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砲火已冷,但戰爭結束了嗎?從「中國內戰」談70年後的台海潛在危機

2018-10-18 08:50

? 人氣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秋季思沙龍」第2場講座以「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為主題,搭配「中國,革命世紀」紀錄片放映,從歷史脈絡探討東亞複雜局勢。(取自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沙龍)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秋季思沙龍」第2場講座以「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為主題,搭配「中國,革命世紀」紀錄片放映,從歷史脈絡探討東亞複雜局勢。(取自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沙龍)

「國共內戰後70年了。那場關鍵性的內戰和分裂,我們要如何理解呢?」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秋季思沙龍」從9月起連續3個月,以「戰爭──離我們有多遠?」為題,本周六(20日)將講述的主題為中國內戰的70年後,並搭配紀錄片放映,從歷史脈絡探討戰爭是如何牽動今日錯縱複雜的東亞局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49年國共內戰的結局,一方面使雙方陷入持續對峙,一方面也讓雙方在各自領域內實踐不同的發展模式。主辦講座的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指出,這場內戰可以看成兩種中國「現代化模式」的競爭,也是兩個權力集團的對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台灣的民主化顯著地改變了雙方的政經制度,但是兩岸仍然對立。」

國共內戰,美國人怎麼看?

自內戰開始,美國一直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但美國人是如何看待與理解崛起的中國呢?當時一群與國共往來的關鍵人物,是如何影響美國在1940年代對於國共的認知?而這個影響是如何持續發展,以及美國對於兩岸的關鍵決策和態度,又怎麼改變美中台三方的互動?再進一步,美中關係如果發生劇烈的變化,台灣又將何去何從?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表示,「秋季思沙龍」講座第2場主題為「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邀請到《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前社長潘文(John Pomfret)以及中研院吳玉山院士對談,將剖析1949年中國內戰的根源、意義與影響,並深入分析美國在中國內戰的角色。中國內戰導致了兩岸長達70年的分治,內戰種下的因果關係、台灣海峽仍為全球戰爭潛在爆發點,也是講座中主要探討的議題。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於周六(20日)在華山中三館拱廳舉辦講座「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圖為相關活動資訊。(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提供)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於周六(20日)在華山中三館拱廳舉辦講座「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圖為相關活動資訊。(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提供)

活動現場更將播映《中國,革命世紀》紀錄片,以珍貴的歷史影像,描述1949國共分裂以及背後千絲萬縷的關係。

思沙龍講座採線上報名,第2場講座主題為「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10月20日下午2時在華山中三館拱廳,詳情請上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網站查詢。

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 活動訊息

講者:John Pomfret  作家、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主持: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研院政治所特聘研究員

時間:10月20日(周六)

   14:00-15:00  紀錄播映《中國,革命世紀》

   15:00-16:30  沙龍

地點:華山5園區中3館二樓拱廳

報名:http://www.civictaipei.org/event_think_salon.ph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宇綸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