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選前3箭全中!「少數代表性總統」如何解?

2024-01-18 06:40

? 人氣

所以,若欲改變現況,意識型態票與可變票均不可缺。否則,「主流意識型態群」就是永遠可躺著等當選的西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次主流意識型態群、反主流意識型態群的主要抽象爭點仍然是「認同」、具體對象是「兩岸」、相對議題是「自衛優先」(或被擴大為「戰爭」)對「和平優先」(或被擴大為「親中」)。

這次「可變群+搖擺群」、也就是柯文哲的選民,有個非常明確具體的議題:「和平優先」。

賴清德獲票40.05%,近「主流意識型態群」鐵票的基線,可證賴清德在「可變群+搖擺群」的獲票能力僅有1.55%,非常有限。

侯友宜加柯文哲的得票率為 59.95%。

20240113-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左)、侯友宜競辦執行長金溥聰(右)13日至開票現場。(顏麟宇攝)
20240113-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左)、侯友宜競辦執行長金溥聰(右)13日至開票現場。(顏麟宇攝)

本文作者在從前少數幾次選舉中發現「1+1 必小於2」的現象,若兩者匯流,雖不會到達 59.95%,但其參考領先已近20%,超過可能變化,一定過半而超越賴清德。

所以,當前臺灣存在「和平優先」的絕對多數民意,但因為選舉制度而被扭曲了。

這是臺灣第三次走到十字路口,在有科學指標指向下,卻再三走上顛跛的道路。

柯爐主 能否再按1次鈴?

柯文哲是政治人物中,少數有科學訓練,應有科學認知,實際上在過去也比較強調數字決策的人。

20240113-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與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13日晚間赴新莊全國競選總部舉行記者會。(陳昱凱攝)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與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13日晚間赴新莊全國競選總部舉行記者會。(陳昱凱攝)

但人性是:一旦變成當事人、一旦得失心太重、且不存在有影響力的諍友,會忘記自己的原則。

柯文哲後來堅信在研究方法上、有明顯客觀錯誤而造成嚴重扭曲的民調,可見已亂了章法。

在藍白破局的前夕,柯文哲曾經有短暫「願合」的一刻,但旋即又改變心意而放棄了。

這次雖因「藍白拖」的鬧劇,而有被動性「棄保」環境,但如本文作者預測,即使有,規模也很微小。

在選前之夜,我在柯文哲場子的凱道上看到一群人,源於我曾經擔任長期調查報導記者的經驗,我發現他們的神情、短暫談話的內容,以及離開廣場立即丟棄旗幟的行為,使我無法排除,有組織想利用柯文哲搞「棄保」,不過,效果也應很微小。

選舉結果的「普查」數字,與柯文哲所堅信民調的差距,證明柯文哲的個人選擇,是他擔任爐主的主因。

柯文哲是否能再按1次鈴?

「意識型態群」會永遠跟定政黨走。但「可變群+搖擺群」卻存在「2年部分選民會改變」的參數,不一定跟著一人走。

第二個少數代表性總統

除了美國因特殊歷史所形成的獨特「選舉人團」制度,造成「完全兩黨制」,其他國家並無法比照。

當前大多數的民主憲政國家,都趨向實質內閣制與政黨比例代表制,使得國家元首即使不代表多數民意、甚至僅為虛位,但「行政權」仍然屬於可相容結盟的多數民意。

賴清德成為臺灣民選總統以來,第二個實質「少數代表性總統」,得票比例也和2000的陳水扁差不多。但背景與環境差很多,當時的「主流意識型態群」是藍營,發生的主因是藍營權力內鬥。陳水扁有耳目一新的振奮情緒,沒有包袱,且沒有具體如「戰爭 VS. 和平」的陰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