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對照:《富都青年》與《周處除三害》的兩位死刑犯與兩件破衣

2024-01-22 05:30

? 人氣

《富都青年》和《周處除三害》體現了生命的豐富與多元,同時也反映出社會的面貌。(甲上娛樂提供)

《富都青年》和《周處除三害》體現了生命的豐富與多元,同時也反映出社會的面貌。(甲上娛樂提供)

走過60年歷史的金馬獎,始於1962年以「金門、馬祖」的名稱象徵電影人如戰士一般奮發向前,在這典禮中,各出色華人電影皆值得深入討論,本文將聚焦在入圍第六十屆金馬獎多項獎項的兩部作品《富都青年》與《周處除三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部電影:碰觸華人社會議題

《富都青年》透過破舊的市場與高樓大廈的對比,呈現了不同族群在這城市中的交匯,劇中阿邦和阿迪兩兄弟的非法生存困境,突顯了馬來西亞的無籍勞工議題,阿邦的聽損身份和阿迪的賣假證件生計,以及社工佳恩和跨性別者Money姐的暖心幫助,深刻探討了社會底層人士的掙扎。《周處除三害》以真實事件與典故框架為基礎,圍繞著通緝犯陳桂林犯罪、追緝與自我救贖的過程,過程中陳桂林意外解救被惡勢力控制的程小美、並揭發了邪教組織。與《富都青年》一樣,本片透過真實而感人的情節,觸及了不同社會層面的問題,提供觀眾反思社會現象的契機。

兩部電影即便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情境,但都探討了社會上的不同階層人士所面臨的困境,碰觸華人社會中的勞工、跨性別、幫派、詐騙等社會多元問題,在隨著演員詮釋或情節設定感受情緒的同時,亦讓觀眾有機會反思著我們所處社會的各項課題。

《周處除三害》(圖/翻攝自臉書粉專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劇照。(翻攝自臉書粉專周處除三害)

兩位死刑犯:一樣與不一樣的死亡與重生

兩部電影中的主角最終都走向死刑的終點,這一命運的相似性表述了他們在不同社會背景下都逾越了社會制度的法令。不論兩人所處的社會情境為何、不論兩人是故意殺人或過失致死、不論兩人在原本的生活中有機會或沒有機會,最終都被劃入連結社會制度的死刑。死刑的安排並非突然的死亡,這樣的空間除了舒緩電影節奏,也騰出思考空間讓觀者不斷省思公平正義等各種議題,兩位主角在面對死亡都選擇以釋然的心態接受死亡,儘管或許內心承載著悔恨或遺憾,但他們或許已經領悟到人生的真諦,雖然無法彌補過去的錯誤,但他們透過死亡帶給社會更有意義的價值和一種重生的可能性。

儘管電影中的角色受限於劇情設定,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仍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即便現實與理想的公平正義仍存有差距,我們仍然能夠選擇不被絕望所選擇。面對生命的最後一刻,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然,阿邦因為沒有合法身分的存在,讓他沒有機會像別人一樣好好活著,但無辜的社工卻也沒有機會繼續好好活著,陳桂林殺害其他通緝犯,但這些通緝犯並未被繩之以法,甚至可說被以私刑被結束生命,也許我們跟著主角的軸線,會降低對於其他非電影主角的關注或同理,但若我們也試著去同理每個角色,會更加感受到生命的渺小與脆弱,也會感受到自身的無能為力或身不由己,當然,電影的角色受限於劇本的設定,所以我們要相信,真實人生在任何時候都還有機會,即便仍與理想的公平正義有所落差,但我們在某些時候仍然可以選擇、仍然可以試著不放棄的不被選擇。好比面對人生的最後一刻,陳桂林與阿邦都選擇釋然接受,也許帶著悔恨、也許帶著遺憾,但也許已感悟到人生的真諦。許多的錯誤無法彌補,但他們可以帶給社會更有意義的價值與重生。在我們思考電影中的各種價值和歸屬時,也能更全面地理解人生的複雜性以及生命中的各種無奈。

兩段感情: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雖然兩部電影都被歸類為劇情長片,但它們並未花足夠的時間在戀愛情節上。這並不代表電影中缺乏這樣的元素,而是在強調戲劇的重點時,感情軸線並不是被突出呈現的主要情節。在《富都青年》中,阿邦和綽號緬甸妹的女子之間存在著好感,卻未真正走到一起。連阿邦想送給她的絲巾都未能送出,生活的困境和身分的差異使得他們之間的感情並非像大多數戀愛故事中那樣理所當然或順其自然。或許更多的阻礙來自阿邦對自己缺乏自信或勇氣的困擾,儘管帶有些許遺憾,但在動盪不安的情境中,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成為最讓人安心的時刻,彷彿這份真情美好就算渺小仍值得被祝福。

《富都青年》劇照。(圖/甲上娛樂提供)
《富都青年》劇照。(甲上娛樂提供)

在《周處除三害》中,陳桂林幾乎未涉足戀愛關係,但與程小美因為追緝香港仔而有了進一步的接觸。甚至在意外解救受到控制的程小美時,兩人的每一次接觸都彷彿是彼此的救贖、彼此的牽扯。在關係混沌不明的同時,那即將燃起的火苗就像是整體惡劣環境中的一朵白蓮花,只是未開就死。一直到陳桂林死刑前的探監,他們將那份未能完全綻放的火苗延續著溫暖,為令人沮喪的世界帶來一絲希望。

兩部電影的主角戀愛軸線都似乎沒有開始和結束,但卻都為電影的低迷氣氛帶來一點溫情與希望,電影中也有其他珍貴的情感元素,如親情和各種無血緣關係的善待,這些讓兩部電影中沉重的情節增添了一些正面的力量,真摯地發出最璀璨的光芒,照亮著黑暗的社會。

兩件破掉的衣服:破鏡重圓式般彌補遺憾

兩部電影中都巧妙地出現了破掉的衣服,這似乎象徵著遺憾與愛。阿邦為了阿迪的工作面試而買了一件藍色襯衫,在阿迪被追殺的過程中,襯衫破損,這個破洞隱含著阿迪對阿邦的欺騙、隱含著對阿邦期許的毀壞、隱含著積累關愛的被糟蹋。阿迪最後親手縫補襯衫後來獄中見阿邦的最後一面,傳達著一種想彌補遺憾的渴望與一種想填滿空洞的思念。

在《周處除三害》中,陳桂林的不合身西裝外套也在追殺香港仔的過程中被毀損。程小美最終幫他縫好了這件不合身的過大西裝外套,並完成之前未完成的刮鬍子服務。陳桂林則將奶奶留給他的小豬手錶送給了程小美,似乎所有事物都找到了最適合的歸位。這件西裝外套的縫補,傳達了一種想重新來過的渴望和一種想撫平傷痛的深情關懷。

那兩件衣服的破損瞬間,不論是劇中的角色還是觀眾,都深刻地明白時間不會倒流,我們只能繼續前行,帶著所有已癒合和未癒合的傷痕前行,我們能夠繼續前行,感受著人生的所有情感,包括想念、愛、和恨。這些情感猶如縫補過的布料,將生命中的破碎之處連結成更加堅韌和美麗的全貌。

《富都青年》和《周處除三害》看似迥異,卻富含相同的元素,這兩部電影超越了單一角度,體現了生命的豐富與多元,同時也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引領著電影超越自身的格局,讓觀眾在畫面中感受到對生命的超然。正如六十歲的金馬獎,見證了無數個春夏秋冬,經歷了無數生命、情感的洗禮。從最初的戰地命名,金馬現在已然成為閃耀光芒並不斷向前奔馳的代表,每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都可能與當下社會息息相關,引發我們對生命、人性、情感的思考,並提醒著我們面對遺憾時的勇敢與堅韌。無論是兩部電影、兩位死刑犯、兩段感情、兩件破衣,都代表著遺憾的彌補和生命的堅韌,也將陪伴著我們「凝聚眾人,直奔未來」。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