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首位「新二代」副總統,多位新住民不分區立委

2024-01-18 05:30

? 人氣

賴清德與蕭美琴13日當選中華民國正副總統。(美聯社)

賴清德與蕭美琴13日當選中華民國正副總統。(美聯社)

序言

伴隨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拉下落幕,賴清德主席率領民主進步黨,打破了我國自總統民主直選以來政黨輪替的「8年魔咒」,以40.05%的得票率(即558萬張票)成功與副手蕭美琴獲選為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成為中華民國於總統民主直選以來首次連續執政三屆的執政黨,為民主進步黨在臺灣政壇奠定了相當重要的歷史性里程碑,對於其他在野勢力而言也成為了一項相當重要的參考指標,相對地也將會成為某種警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即便賴清德主席取得了我國未來行政權上的優勢地位,但在面臨政黨於國會未過半,將被未來國會第一及第三大黨的國民黨、民眾黨影響下的窘境,以及將可能背負其有史以來於總統選舉,得票數倒數第二位,僅高於2000年時同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陳水扁,所獲得的39.30%得票率(即497萬張票),相較前次於2020年時蔡英文總統候選人所獲得的57.13%(即817萬張票)產生鮮明對比,強烈受到外界及在野勢力質疑是否缺乏當民意正當性。

但有趣的是,我國除了自總統民主直選以來首次產生連續執政三屆,能夠謂為現象級的「超級執政黨」以外,以新住民群體的觀點而言,或許能夠藉由本屆中華民國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發現了三項較為特別地現象發生:

1.我國首次出現代表「新住民二代」的副總統

2.國會首次產生連任立委「新住民不分區立委」

3.國會首次同時擁有兩位「新住民不分區立委」

我國首次出現代表「新住民二代」的副總統

對於新住民及其二代,基於歷史因素使得我國將解嚴後遷徙至臺灣之大陸民眾之移民及婚姻等關係認同樣列為「新住民」群體,使得陸籍新移民及其二代在參與政治事務上的問題會較為複雜之外。近年來伴隨蔡英文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推動,以及新住民群體自1980年代後的蓬勃成長至今已達百萬以上的規模,使得各個朝野政府也不得不逐漸重視該群體的存在及意見,陸續於2024年的總統大選提出具體的新住民政策方針。然而,對於新住民群體而言,我國政壇能夠出現首位能夠代表新住民群體的「新二代」的副總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象徵性意義及正面好感度。即便蕭美琴副總統並非屬於廣義上社會大眾對於新住民二代的身分認定及印象(「解嚴後」移民來臺群體),但是其成長環境、身分經歷與當今的新二代並無不同(當然,或許也有部分民眾認為,蕭美琴相較而言屬於擁有更加具備優勢的「美國」背景,與現今通俗之陸籍或東南亞籍等新住民群體相去甚遠。),甚至在戒嚴時期的保守社會之中,其新二代的自我認同,或許亦將使得心路歷程更為坎坷許多,相較而言其他檯面上之政治人物、政府高級官員,也得以更加感同身受地認知新住民群體在臺灣發展的問題與困境。

即便我國副總統於憲法解釋上屬於「備位元首」並無實權,但是過往對於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執政黨黨主席或副主席等探索性經驗案例,也使得我國在民主化歷程的實踐之下「功能性副手」逐漸產生,值得令人開始注重了解各總統候選人所提出之副手經驗及能力。蕭美琴父親為臺南人,母親為歐裔美國人。在日本出生、臺灣長大、美國求學,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僑選立委、不分區立委、臺北市及花蓮縣區域立委,近年委任為駐美代表,成為首位女性駐美代表,並且為我國與美國政府間建立良好信賴關係及溝通管道。賴清德總統候選人曾於選前由於法務部於行政院會報告,將新住民列為加強查緝五大境外勢力新興介選模式的首位,引發政府帶頭歧視的輿論風波。此外,過去也由於兩岸意識形態的框架影響下,致使對於同樣屬於新住民群體且佔為多數的陸籍配偶群體略顯疏忽,對於執政黨的距離亦是愈加遙遠、陌生。然而,蕭美琴副總統成為繼美國總統歐巴馬後,同樣成為國家級元首之新住民二代,其是否能夠成為拉近執政黨與新住民群體間距離的調和劑,化解過往執政黨與新住民群體間(尤為陸配)的些許矛盾,將成為民主進步黨、賴清德總統得以把握的契機。

賴清德總統候選人於2023年底之移民節(12/18日,即約於選前一個月),才提出較為完整的「新住民六大政策」,有別於更為先前所提出之「國家希望工程」的國政藍圖範疇,相較於先前之郭台銘、侯友宜、柯文哲三位總統候選人算是落後許多。不過,賴清德候選人同時所具備優勢及具體實踐之行動,便是再次提出曾經作為新住民不分區之立委羅美玲繼續連任不分區席次,以及同時具備本土性、國際觀之優勢,且身為新住民二代的蕭美琴作為副手。銜接前言所述,對於近年以來我國對於「功能性副手」的定調,是否能夠使得蕭美琴副總統作為備位元首,在受到總統及執政黨政府的認可及授權之下,具有部分行動實踐之空間,委由其襄助總統具體地達成政治目的及落實政見承諾,將會成為社會大眾持續期許與盼望的關鍵契機。對於新住民群體而言,蕭美琴副總統的身分背景及其能力經驗,是否得以促成落實賴清德總統於選戰期間所提出之「新住民六大政策」,從中尤為「強化新住民專責單位」、「支持立法保障新住民權益」更是屬於過往朝野政府及社會各界,包含民進黨在內皆有所認定是為既有新住民事務之政策問題,進行著墨並且妥善的執行改善方針。

國會首次產生連任立委「新住民不分區立委」

在第10屆立法委員當中,民主進步黨做推派之不分區席次,羅美玲是唯一代表新住民群體之立法委員,更是我國首次連任於國會的新住民立委。作為民主進步黨第11屆立法委員不分區名單第五位的安全席次,羅美玲的出現其實令不少民眾訝異與好奇,同時也有感於民主進步黨對於新住民群體仍然保有一定程度上重視及堅持。不過,同時也有部分輿論支持繼續推派羅美玲之目的,可能部份來自於考量其與丈夫吳棋祥(時任南投縣縣長)於南投縣所擁有之地方勢力,將有利於2024年區域立委選情及日後地方選民耕耘及黨務運作,而羅美玲也曾擔任南投縣立委補選候選人蔡培慧競選總部主任委員,於2020年時亦考慮參選南投縣黨部主委一職。

以羅美玲作為當前國會唯一的新住民不分區立委,於第10屆立法院中的表現而言,可透過《報導者》日前所公布之「你家立委4年來為哪些議題發聲?各黨立委質詢主題有何差異?馬上查閱每位立委5大關注議題」一文,從中藉由蒐集第10屆立法院第1會期至第7會期的院會、委員會、黨團協商、討論事項的公報文檔,裡面包含120位立委(含離職、補選、遞補)的發言逐字稿,經由社會科學研究中常見的文字探勘取徑「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題模型」,進而了解該屆立委所分別著墨及相對注重的議題內容為何,是否符合選民預期及應有表現。

根據資料查詢顯示結果而言,羅美玲最常發言的5大議題與代表案例分別為:選舉罷免及公投事務、港人居留方案、居住正義、海洋巡護與保育、原住民族參政與權益。令人感到訝異或許是並無直接與「新住民群體」具有直接相關的結果,就查詢結果而言,較為近似的議題則可能為與移民議題相關之「港人居留」,以及同為群體及族群之權益議題有關的「原住民參政與權益」;但是再者若是運用「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立委評鑑」、「立法院議事及發言系統」得以知悉,羅美玲立委過往並非毫無對於新住民議題、政策有所付諸實踐,具體提出立法及修法之代表性議案,例如:內政部組織法第八條之五條(新增「內政部新住民事務署」)、出國及移民法第二十五條(「無不良素行」之認定)及八十五條(「無戶籍國民」之處罰程度)、發展觀光條例第三十二條(考試主管機關修正為「中央主管」機關)、國籍法第十五條(「歸化人及隨同歸化之子女喪失國籍者」問題)及第十九條(「無國籍人士」問題)、新住民身分權益保障法草案等…(備註:上述所舉例提案內容,並非全數依照提案原文三讀通過。)

其實藉由該修法提案歷程,及早便得以知悉羅美玲立委對於新住民群體之相關議案,仍有相當程度上的看重及執行,將過往社會相關移民事務及新住民事務之問題予以修訂法程序,像是新增內政部新住民事務署之專責單位概念(該案後續則修正為行政院版本,將新住民事務納入為移民署,而非成立專責單位),直至今日仍然是諸多新住民群體主要訴求。以近期在112年11月03日於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第6次會議,所提出「新住民權益保障法草案」,更是民主進步黨繼中國國民黨及台灣民眾黨後,首次於國會提出新住民專法保障新住民群體權益。同黨立委賴品妤則在112年11月24日於立法院第10屆第8會期第9次會議,隨後提出「新住民權益基本法草案」,相較羅美玲立委所提出版本內容補充許多。不過,鑒於該法案所提出的時間於該屆立法院任內之最後會期,且鄰近於選前休會時段,難免不經令許多民眾聯想該法案之提出是否止步於象徵性意義,尚未實際進入委員會審查及院會討論階段,難謂實質性意義存在。

但是羅美玲立委作為民主進步黨首個新住民不分區立委之事實仍然不可忽視,新住民群體在參與政治事務上較無經驗及案例可循,羅美玲立委曾經擔任南投縣議員及不分區立委經驗,非但能夠累積自身對於政治事務之了解,並且或許得以逐步累積新住民群體對於其之聲望及信任程度,在過去於立法院所推動之新住民事務相關法案亦將獲得延續之契機,羅美玲立委未來所肩負之任務及使命將不容小覷,而往後作為連任任期之實際作為與成果,也將受到廣大新住民群體乃至社會大眾的放大檢視。不過,在第十一屆的立法院之中,對於羅美玲立委所帶來,除了必須維持過往表現及績效的連任壓力之外,還有一項稍微特別的部份應是,該屆的立法院並非僅有一位能夠代表新住民群體的立法委員了。羅美玲立委能否有效於立法院內偕同黨內人士,攜帶執政黨行政權上之優勢及作為新住民二代之蕭美琴副手的加持,持續掌握對於新住民政策推動的主導地位及話語空間,實際落實賴清德總統所提出「新住民六大政策」,將會成為往後國會經營之重要課題。

國會首次同時擁有兩位「新住民不分區立委」

在提及國會將擁有複數以上之新住民不分區立委,也將不得不提到關於「陸配參政」的重要議題,於本屆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社會各界歷經徐春鶯事件的爆發過後,中國國民黨及台灣民眾黨仍然於不分區名單中,分別納入了同為陸籍配偶的李霞(位列第17位),以及李貞秀(位列第15位)。從中更為有趣的部分便是,台灣民眾黨於不分區席次採取「兩年條款」制度,依據立法院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台灣民眾黨第9至16位不分區候選人皆有可能擔任或遞補立委席次,除非原先位列第15位的李貞秀主動放棄遞補機會,否則這將成為史上首位的陸籍配偶之新住民不分區立委正式誕生。但在實際面臨就任之際,對於先前大陸委員會所回應「註銷大陸戶籍不等於喪失中國國籍」,日後對於任命李貞秀為我國立法委員之時,將如何適用相關法律規定將成為立法院乃至社會各界之一大課題,而對於該相關法律適用及衍生問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先前也對此發布「陸配參政權議題 法律專家深度解析」之議題分析,為民眾解惑。

但是在考量陸籍配偶李貞秀候補就任不分區立委的問題發生之前,台灣民眾黨目前已經確定當選之第四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便是同時兼任台灣新住民黨黨主席的麥玉珍女士,她更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越南裔出身的立法委員。1973年生於越南同奈省的她,經由親人介紹結識台灣丈夫並於1994年懷孕期間,隨台灣丈夫從越南赴彰化縣秀水鄉定居,但在面對家庭暴力及婆媳問題等複雜因素下,仍在結婚八年後,以離婚收場。麥玉珍曾經經營越式餐飲業,也在警局及社會局擔任翻譯人員,協助同鄉姊妹,更在2003年成立彰化縣越南同鄉協會,也是彰化縣新移民協會的前身。在經歷辛苦坎坷的台灣打拼生活過後,麥玉珍在台中結識了第二任丈夫,也在2008年成立了全國性的台灣新移民協會,這些年來積極對於新移民群體人身安全、基本權益進行保護與捍衛,持續關注像是:境外面談制度、移民居留健保適用、國籍法第19條修正案、「新住民基本法草案」等重要政策議題。麥玉珍也於2020年正式成立台灣新住民黨,著手執掌更為全面之全國性新住民事務,更是在2023年於台灣民眾黨的正式徵召之下,代表參選不分區立委第四位立委候選人,並且成功當選即將進軍立法院。

值得令人深思部分還有,在我國新住民群體原屬國籍當中,除了佔六成以上的「陸港澳地區」之外,最為大宗的原屬國籍便是來自於「越南」(約佔二成),並且更與位居第三的印尼(約佔0.5%)具有相當大的懸殊、差距。過去中國國民黨於第9屆立法委員林麗禪之新住民不分區立委,便曾有所傳聞其無法繼續連任的因素,可能也考量其出身於柬埔寨之原屬國籍,將使得其因而缺乏具有足夠的新住民群體「代表性」之問題,進而難以建立與新住民群體彼此間的連結,而麥玉珍所出身的越南背景,則相當程度上地背書了,其作為往後新住民不分區立委之於新住民群體之「代表性」問題,對於作為馬來西亞華僑的現任新住民不分區立委羅美玲,也將可能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性及對照性,如何應對及佈局其新住民群體代表性將可能受到撼動、作為執政黨立委應當如何妥善、圓融地於立法院內,持續推進新住民及移民等事務相關議案等問題,將會是羅美玲立委於立法院內的重要課題。相對於羅美玲立委較為複雜的意識形態及連任因素等問題下,初出茅廬的麥玉珍立委過去並無相關從政經驗,多數選民可能仍然抱持觀望態度,作為僅有八席立法委員的在野黨立法委員,並且可能僅有兩年任期的時間限制之下,如何有效且妥善地運用有限資源及時間,及時進入狀況並推動議案,便已然會是一大課題及難題。

不過,對於麥玉珍立委而言或許屬於優勢之處也在於,身為政治素人鮮少爭議以及先前台灣民眾黨於立法院黨團,便已有在立法院第10屆第6會期時提出「新住民基本法草案」,即便同樣未成功逕付至委員會審查及院會討論階段,然而在2024年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過程中,柯文哲總統候選人所提出之「共融多元、族群政策」新住民政策,卻相對具體的提出將制定「反族群歧視法」、推動「新住民基本法」,成立新住民委員會,和設立新住民發展基金等政見,對於新住民群體相當友善且實在,收穫不少支持及好感度。即便本次柯文哲黨主席落選於第16任中華民國總統的大位,但藉由台灣民眾黨在立法院內的八位(十六位)關鍵席次、麥玉珍本身作為新住民不分區立委之身分背景及能力經驗、當前立法院內三大黨派對於落實「新住民專法」及新住民政策的共識等因素下,麥玉珍立委及可能就任的李秀貞備位候選人,甚至羅美玲立委,皆將處於對於推動新住民事務相關議案屬於相當友善的契機。在未來立法院內同時擁有兩位甚至兩位以上的立法委員,能夠同時代表新住民群體並且為此發聲,未必只能發生基於政黨派系及意識形態下的競爭關係,更是能夠在共識部分把握機緣,共同強化及健全新住民群體在社會上的不公問題,改善既有之法律漏洞及政策疏失,乃是落實其代表少數群體於國會殿堂上應當善盡的職責及使命。

 *作者畢業於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目前就讀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一年級、擔任臺東縣政府青年事務發展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