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中國人》選摘(下):市場制度的真面目

2015-06-14 05:40

? 人氣

經濟學是研究致富之道的,但不是個人的致富,而是社會的致富。(網路圖片)

經濟學是研究致富之道的,但不是個人的致富,而是社會的致富。(網路圖片)

經濟學有許多不同的定義。我以為比較確切的定義是「通過改進資源配置,尋求社會的致富」。首先經濟學是研究致富之道的,但不是個人的致富,而是社會的致富。這裡的社會可以指一個地區、國家,乃至全世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某種辦法可以使一個人或一部分人致富,但是以其他人變窮為代價,這不是經濟學的目標。除非富的量超過了窮的量,而且這種辦法可以平等地應用於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所以經濟學必須研究社會的全局,研究得和失兩方面。

其次,經濟學不研究通過改進技術的致富,只研究如何改進資源的配置來致富。人力、土地、資金、電力等一切資源都有多種用途,如何改進其分配,使浪費減少,人們得到的滿足為極大,這是經濟學的任務。

經濟學:研究選擇的科學

過去認為保持一個合適的比例就可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現在懂得了並不存在這種比例,尋求這種比例是枉然的。正確的提法是,對每一份可以分配的資源,應懂得如何從多種用途中作出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學是研究選擇的科學,而不是研究比例的科學。

迄今為止,從上述的定義來衡量經濟學的主要成就,是用嚴密的邏輯證明了斯密關於「看不見的手」的直觀結論。這一成就確實是偉大的,因為它和一般常識所相信的相反。

一般人都相信,要實現社會的富裕,必須讓每個社會成員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奮鬥,都認為私是萬惡之源,如果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私利,社會必定是四分五裂的,何談富裕。計劃經濟的哲學基礎就是建立在這種共同目標基礎上的,然而人類社會發展的事實證明了斯密的結論,也印證了經濟學的基本理論。

確實,近年來人類社會物質上的進步幾十倍地超過了人類歷史幾千年的成就。當今我們享受的一切物質文明,都是為個人私利所驅動而獲得的成果,我們中國人對此應該有更切身的體會。我們曾經提倡無私為公,愈大愈好,愈公愈好,結果卻把國民經濟弄到了崩潰的邊緣。倒是允許更多個人自由,發展自由交易的十幾年來,人民生活空前提高。

中國的經驗加上現代經濟理論的嚴密論證,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普遍的信念,即推行市場經濟,減少政府干預,更多的企業從公有轉成民營,可以使社會更快地富裕起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政策建議全都是順著這一思路來設計的。

20世紀50至60年代,許多發展中國家仿效中國和蘇聯,走上了計劃經濟和全面公有制的道路。現在除了少數個別的國家,全都覺悟到了市場經濟的有性。確實,統觀當今人民富裕的國家,不論大國小國,全都是市場經濟。在那裡價格可以在市場上形成,進而引導資源的配置。相反,所有窮國都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在那裡價格不能反映供求,而且大量資源的配置由政府或壟斷集團決定。經濟學應該指出這些窮國如何才能走上市場經濟。可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對此並無答案。

產權是市場經濟的基礎

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全世界的經濟學界才把注意力轉移到這一領域裡來。產權經濟學和交易費用理論重新被認識,諾貝爾獎授給了這些非主流學派的經濟學家。依照這些理論,產權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是發展市場的必要條件。

事實上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交易無非是所有權之交換。如果所有權尚不明確,何來交換?可是這個簡單的道理花費了漫長時間才認識清楚。然而產權明晰並不是發展市場的充分條件,它僅僅是一個必要條件。以俄羅斯為例,那裡已實現了徹底的私有化,產權已經明確,可是市場並未建立。

問題出在哪裡呢?如果我們檢查一下交換使雙方獲利的條件,不難發現,平等地位的討價還價,自由的選擇權利,是交換能使雙方同時獲利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社會內人和人的社會地位不平等,一方可以脅迫另一方就範,交換就可能只使一方獲利而使另一方受損。

以印度為例,它是一個有發達交換的多黨制民主國家,可是市場經濟遠未建立。其原因就是社會地位的不平等。種姓制度雖然在法律上已不存在,但低種姓的百姓仍處於社會底層,他們沒有和富人一樣平等談判和簽約的權利。類的問題程度不同地存在於南美和亞洲的一些國家。那裡的市場成了富人剝削窮人的制度,富人靠著特權愈來愈富,窮人難以為繼。

對照我國目前的市場,雖然我國人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有許多具體做法使得市場並不是平等自由的。例如,許多企業招工只限本地戶口,事實上把農民排除在公平競爭的交易之外。有許多國有企業壟斷了市場,不准別人進入。前些年,幾乎一切黨政機關都在辦公司,他們利用行政上的特殊地位或權力來做生意,使公平競爭幾乎不可能。

如果這種現象不糾正,交換就變得僅對一方有利。有權有勢的人把持了市場,市場制度就被斷送了。許多人都同意這樣一個結論,即中國的市場還很不完善。但建立完善市場的根本性障礙何在,我們只把注意力放在了產權的明晰,而未注意到市場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即平等的競爭條件和在市場上選擇的自由。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也存在利益集團。大企業向政界人物遊說甚至行賄,企圖取得各種隱蔽的特權。但有一點必須承認,他們極明確地認識到平等競爭和自由選擇是市場的基本條件,上有法律在威懾,下有輿論的監督。特權集團不得不收斂小心。世界上並無一個十全十美的制度,但不同的制度相比較確有優劣之分。

市場制度演變5 大推測

市場制度將向甚麽方向演變?能不能根據經濟學的原理做一些推測?

第一點推測是,資源的稀缺將長期存在下去。有人認為不斷發達的科學技術可以完全克服稀缺性,從而實現「各取所需」的分配方式。但經濟學認為資源相對於人的無限欲望而言是永遠稀缺的。尤其是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的消耗速度很快,人口還在增長,所以有愈來愈多的資源會在可預見的將來消耗殆盡,或者其開採難度愈來愈大,相應的價格則愈來愈高。甚至諸如糧食和淡水這類可再生資源也面臨著日益稀缺的嚴峻局面。

第二點推測是,緩解資源稀缺的問題固然要依靠科學技術,但必須在一個正確價格系統的背景之下來運作。經濟學就是和資源稀缺作鬥爭的學問。它提出的方法是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而經濟學證明了均衡價格系統可以引導資源的最佳利用。所以價格是不可缺的。一項新的科技發明能否緩解資源稀缺問題,要看它放到市場中去能否商業化,或能否賺錢。如果新發明要賠錢才能應用,說明這種發明增大了稀缺性。所以第一、第二個推測的結論是為了克服稀缺性,價格必須長期存在下去。

第三點推測是,均衡價格只有在供需雙方各自出自關心自己利益的立場上,通過競爭才能產生。因而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不可能產生出有效率的均衡價格。在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下,買方和賣方都是人民,缺乏了利益的對立,產生不出真正的均衡價格。這一點已為我國30年全民所有和計劃經濟的實踐所證實。

第四點推測是,根據普遍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隨著人們物質享受的不斷擴大和滿足,通過交換所獲得的物質享受逐漸退居次要地位,人們將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不能通過交換的滿足,如健康、壽命、友誼、環境、求知、創造等。

第五點推測是,經濟學需要發展出提高消費效率的制度原則。迄今為止的經濟學只研究到生產出最終產品為止的這段過程,產品賣出去了,實現了它的價值,也就走出了經濟學家的視野。所謂資源配置效率,只指生產的效率,消費的浪費從來不在經濟學家的思考範圍內。如果經濟學不過問消費的效率,環境和資源的約束遲早會對人類施以報復。第四點中談到了人類追求目標的升華,但這樣的制度保證和機制設計需要我們動用極大的智慧去思考。

以上的推測也許會在今後200年、300年、400年之內逐漸出現。但我絕不認為「一萬年也不會變」。

中國經濟學者茅于軾與其著作《焦慮的中國人》。
中國經濟學者茅于軾與其著作《焦慮的中國人》。

*作者為中國知名經濟學者。本文選自作者著作《焦慮的中國人》(天窗出版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