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芳專欄:缺電與髒電危機如影隨形

2023-12-24 06:40

? 人氣

核三廠兩部機組在明後年陸續除役,缺電危機與髒電焦慮如影隨形。(柯承惠攝)

核三廠兩部機組在明後年陸續除役,缺電危機與髒電焦慮如影隨形。(柯承惠攝)

在非核家園目標下,核三廠1號、2號機組預計明、後年將陸續除役,企業界對於明、後年的電力供應吃緊,一直有危機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在股東會中表示,「綠電不足的確會影響台灣整體競爭力。政府認為電是夠的,我們也只能相信。」這句話透露了某些無奈,因為,半導體生產線一旦跳電,損失恐難以估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究竟明年6月核三廠1號機組除役後,台灣會不會缺電?中央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梁啟源日前在中研院經濟所研討會中推估,明年台灣的夜間備轉容量率為負0.6%,如果依台電供電燈號,這是黑燈,恐發生限電,企業界必須繃緊神經,準備好緊急發電、儲能系統。

明年夜間備轉容量率恐為負值 限電機率大

所謂備轉容量,係指當日最大發電量,扣除最大瞬時用電量,剩餘可供調度的發電量。備轉容量率係指當日最大備轉容量與當日瞬時尖峰負載量的比值。依梁啟源的推估,明年恐怕是有史以來首次夜間備轉容量率出現負值。未來如果缺電,夜尖峰缺電的危機最大。

明年備轉容量率為何會出現負值?梁啟源指出,台電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有重大瑕疵,台電在明年新增機組規劃表中,把大潭第9號、7號機組都列進去,但這兩部機組因為三接工程延後兩年半,最快在2025年6月才能商轉,這兩部機組發電量約203萬瓩,不應該列入明年新增發電機組,造成誤導。其次,再生能源(太陽能、風電)的執行率嚴重落後,以致發電量不如預期。

三接工程延後2.5年 未來數年供電拉警報

梁啟源指出,大潭三接工程預定在2025年6月商轉,如果工程進行不如預期,2025年的備轉容量率只有1.9%。至於協和四接、台中五接的環評6年未過,將影響未來數年的數百萬瓩供電能力,預估未來幾年備轉容量率都要拉警報。

台灣不僅面臨缺電危機,電力系統逾8成來自火力,這些髒電帶來許多副作用,包括空汙、健康危害與高碳汙染。國內上市企業90%以上,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電力,因此電力的排碳量是重要關鍵,如果能源結構不調整,將會增加企業的碳關稅成本。

國際上碳稅稅率最高的是瑞典,每公噸約130美元,瑞典的電力排碳量最低,每度電僅排7克碳。相形之下,台灣未課徵碳稅或碳費,台電每度電排碳高達495克。在朝向低碳轉型道路上,台灣明顯落後國際一大截。

電塔、輸電線路、 電力設施、 電價、限電、 缺電。(柯承惠攝)
國內上市企業90%以上溫室氣體排放來自電力,因此電力的排碳量是重要關鍵。(柯承惠攝)

碳定價越來越高 IMF估每噸75美元才有效

對於國內碳費費率,企業界總希望越低越好,但如此一來反而延後了企業朝低碳轉型的時程。從國際趨勢來看,碳定價水準會越來越高,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為每公噸至少要75美元以上,才能達到轉型效果。歐盟碳關稅今年10月開始試行,2026年正式課徵,如果台灣課徵的碳費費率偏低,廠商出口到歐盟時,還必須繳納大筆碳關稅,整體而言,並沒有討到便宜。

永灃環境管理顧問公司(ERM)合夥人溫麗琪指出,台灣的能源結構一定要改革,如果不調整,企業未來要負擔更大的成本,這牽涉到企業的生存競爭力。

明年景氣回溫用電量成長 電力調度走鋼索

在電力消耗方面,依能源局統計,台灣去年用電量負成長1.3%,預估今年的用電需求與去年相當,在台電努力調度下,今年暫時化解了缺電危機。對於明年的景氣,主計總處、中研院等機構均預測GDP成長率在3%以上,電子相關產品需求回溫,民間消費持續,電力將穩定成長,屆時也將對台電的調度能力造成極大考驗。

國內企業面對的不只是缺電的危機,還有髒電的焦慮,台電目前的因應做法有如走鋼索,不禁令人捏把冷汗。短期內要解燃眉之急,核三廠兩部既有機組延役是一個權宜之計。角逐總統大位的三黨總統候選人,應該對能源轉型政策說清楚,講明白,提出負責任的政策,爭取選民的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錦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