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歐美聯手捍衛保護主義的起點

2024-06-05 06:20

? 人氣

美國財長葉倫在G7財長會議中呼籲盟國團結對中國一起祭出「反對之牆」。(美聯社)

美國財長葉倫在G7財長會議中呼籲盟國團結對中國一起祭出「反對之牆」。(美聯社)

本次G7財長會議「相當有趣」,因為美國找歐洲國家一起落實保護主義政策,毫不避諱、公然為之,保護主義儼然已是新顯學,「華盛頓共識」快死透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葉倫呼籲盟國團結對中國一起祭「反對之牆」

5月下旬在義大利舉行3天的G7財長會議,會中主題除了討論如何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獲利去支援烏克蘭外,就是針對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的因應。在此會議前數日,美國才公布一項對中國「新3樣」等多項產品的高關稅政策;會前美方就表示要在此財長會議中討論,要G7其它盟國與美國採相同步驟因應─美財長葉倫開幕就說:「我們需要團結一致,向中國發出一個統一的信息……他們的策略(指產能過剩出口)面臨著一道反對之牆」。

日前美國把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純電動車(EV)關稅一口氣提高到100%,是原本25%的4倍;電動車電池由7.5%提高到25%,半導體、光電板等由25%提高為50%,鋼鐵和鋁從0-7.5%調到25%,理由是根據301條款,對不公平交易行為的制裁措施。美國要盟國採同樣步調的意思,就是要歐洲國家也把中國這些產品的進口關稅提到一樣的水準。

其它盟國並未全盤接受美國的要求,但聲明對中國提出警告:財長們對其「全面使用非市場政策和做法,損害我們的工人、產業和經濟復原力」表示擔憂,各國會監測其負面影響並「考慮採取措施,確保公平競爭的環境」。

歐美情勢不同,應對中國作法亦有異

換句話說,雖然盟國這次不會直接加入課高關稅的行列,但會密切盯緊,而歐盟確實也已對中國電動車的補貼發動貿易調查,要說最後調查結果沒事是不太可能,歐盟終究會對中國電動車提出對中國電動車進口的加徵關稅等政策,但幅度與內容未必與美國一樣,因為歐美面對的情勢仍有不同。

從整體情勢來看,對美國而言,無論說是「霸權之爭」或地緣政治角力,美國全力、不擇手段的壓制中國,已經是2大黨唯一有共識的「既定國策」,為此犧牲一些經濟利益亦在所不惜。

但歐洲不必跟中國作霸權之爭,更無直接的地緣政治利益衝突,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走低原因,倒是「形而上」因素居多、而且主因來自「美國因素」─傳統又根深蒂固的「跨大西洋合作關係」、民主陣營、文化淵源等,讓美國能把歐洲拉進自己陣營,但也因此讓法國總統馬克宏三番兩次呼籲歐洲要「戰略自主」。

擔心報復,歐車廠中國市場比重高

再從個別產業來說,以這次成為焦點的電動車等「新3樣」,歐洲國家的利益更複雜又分歧。那些歐洲大車廠、特別是德國車廠,無論是BMW、賓士或Audi,中國市場都已經是重要又難以割捨的市場,銷售量、營收往往占3-4成之多,歐盟如對中國電動車祭出大刀,中國必然報復。

再者,那些從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電動車,其實也包括不少非中國品牌。而各國利益也不同,法國可能會樂見對中國電動車出手,但德國則猶疑不定、擔心德企車廠受害,德車廠就不斷對歐盟與本國政府反應中國貿易報復的憂心。

雖然最終結果未知,但美國能在G7財長會議中有此倡議,其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曾經是自由貿易、開放經濟倡導與守護者的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今日能如何公然糾團、找盟國一起幹保護主義的勾當,世道確實是變了。

美國對中國新3樣等產品祭懲罰性高關稅,雖然以不公平貿易為名、但實則為保護本國產業發展,中國的電動車與電池產業被認為居世界前沿、技術上甚至可能領先西方;而電動車與電池被視為未來的主流產業、其產業的前後關聯性強大,而中國電動車在技術與價格上都有相當的優勢,美國的高關稅其實就是要扶植與保護本國電動車、電池等產業。

這百分之百就是的保護主義;美國對中國祭出半導體封鎖的晶片戰爭時,好歹還用國家安全名義掩飾一番,現在則是連掩飾都懶得作,甚至還要糾團一起搞保護主義,確實把保護主義拉高到近年少見的「高度」,曾是美國到處推銷、強迫購買的「華盛頓共識」,真的是要死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