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四週年:運動領袖反思民運低潮,轉化行動盼走出中國陰影

2018-09-27 14:00

? 人氣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經明言,「言論自由並非完全沒有限制」,而這卻正是很多人認為香港言論自由進一步收窄的原因──為什麼連討論也不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場運動,撕裂香港社會

梁美芬認為,佔領行動帶來社會的撕裂。傘運後出現了「黃絲」與「藍絲」的陣營,前者是傘運的一代,後者則是支持建制、支持警方做法的代表。

她說,這場運動與其他國家地區的「公民抗命」不一樣,長達79日的佔領行動得不到全民的認同,有很多人反對「違法行為」,佔領行動也導致一些人無法做生意,生活上帶來不便,結果,增加了社會之間的仇恨,而這種社會撕裂非政客、政黨完全主導,而是來自於民間。

一些建制團體反對香港獨立,提倡盡快就23條立法。
一些建制團體反對香港獨立,提倡盡快就23條立法。(BBC中文網)
一些建制團體反對香港獨立,提倡盡快就23條立法。反對港獨活動現場。(BBC中文網)

仇恨的出現是否真的來自佔領運動,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反對派的角度,北京政府對香港的打壓才是仇恨出現之處。

面對反對聲音,黃之鋒說,反感的人隨著時間發展,慢慢理解他們所做的社會行動,思想亦會有所改變。

黃之鋒說,以前沒有諸如大律師公會前主席石永泰這類專業人士,會公開表示曾經投票給主張公民抗命的年輕人。但現在不同,這也是顯示「傘運」把更多人拉近自己的光譜。

建制派梁美芬認為,香港目前的矛盾是一個「深層次的問題」,要拆解便需要透過教育,令青年不再大搞「港獨」,民主派要讓自己的群眾不要那麼激進,否則中央只會愈加緊張,對香港愈不信任。

但這種不信任也可以是雙向的,香港也發生過一些事件,令反對派不信任中央。例如近年發生了銅鑼灣書店李波以及明天系集團富豪肖建華,懷疑在香港「被失蹤」的事件,引起大陸執法人員跨境執法的疑慮。

被問到這些事情會否令香港人感恐慌時,梁美芬說這不是「典型的事情」。

「這不是中國法律制度容許的,如果案件超出制度,其實內地也應該要查,究竟為何不跟法律、不跟制度去查,他們的法律都說,不可以來香港(執法)的,」她說。

CHINA/HONGKONG FLAG
香港近年來爆發數起中國執法人員跨境執法爭議。(BBC中文網)

她說這些事情其他專制國家也會發生,不會因為發生一兩件事,就拒絶去那個地方,或了解整個地方。她說,中國已經改變,新一代應該到大陸看一下中國發展,不應該故步自封。

黃之鋒被問到會否視自己為中國人時表示,作為一個去中國大陸肯定被扣留的人,他不會自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用華人比較好一點,」他說。

民運陷低潮,香港未來緩步前行

傘運後4年,黃之鋒認為目前最重要是如何「傳承」這份歷史,孕育更多新一代年輕人去投入政治。這位21歲的青年衝入公民廣場一刻還未成年,如今卻在採訪時,多度提及比他還要年輕的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