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機嚴重、自豪心態驅使 《經濟學人》:中國力爭成為機器人超級大國

2023-12-22 19:00

? 人氣

中國ㄒ北京舉行的世界機器人論壇展出機器手。(美聯社)

中國ㄒ北京舉行的世界機器人論壇展出機器手。(美聯社)

去年全球安裝的工業機器人半數安裝在中國,今年11月,中國政府發布一項計畫,呼籲到2025年大規模生產類人型機器人。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隨著人口減少,中國希望機器人能彌補這個不足之處,並力爭成為機器人超級大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中國首次嘗試製造類人形機器人並未達到預期目的,2000年,中國國防科技大學一個團隊生產的機器人看起來像是行走的烤麵包機,被稱為「先行者」,並受到日本嘲笑,當時日本擁有更先進的機器人。

然而,中國堅持投入機器人研發。11月,中國政府發布計畫,呼籲到2025年大規模生產類人形機器人。中國對機器人的熱愛不僅限於那些能走路說話的機器人。產業組織「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表示,去年全球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有半數安裝在中國,以每個勞工的機器人數量來衡量,現在中國是世界上自動化程度第5高的國家。受到自豪感及緊迫的人口危機驅使,中國力爭成為機器人超級大國。

送餐機器人。(美聯社)
送餐機器人。(美聯社)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中國許多新安裝的機器人都是機械手臂,可透過程式設計在生產線上焊接、鑽孔或組裝零件。去年中國還生產超過600萬台「服務機器人」,它們可以幫助人類完成工業自動化以外的任務,包括在倉庫周圍移動與搬運箱子,或打掃旅館房間,廣州一家餐廳甚至是由機器人做餐與送餐。

習近平治下的機器人發展

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的共產黨來說,機器人發展是嚴肅的事情。中國官員認為,中國19世紀落後並受到西方列強的羞辱,其中一個原因是它沒接受其他地方發生的科技革命,現在中國的目標是保持領先地位。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官員曾用鋼鐵產量來衡量經濟發展,但現在他們關注安裝的機器人數量。

數十年來,中國讓世人矚目的經濟成長得益於3個主要因素:城市勞動力的激增、資本存量的大幅增加、生產力的提高。然而。如今所需的新基礎設施減少,15歲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正減少,預計到2050年將下降逾20%。今年中國政府曾發布100個勞動力短缺的職業清單,其中製造業相關職位占41個,這些工作曾由大量年輕廉價的勞工從事,現在薪資較高,但勞工變少了。

北京機器人大會一隅。(美聯社)
中國北京機器人大會一隅。(美聯社)

《經濟學人》指出,因此習近平將提高中國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中國政府認為機器人在這件事扮演重要角色。多年來,中國當局推動工業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機器人密集,各省已花費數十億美元幫助製造商以這種方式升級。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經驗強化這種心態,當時無休止的封鎖措施導致工廠關閉,西方公司重新考慮其供應鏈。2022年底,中國政府忽然結束新冠清零政策,導致大量勞工染液,疫情再度擾亂了企業。如果有機器人,勞工的健康就不再是問題。

工廠面臨的許多挑戰也適用於農業。中國農民的平均年齡是50多歲,鮮少有年輕人願意投入農業。面臨類似困境的國家通常不是進口糧食,就是進口廉價勞工,但中國對糧食安全很多疑,對移民不感興趣。《經濟學人》指出,機器人可能是答案,例如擠奶可以輕易地實現自動化,其他工作比較棘手,但小規模似乎可行,例如成都開發一個無人蔬菜農場,理論上每年可收成10次。

隨著時間的推移,機器人可能會取代年邁的勞工。中國照顧810萬養老院居民的專業人員太少,機器人或許能發揮照顧長者的功能。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1年呼籲發展智慧養老,例如為體弱者提供電子外骨骼來協助他們運動,更簡單的機器人可以用來幫助老年人洗澡或站立。

中國南京一間工廠裡的機器人手臂。(美聯社)
中國南京一間工廠裡的機器人手臂。(美聯社)

中國的科技巨擘正研究這項挑戰,2022年,大型人工智慧公司科大訊飛表示,希望將機器人送入長者家中,提供陪伴及健康管理。根據當地媒體報導,上海一家療養院的居民因機器人唱著他們年輕時的革命歌曲而感到高興。

如果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變得更自給自足,當局會感到高興。中國本土企業仍依賴外國公司取得零件及技術。中國擔心被西方市場拒之門外,這有充分理由,美國已阻止中國公司購買先進的半導體及其製造設備,因此中國政府一直努力激勵機器人研究,今年8月,北京市宣布撥款1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44億元)用於機器人開發。

這些努力正獲得一些成效,去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裡,36%是國產,而2013 年這個比例為25%。中國大型企業深圳匯川技術公司生產用於製造LED燈及手機的機器人,該公司董事長朱興明表示,該公司或許能在5年內從中國公司採購所需的所有零件。

然而,對大多數中國的機器人公司來說,要達到自給自足仍有一段路要走,這就是政府推動類人形機器人開發的其中一個原因。短期內,這些機器人可能不太實用或不太負擔得起,但官員希望它們的製造過程能創造一條國內供應鏈。

《經濟學人》指出,中國政府不必擔心的一件事是計畫會遭到巨大阻力,調查顯示,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機器人創造的就業機會多於破壞的就業機會,中國似乎是技術樂觀主義者的國度。無疑地,中國禁止獨立工會也有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