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岱賢觀點:在美中政策限制下,臺灣的「次佳選擇」!

2024-05-10 06:40

? 人氣

在內外在大環境與歷史因素等條件限制下,臺灣的「次佳選擇」是什麼?現階段統一與獨立都不是選項:首先,「和平獨立」不可能:因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絕不放棄以武力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其次,「武力獨立」辦不到:在美國不支持下,必須單獨與中國大陸來場戰爭且要贏得勝利。第三,「和平統一」沒條件:臺灣內部對統一議題,尚無成熟條件可言。最後,「武力統一」太悲慘:臺灣若不幸「被武統」,過程悲慘,結果痛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前在美國「反對台海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而大陸要和平融合發展,而根據臺灣內部民調,「維持現狀」是絕大多數臺灣民眾支持的狀態,所以「維持現狀」應該是現階段美中台三方都可接受的最大公約數,是臺灣在內外大環境下,最安全、最有利的選擇。

而臺灣要如何「維持現狀」?由過去的歷史可知,中國國民黨主張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恢復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制度化協商,舉行過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創造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黃金年代。

可惜的是,自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執政迄今,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並且仍然維持「台獨黨綱」,被中國大陸認為是破壞兩岸政治互信基礎,使得台海關係惡化,包括:第一,海基、海協兩會聯繫中止、台海軍事緊張、台灣無法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對外正式關係嚴重倒退、喪失9個邦交國等,相信臺灣同胞對這幾年兩岸關係惡化都有深刻感受!

所以,在歷史事實與外在條件依舊的情況下,520就職的新政府依照現行「中華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與「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來定位兩岸關係是最穩健的做法:依法堅持「一個中國:中華民國」;現階段分為「兩個地區: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未來:依憲法增修條文:「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國家統一前…」等法規來推動兩岸關係發展。

希望民進黨籍賴清德總統在就職後,根據總統就職宣誓誓詞「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無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謹誓。」「依法行政」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應該就是臺灣在歷史與內外在條件限制下的「次佳選擇」!不知臺灣兩千三百萬同胞您認為如何呢?

*作者為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前海基會經貿處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