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賢專欄:離地政客.人民無感 .民主倒退

2018-09-28 07:00

? 人氣

蔡英文政府上任後提出不少過往不敢碰、不敢動的改革,「但為何爭取不到年輕人和社會廣泛認同?」( 總統府)

蔡英文政府上任後提出不少過往不敢碰、不敢動的改革,「但為何爭取不到年輕人和社會廣泛認同?」( 總統府)

要處理威權重臨問題,最重要的是讓人民感受到,民主政府所帶來的改革好處。政客、政府的離地,自以為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但因無人領情而怨天怨地,就是制度崩毀的開端。

近日到捷克、波蘭旅行,除了探索自然風光、景色外,也到當地的共產主義博物館、納粹集中營參觀。這些展場遺址除緬懷昔日西方的民主先烈,同時警醒對專制、獨裁的重臨,防止一切反人類罪行再次於人間出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期待中、星模式,威權重臨危機 

設立這些博物館,重塑當年的歷史面貌,亦是轉型正義的體現,追究戰犯、獨裁者罪責,亦透過民族的反省、悔改,促進民族間、國家間的和解,達至民主、和平的目標。不過,近年的民主退潮,讓民主、理性的價值也有倒退的可能。極右思潮、恐怖主義與獨裁專政進化,均令民主制度岌岌可危。尤其當傳統政府人物、陣營、政黨施政無方,社會狀況未見實際改善,極端思潮與民粹主義也會因此而冒起,成為政治與社會領域的主流立場。

當然,香港與台灣距離極端思潮或民粹主義仍有距離,但政客的離地錯判,改革和政策未令人民感受即時改善,或是向正面感覺邁進,就會增添社會的整體無力感,對改革與民主進程均造成不利影響。

2018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論壇。(AP)
「令人民有感,就是威權政府最大目標,中國、新加坡就是這情況下的最大得益者。」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照,AP)

當下的威權體制,普遍是以經濟發展與社會政策改革來提升人民的生活質素,最終達到政府獲得人民的認同,鞏固政權繼續正當執政。因此,令人民有感,就是威權政府最大目標,中國、新加坡就是這情況下的最大得益者。而其他地方民眾看到這兩個模式的成功,自然就產生更多好奇與想像。未在威權時代生活過,或是在威權時代取得好處的人,就會對威權政府產生憧憬,尤其是「中國模式」的輸出與新加坡的高效政府形象,令上述兩類人士期盼威權治理與一黨專政。這種心態埋下威權重臨與民主倒退的危機。

讓人民感受到民主改革的好處

比較台灣民主基金會、哈佛大學學者蒙特(Yascha Mounk)等人分別調查台灣與歐、美民眾的威權體制認同,發現台灣的中年人與老年人較為認同威權體制,而歐洲與美國都是愈年輕愈支持威權體制。相較於歐洲、美國,台灣的中老年輩在威權時代,經歷經濟起飛所帶來的好處,因此較認同威權體制也是合理反應;而歐美地區的年輕人認為民主政體低效,政府施政未符期望,亦不如中老年輩經歷過威權、獨裁和戰爭的教訓,他們比起中老年輩更認同威權政體也可理解。

要處理威權重臨問題,最重要的是讓人民感受到,民主政府所帶來的改革好處。

記得幾個星期前,跟一位台灣朋友聊天時,他提到自從綠營上台執政後,做了不少過往不敢碰、不敢動的改革,如一例一休、稅務減免、提升最低工資等,但為何爭取不到年輕人和社會廣泛認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