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成本、殺低價!《外交政策》:中國主導全球電動車時代降臨,西方還沒做好準備

2024-03-13 17:12

? 人氣

2024年1月18日,印尼雅加達舉行比亞迪Seal電動車發佈會。(美聯社)

2024年1月18日,印尼雅加達舉行比亞迪Seal電動車發佈會。(美聯社)

上個月底,一艘名為「探索者1號」的中國船隻在德國布萊梅港停泊,引起了歐美的關注。這是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所投資的第一艘汽車貨運船,載著大約5000輛嶄新的比亞迪電動車(EV)進入西方市場。根據美國《外交政策》7日發布的分析文章,這可能標誌著全球經濟的新時代,比亞迪主導全球電動車領域的時代到來,而西方尚未做好準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比亞迪在電動車產業的崛起,對西方傳統車廠構成了棘手且可能攸關存亡的挑戰。在去年最後一季,比亞迪超越了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電動車製造商。

儘管比亞迪的銷售主要集中在中國,但其全球擴張野心不可小覷。隨著「探索者1號」完成首航,未來每次航行將可載運7000輛比亞迪汽車出口。而這僅是個開始,為加速佔領國際市場,該公司計劃在未來2年內啟用由8艘貨運船隻組成的船隊。

更複雜的是地緣政治方面,歐盟去年10月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了反補貼調查。同樣地,美國對中國在先進製造業的競爭威脅相當關注,特別是在清潔能源領域,如電動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離子電池。

2024年1月18日,印尼雅加達舉行比亞迪Seal電動車發佈會。(美聯社)
2024年1月18日,印尼雅加達舉行比亞迪Seal電動車發佈會。(美聯社)

中國國內正面臨一系列嚴重的經濟問題,從人口危機到房地產泡沫,再到經濟下行。習近平有足夠誘因,繼續補貼電動車、晶片等高附加價值產業,並透過出口來擺脫國家的困難。即使中國內需不振、產能過剩而降價向海外傾銷,也無法阻止中國繼續這樣做。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政府可能會繼續大力補貼行業,並對有關傾銷或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投訴視而不見。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12日報導,比亞迪也在應對擴張海外市場所帶來的挑戰,包括市場需求疲軟、定價過高、品質管理問題等。比亞迪高層稱,由於缺乏海外貨運經驗,最近運抵日本的車輛表面出現了瑕疵,例如凹痕、刮痕,以及需要更換才能符合當地標準的零件。而在歐洲,一些從中國運抵的車輛則出現了發霉的現象,還有成千上萬輛汽車堆積在歐洲倉庫的倉儲問題。

歐洲:贏不了的削價競爭

比亞迪汽車進軍歐洲,並計劃在2024年推出一款中型休旅車。這迫使歐洲車廠面對現實,但他們尚未找到應對中國電動車競爭的解決方案。根據《外交政策》的分析,目前歐洲的策略僅在製造方面追求徹底節省成本。

與美國不同,小型汽車是歐洲市場主流。因此對歐洲來說,中國的新型電動車在設計上很有吸引力,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也認為它們製造精良。更重要的是,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價格低廉,在英國的售價預計可低至1萬5000英鎊(約新台幣60.3萬元)。

雪鐵龍Ami Tonic電動車。(美聯社)
雪鐵龍電動車。(美聯社)

為了應對價格競爭,歐洲汽車製造商爭先恐後地相互建立夥伴關係,有時甚至與中國品牌合作。目前,法國車廠雪鐵龍(Citroen)最新電動車款e-C3 的售價低至2萬3300歐元(約新台幣80萬元)。全球第四大汽製造商Stellantis集團旗下的寶獅(Peugeot)、飛雅特(Fiat)品牌,希望盡快將定價殺到2萬歐元(約新台幣68萬元)以下。

在中國,電動車價格戰打得更激烈。五菱等品牌的MINI三門掀背車售價只需3萬2800人民幣(約新台幣14萬元);比亞迪剛宣布,旗下入門車款「海鷗」小型五門電動掀背車再降價至6萬9800人民幣(約新台幣30.5萬元)。

雷諾汽車在羅馬尼亞的子品牌達契亞(Dacia)執行長勒沃特(Denis Le Vot)在接受《金融時報》(FT)採訪時提到價格戰的影響。他說:「我們(低成本車型)不會有多餘的東西。沒有22個螢幕,沒有電動座椅,而且(這種做法)引起越來越多的共鳴,因為有些人說:不要把錢花在無用的東西上。我們不在車內添加鍍鉻物。為什麼?因為它有光澤但沒有實用,我們就完全不用它。」

比亞迪的純電Seal U。(美聯社)
比亞迪的純電Seal U。(美聯社)

在低端市場,試圖在價格上擊敗中國簡直不可能。這就是「探索者1號」抵達德國所預示的新時代,迄今為止,中國一直被西方消費者視為沃爾瑪(Walmart)廉價商品的生產國。但現在它正在向購買力強勁的西方國家進軍,試圖賣出更高附加價值的商品,包括汽車、晶片甚至未來可能還有飛機。

在高端市場,BMW和奧迪(Audi)等德國汽車工業巨頭也嚴陣以待,它們認為中國低價電動車市場崛起的風險有兩個方面:首先,中國可能迅速佔據低端市場,或者將所有利潤榨取殆盡,使得歐洲製造商在這個價格範圍內難以競爭。其次,比亞迪將逐漸提高品牌知名度,並開始向高端市場發展。就像早期的豐田(Toyota)和日產(Nissan)在美國市場上的發展一樣。

中國怎麼能做到如此低價?簡言之,中國政府對戰略性工業領域的企業提供了廣泛的支持,從補貼和貸款到研究援助、稅收優惠等各方面。這激勵了眾多新的製造商進入潔淨能源與電動車行業,從而導致中國電動車價格降至在美國市場等地難以想像的水平。儘管最終許多新公司可能會以失敗或被其他公司併購收場,但目前看來,削價競爭還沒有結束的跡象。

2024年3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美聯社)
2024年3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美聯社)

美國:重重保護難促產業進步

美國汽車製造商對開發更小、更便宜的電動車沒有太大的興趣,大廠一直在減少電動車產量或淡化電動車在旗下車款當中的重要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消費者的喜好,美國人仍然偏好卡車、SUV和其他較大型的車款。然而全球市場正在朝著另一個方向快速發展,當底特律的汽車製造商接受這一點時,可能已經為時已晚。

到目前為止,美國兩黨都過度相信,川普(Donald Trump)任內提出的保護主義策略,加上拜登(Joe Biden)的加強和完善,足以應對中國挑戰──但這是一個錯覺。

拜登任內,環保署正積極推動減排立法,以刺激未來幾年電動車銷售的快速成長;國會則通過《通膨削減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提供電動車購買的減稅措施。這些舉措仍無法抵擋來勢洶洶的比亞迪,因此白宮計畫採取更多保護主義措施,其中包括指控中國電動車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中國電動車的操作系統可能會將敏感資訊傳送給中國政府。他說:「中國決心要主導未來的汽車市場,並可能採取不公平的手段。中國的政策可能會導致他們的汽車湧入我們的市場,給我們的國家安全帶來風險。我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也就是說,拜登認為美國汽車製造業的未來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但保護主義可能無法有效促進汽車和其他複雜工業品的創新。

2024年3月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討論經濟政策。(美聯社)
2024年3月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討論經濟政策。(美聯社)

《外交政策》在結論中指出,習近平的政治命運與中國試圖透過出口來擺脫經濟低迷息息相關;而拜登及未來美國總統的命運也越來越與美國傳統製造工業的命運緊密相聯。令人遺憾的是,美國傳統製造業已接受補助激勵措施,卻未表現出創新的意願。

中國和美國兩國都面臨深刻的結構性問題。中國為支持製造業發展,大量依賴補貼,成為製造業超級大國。然而,面臨內需疲軟和產能過剩等問題,即便中國自家的經濟學家也認為,中國需要實現經濟內部消費與生產的重新平衡。與此同時,美國作為工業強國的地位正在衰退,越來越多關鍵產業的製造能力依賴於某種貿易壁壘或國家財政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