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經濟力量!將創新納入經濟學模型的先驅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默

2018-10-08 23:37

? 人氣

美國經濟學大師羅默因為將科技創新融入長期總體經濟分析,8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肯定。羅默從2016年起在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與資深副總裁,今年1月24日才剛離職。他不僅是美國重量級經濟學者,更曾在1997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62歲的羅默(Paul Michael Romer)大學時專攻數學和物理,原本想轉至法學院,卻因為在大四時修了一門經濟學課程,從此開啟對經濟學的熱愛。羅默的經濟學老師便是管制經濟學理論大師佩爾茲曼(Sam Peltzman),在佩爾茲曼的鼓勵下,羅默走向經濟學研究的道路。羅默曾說,若不是當年修了佩爾茲曼的那堂課,他應該會走向完全不同的一條路,「佩爾茲曼經濟學課展現了如何用簡單的需求曲線、無異曲線,就可以解釋人類世界的複雜概念,讓我深深著迷。」
 

羅默自博士時期開始研究經濟增長理論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羅默。(美聯社)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羅默。(美聯社)

羅默曾說,經濟學需要大量物理和數學的應用,這也是經濟學吸引他的原因之一。1977年羅默從芝加哥大學數學系畢業,繼續攻讀一年的經濟學碩士,輾轉到麻省理工學院、加拿大皇后大學就讀,羅默也是從當時開始研究經濟增長理論。1982年他再度回歸芝加哥大學,並在隔年拿到博士學位。羅默最後選擇回到母校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取得博士學位。但過去在麻省理工學院、皇后大學的求學經驗,也給了他多方的刺激,他在皇后大學時與學校老師有許多討論互動,讓他對經濟學的認識快速增長。

財政政策、知識投資能否影響長期經濟發展 經濟學界掀起論戰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者諾德豪斯(左)與羅默(右)摘下殊榮。(美聯社)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者諾德豪斯(左)與羅默(右)摘下殊榮。(美聯社)

羅默最重要的貢獻在於經濟增長領域的研究。為什麼有些國家貧窮,有些國家富有?影響國家經濟成長的因素為何?是否有一套模型能解釋影響國家經濟成長的因素?這些都是經濟學家試圖解開的問題,從1950年代至1960年代,經濟學家開始深入研究經濟增長的動力究竟何在。195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學家發現技術的進步可以增進勞工生產,從而解決經濟成長停滯的困境,因此開始將技術納入經濟增長模型中。

然而當時經濟學家把技術進步作為外生因素來解釋經濟成長,因此就得到了當要素收益出現遞減時,長期經濟成長就會停止的結論,也就是「新古典成長論」。1990年代初期,經濟學界形成了「內生成長」的討論。支持內生成長理論(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的學者認為,經濟長期成長率是由內生因素解釋。換言之,勞動投入過程中包含著因正規教育、培訓、在職學習等等而形成的「人力資本」,在物質資本積累過程中包含著因研究與開發、發明、創新等活動而形成的「技術進步」,從而把技術進步等要素內生化,得到因技術進步的存在要素收益會遞增而長期成長率是正的結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嘉瑀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