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史上首位贏得「超級全滿貫」的中國大陸名將馬龍、訪台行程之一是去台北故宮參訪,我這個故宮迷肯定不會缺席。故宮人員安排解說多項文物,包括人氣王翠玉白菜、國寶級文物毛公鼎,還有陶瓷類的北宋「汝窯青瓷」、明代永樂「青花瓷」,這兩者都有「青」。眾所周知「中國紅」是近代中國的代表色,但若探索中華傳統文化,涵蓋面更廣的實為「青色」,而「中國青」也確有愈來愈夯的趨勢。
青瓷單色釉分多種「青」 青花瓷的「青」也各有特色
馬龍參訪時大部分時間我只能「遙望」他,但看群聚點即知,他所看的青瓷當中應該還有南宋官窯和龍泉窯,都是我最喜歡的單色釉瓷器。青瓷釉色又有粉青、天青、梅子青等等多種青,其中天青色的「北宋汝窯」極為珍貴,主因顏色難燒成、數量稀少,全球僅約90件左右,台北故宮就珍藏了21件最多。汝窯天青色青中帶藍、藍中透粉,想像「雨過天青雲破處」那種美感,自古以來就被多個朝代皇帝深藏於宮廷之中。
乾隆皇帝曾讚嘆宋代青瓷「貴似晨星」,更早時晚唐詩人陸龜蒙也作詩形容越窯青瓷精品「秘色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極稀有的「秘色瓷」展現青綠之美。而「永宣青花」是指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是中國青花瓷歷史上三個高峰之一(註1),繪製紋飾是使用外來的鈷料「蘇麻離青」,青花發色濃艷、並帶有滲青鐵鏽斑點是主要特色,視覺效果非常鮮明。而歷朝皇帝們品味各異,青花瓷所使用的鈷料還有「回青」、「石子青」、「平等青」等等。
哲學、繪畫皆有「青」 青綠山水是重要畫派
中國古代四大神獸有「青龍」,而「道家」和「道教」也都賦予青色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同的是,比道教早了600年的道家是宏觀、哲學層面的影響,「老子騎青牛圖」顯現的便是一種精神,而道教的青色則是落實在宗教的服飾和器物上。
在繪畫方面,中國傳統山水畫逐漸發展為「水墨山水」和「青綠山水」,青綠山水是用礦物質的石青、石綠渲染作為主色,有些地方還敷上泥金,看起來明艷輝煌,在唐代得到極大的發揮,主要是為政治服務、彰顯國家發展形勢大好。
而兩宋的繪畫師法自然,青綠山水畫有了不同的面貌,北宋徽宗時、年僅18歲的畫院學生王希孟所繪《千里江山圖》就是非常重要的作品。近現代國畫大師張大千的青綠山水畫作,這些年來在藝術拍賣會上屢創高價,最近一次是2022 年5月香港蘇富比上拍張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創下成交3.7億港幣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