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高雄雙塔」將起?從國賓案看城市開發與環境治理的矛盾與轉機

2025-04-09 05:30

? 人氣

原國賓飯店為商五土地,依法定容積率為840%,再加上依法取得的危老重建容積獎勵36%,實設容積來到1142.4%,比國賓隔壁兩棟的容獎還低。(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原國賓飯店為商五土地,依法定容積率為840%,再加上依法取得的危老重建容積獎勵36%,實設容積來到1142.4%,比國賓隔壁兩棟的容獎還低。(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近年來,高雄市積極推動城市更新與港灣轉型,位於愛河畔的國賓飯店原址,作為都市地標之一,也納入重建規劃。新案將以雙塔高樓(58層與52層)型態重現,成為高雄地景的一部分。然而,這項開發案除了牽動地價與建築美學,更引發關於環境治理與都市規劃之間張力的深刻討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容積率與地景轉變:城市發展的隱性壓力

國賓飯店重建案的規劃容積率高達1142%,遠高於原本法定標準(840%)。此種高度開發的背後,無非是都市土地使用最大化邏輯的體現。然而,過度追求容積效益卻可能犧牲城市的整體風貌與永續容量。

根據高雄市政府資料,該基地位處愛河第一排,緊鄰水岸與都市綠帶,一旦完成開發,將極大改變地景尺度,並對周邊社區的通風、採光與視野產生長遠影響。與此同時,臺灣建築中心的模擬評估顯示,若建築物高度超過200公尺,夏季午後熱島效應與日照遮蔽現象將顯著提升。

二、居民參與與治理程序:從「公告」到「共治」的距離

儘管開發單位與市府強調程序合法,居民卻對環評初審未進入第二階段表示強烈不滿。根據媒體報導,部分民眾已擬提起行政訴訟,質疑環評會議中未充分納入地質安全、交通負荷與社區衝擊等長期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地為液化潛勢區域,地質鑽探報告顯示含水砂層深達20公尺以上。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進行深開挖工程需配套高強度支撐與排水系統,否則將提高建築物沉陷風險,對周邊建物安全構成壓力。

而在公共參與方面,國際都市治理案例多已逐漸從單向諮詢邁向共創與協作式規劃。以丹麥哥本哈根為例,其「城市共治平台」制度允許居民提出對重大開發案的修改意見,並透過協調平台與市政府、開發商共同修正案本,促進社會信任與環境可容性。

三、都市密度與生活品質:該如何拿捏?

根據聯合國人居署資料,都市更新的密度規劃需兼顧居住舒適度與環境承載力。若高樓密度過高,易導致通風阻斷、噪音上升、碳排放集中,反而對公共健康造成長遠負面影響。

根據高雄市都市發展局統計資料,鼓山區近五年人口微幅下降(年均-0.6%),顯示當地生活機能與宜居性未能有效吸引居民回流。若將容積作為唯一開發導向,恐怕短期刺激投資,卻忽略城市長期競爭力的養成。

此外,國際經驗亦顯示,都市發展不能僅依賴地標建築的「單點突破」。以荷蘭鹿特丹的「永續河岸改造計畫」為例,政府以分段整治、社區共創、水岸生態重建為核心策略,逐步提升整體城市宜居與吸引力,成效遠優於單一高樓建設。

四、綠色開發與永續評估:制度設計的補課空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