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川觀點:健全國家工程體制及節能減碳,推動工程規範修訂作業

2024-01-02 06:30

? 人氣

作者期盼學會結合更多年輕產官學界人員共同努力,促進台灣工程建設進步,圖為示意。(資料照,李東陞攝)

作者期盼學會結合更多年輕產官學界人員共同努力,促進台灣工程建設進步,圖為示意。(資料照,李東陞攝)

工程規範是工程設計之依據,和國家工程建設及人民建築物之工程執行效率品質及居住使用安全密切相關。以現在全球面對氣候變遷及節能減碳之桃戰,如何將先進理念及知識納入工程規模修訂,才能引領工程界推動落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國人以台積電為護國神山為榮,殊不知台灣工程產業(包括混凝土產業)近年來進步神速,在台積電背後以高品質快速建廠房支持,提升科技業國際競爭力。然而,民間業者的進步常常反映出政府法規修訂的落差。例如:政府不能徒喊2050淨零碳排,如何精進知識及明確工程規範與國家標準之修訂政策及作業程序,以為工程界執行遵循,政府企須加速腳步積極結合民間工程專業組織力量落實推動。

一、主動向政府提出規範修訂建議

本人近日向台灣混凝土學會提出請學會評估並主動發函敦請政府主管機關進行混凝土長期變形工程規範之修訂。這是為累積國內學者專家近40年努力,且已經充分在國內外發表及交流的成果,尋求納入我國工程規範的路徑。政府現行的工程規範沒有明確規定作業程序,本人認為藉此直接提醒政府重視規範制定是必要的,例如規定每隔一定時間(3年?)應該檢討修訂。現在修訂程序常仰賴由下而上的推促,但是作業機制不清楚,建築鋼筋混凝土規範過去是由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依美國混凝土學會ACI規範修訂,再捐贈給內政部國土署,由其規範委員會審定頒布,這是政府的被動機制。台灣混凝土學會TCI現亦自籌經費制定混凝土施工規範,但是未來如何取得政府機關認可的做法也尚未明確,例如:鋼結構與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SRC,歷經12年,內政部現在才開始進行規範的修訂。已經用於高層建築興建的鋼管混凝土結構(CFT)仍無適性的專門設計規範。

公共工程(橋梁、隧道、水利工程等)也沒有一定規範推動機制。國際上通常仰賴工程專業組織及學協會來制定,以求專業及迅速更新的發展。這是未來政府應該考慮建立的機制,可惜我國「建設部」未能設置成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也將被行政編制化,這種重要事務無中央政府機關主責整合管控各種工程規範推動實是憾事。一個國家的工程建設永續發展目標之水準提升及有效執行有許多是重要因素,例如:為達到節能減碳及節約資源的生命週期、循環經濟、節能減碳、使用年限制定等導入,甚至人力、技術、經費運用等均要有肯負責的上位統籌機關主責推動。

雪霧隧道(資料照/洪煜勛攝)
作者指出,如橋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也缺乏一定規範推動機制,圖為示意。(資料照,洪煜勛攝)

所以,由工程學會發函給政府相關部會是一種不得已的方法,各部會收到公文,應該不致於不處理或僅予存查,政府機關通常會召開專家會議討論。若有共識及覺得重要,就會編列預算,委託研究或進行規範修訂之研究,期能啓動規範修訂之正面作業。

二、建議中央政府機關明確規定各工程規範制定政策

一個成熟先進國家,通常是小政府強民間,工程專業知識技術是應該藏諸於民間。以美國、日本為例,規範由民間法人NGO學會組織制定,其訓練發證的混凝土品管人員、技術士及工程師也為政府及民間工程主辦單位所認可。因此,美國、歐盟、日本等均有堅強實力及財力的民間專業組織推展。我國在推動此等制度均由政府機關主責,再主導及授權辦理,惟因缺乏明確政策及推動機制,成效有限。如何培育及善用民間專業NGO,是進步政府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規範制定方面,建議中央政府工程主管機關結合各部會,就其所管工程規範之制定、修訂及廢止建立標準作業程序。深究法律權責及執行效率品質,進行法令修改,明確是仍由政府機關掌理,還是授權給各專業工程學會負責執行。若是,仍由政府掌理負責,則應制定定期修訂之作業程序,並編列預算,委由工程專業學術機構執行,並能納入各項本土研究成果。

三、本土研究是精進我國規範的必要程序

台灣地處強震、颱風、土石流、淹水、海域腐蝕等工程挑戰環境,使用的建材亦多由本土供應,和資源充裕國家比較,我們用以製造混凝土之粒料品質之等級就稍差,因此納入本土建材及環境於我國規範是必要的。我國執行本土化研究是制定規範所須仰賴的重要過程,而且很花時間、精力及經費。政府機關委託或自行研究成果,產業界之經驗及研發成果,特別是學術界並經過無數教授及研究生們的群體努力,研究成果一定要落實納入於國家規範,而不是祇延襲外國規範之內容。

四、工程專業機構強化組織提升水準的契機

學會自應結合政府、學術、工程界之力量,廣泛邀請專業人士加入學協會,並參與規範制定工作。惟目前學會推動規範的工作,其機制及角色扮演尚未成熟,推動機制冗長或未全能掌握作業目標及程序,這也是要提升的。期盼學會能主動爭取掌握未來規範發展的專業工作,並進行教育推廣。這些工作,也希望學會結合更多年輕產官學界人員共同努力,台灣工程建設才會進步,並貢獻於全世界人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