容成一群邪惡的入侵者,要來入侵、顛覆美國社會,而且是由美國的民主黨與自由派暗中贊助。這還得了,川普下令五角大廈調派1萬5000名正規軍(一個師的兵力)南下「迎敵」,儘管對方只是數千名衣衫襤褸不乏老弱婦孺、只想逃離本國苛政的平民百姓平民,儘管此舉嚴重扭曲美國職業軍人的角色,儘管此舉要燒掉數億美元的政府預算。

在販賣恐懼與仇恨的同時,川普大剌剌表彰自己是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雖然他還試圖與「白人民族主義者」(white nationalist)「白人至上主義者」(white supremacist)作區別,但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

美國匹茲堡猶太教會槍擊案,「生命之樹聚會」猶太教會堂民眾緬懷槍擊案中的罹難者。(美聯社)
美國匹茲堡猶太教會槍擊案,「生命之樹聚會」猶太教會堂民眾緬懷槍擊案中的罹難者。(美聯社)

白人至上主義者、新納粹的殺戮 川普:與我無關

川普的聲音傳到一些最陰暗的角落,有人對民主黨與自由派領導人廣寄郵包炸彈,因為他們是白人至上主義者與川普的仇敵;有人持突擊步槍到猶太人會堂大開殺戒,因為他們暗中勾結那些來自南方、準備屠殺白人的「入侵者」。

對於這些美國社會嚴重兩極化、部落化(tribalization)之後必然會出現的悲劇,在一場又一場的造勢大會上,川普完全不認帳,而是一推二五六算在長期批評他的民主黨人與主流媒體頭上,而且從民調看來,槍聲過後,共和黨選民基本上還是認同川普。

民主共和兩黨勝負 牽動美國也牽動世局走向

如果今年美國各大民調比2016年英國脫歐民調與美國總統大選民調準確一點,11月6日過後,最有可能的結果會是民主黨拿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保住參議院。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川普與白宮幕僚群已經準備一套說法:勝利!期中選舉「朝退野進」是常態,如果不是總統大人如此賣力助選,共和黨不但眾院會輸得更多,而且連參院都保不住。

這樣的結果會讓民主黨軍心大振,從此在各重要政策領域(預算、健保、賦稅、社福、平權……)充分發揮制衡作用,通俄門(Russiagate)調查工作不再飽受掣肘,彈劾案成案的可能性呼之欲出,2020年總統大選前哨戰也會以迥然不同的面目展開;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很難聯想到「川普勝利」這回事。

如果民主黨出現奇蹟,連參議院都拿下,奪回從內閣部長到法官、大法官的人事同意權,那麼共和黨恐將陷入艱難的長考:要川普洗心革面顯然不太可能,那麼,要他「以黨為重」只做一任總統就交棒呢?

對國際社會而言,民主黨勝選應是好事一樁,可為川普短視近利、橫衝直撞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踩煞車,降低對美國盟邦、對自由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對自由開放市場經濟體制的傷害,遏阻民粹民族主義席捲更多國家。

當然,如果共和黨同時保住參眾兩院,川普大獲全勝,民主黨一蹶不振,「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的口號震天價響,「川普主義」( Trump Doctrine)變本加厲大行其道,國際社會從美國的友邦到敵國、從區域強權到強權陰影下的小國,都必須嚴陣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