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道德與性別勞動:《浩蕩英華》選摘(1)

2023-11-29 05:10

? 人氣

阿富汗鄉村女孩(AP)

阿富汗鄉村女孩(AP)

在十八世紀下半葉的英國畫壇中,儘管有來自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對於歷史畫(history painting)的推崇鼓勵,但在每年展覽中有一類介於肖像畫、風俗畫之間的人物畫作,數量持續增長,顯然頗受當時藝壇與市場歡迎。在題材上,這類作品接近荷蘭風俗畫中,呈現底層人物的「人像」(tronie),這些獨像式或雙人像式作品,描繪的多為無名的市井小民,說明這些畫作雖然可能取材自真人,但人物的名字並非畫作的焦點。相對於此,這些畫作多以人物的工作(牛奶女工、賣花女、掃煙囪男孩……),或是正在進行的活動(採草莓、與小動物相伴、撿拾漿果……)為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上述例子可初步見出,這種「類肖像畫」,或在當時論者以「fancy picture」概括而論的類別,常以年輕女性或天真的孩童為主角。相較於具有明確敘事主題或道德意涵的風俗畫,這類描繪女工或孩童的作品僅以簡單的標題點出人物身分,並不以敘事為目的,重點在於擷取特定生活場景供人欣賞。而在描繪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或活動時,畫家多半捨去真實情況裡體力勞動的艱辛樣態,而是呈現帶著潔整、美好,甚或優雅暗示的情景。他們所身處的背景,則常取材自鄉野景致、田園風光。這些題旨與背景,搭配上年輕女子的姿態或純真孩童的笑容,風格素樸宜人,足可推敲出這類畫作有一定的市場利基。

在這類人物風俗畫中,年輕女性勞動者的形象―特別是牛奶女工(milkmaid,dairymaid)―是一個獨特題材,且有相當豐富的視覺淵源。以歐洲圖像傳統而言,羅列各行各業的傳統叫賣圖(cries)是最早呈現女性勞工的素材之一。叫賣圖中的人物多具有明顯的性別與年齡區隔,以類似圖鑑的方式映照過往街頭經濟運作的真實樣貌,例如在叫賣圖裡,容易因強烈氣味而招人嫌惡的魚販多為中老年女性,相對於此,鮮花、水果、牛奶、麵包等較為輕便整潔的品項則多由年輕女性販售,在這些種類不勝枚舉的職業形象中,牛奶女工尤其是一個固定出現、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先前學者發表的論文中曾指出,從十八世紀英國叫賣圖的流變,可發現牛奶女工的形象獨樹一格,有別於傳統叫賣圖中其他人物多以群像的方式呈現,牛奶女工往往獨立出現,成為圖像創作者持續回應、挪用、改造的重要形象。例如在當時印刷文化與大眾娛樂的脈絡裡,透過版畫家拉隆(Marcellus Laroon, 1653-1702)、霍加斯(William Hogarth, 1697-1764)或梅西耶(Philip Mercier, 1689-1760)等創作者的演繹,牛奶女工的形象逐漸從素樸轉向優雅動人,甚至被轉化為如同維納斯的姿態,成為藝術家眼中美的象徵。另一方面,在油畫等高雅藝術的範疇裡,在十七世紀之後隨著風景畫的興起,點綴在鄉野景致中的牛奶女工亦成為畫家援引的素材。例如在歐陸作品中,牛奶女工便在魯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的畫作中成為打造田園牧歌場景的元素之一。而在十八世紀英國,知名風景畫、肖像畫家根茲巴羅(Thomas Gainsborough, 1727-1788)的鄉村茅舍主題畫作中亦常出現牛奶女工努力工作的情景,並且成為後續畫家仿效的題材。

牛奶(圖/Pixabay;作者/Pezibear)
年輕女性勞動者的形象―特別是牛奶女工―是一個獨特題材(圖/Pixabay;作者/Pezibear)

從上述的初步整理,可見不論是在高雅藝術或是大眾化的圖像範疇裡,牛奶女工儼然是一個恆常出現的主題,但她們的樣貌、意義經常發生變化,取決於圖像的媒材差異與受眾區隔。究竟是什麼樣的背景,促成對於牛奶女工形象的偏愛,以及其形象的演變?這樣的再現、轉化,除了回應當時藝術市場與印刷文化中,對於精緻優雅女性形象的喜好之外,是否也包含了更為複雜的階級與性別想像?風俗畫、風景畫中的牛奶女工形象,又與大眾化的印刷圖像、歌謠主題中的牛奶女工樣貌,有哪些交會或衝突之處?

在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的研究裡,學者們對於牛奶女工主題的關注起源雖早,但論述成果仍有限,或僅約略提及而未能深化。巴羅(John Barrell)在其1972年研究英國風景畫與社會文化的專書中,曾注意到在十八世紀下半葉之後,牛奶女工取代過往的牧羊人,成為受歡迎的繪畫主題。她介於鄉村與城市之間的形象,讓觀畫的文雅階級得以投射各自的想像。巴羅的論點,持續影響後續研究者對此角色的基礎定義。例如,加涅夫(Robin Ganev)的研究便在此背景下,考察當時流行的歌謠內容,分析在此時期文化想像中牛奶女工與農夫形象所帶有的性意涵。加涅夫的研究並無特別考察此時期牛奶女工圖像,但提供豐富的背景脈絡,以及此時期從醫學、社會科學、道德觀、性別觀等角度,所定義的牛奶女工概念。布魯克絲(Emily Brooks)則從階級文化的觀點出發,提出牛奶女工富有裝飾性的形貌,恰恰符合此時上層階級所追尋的自然優雅之美,對於男性觀者而言具有無限的性吸引力。此看法亦呼應了波索(Martin Postle)對此時期風俗畫中女性勞動者(包括女僕、女販)的解讀:作為多半來自鄉村的供給者、販售者,年輕女工天真美麗的外表不僅在現實生活中富有魅惑力,亦常在繪畫、文學作品中成為吸引中上階層目光的焦點。晚近則有索金(David Solkin)專書,在討論到十九世紀初期風俗畫中的寫實性時,以希菲(Thomas Heaphy)的〈搶劫市場女販〉(Robbing a Market Girl, 1807)、〈從麵包鋪回來〉(Return from the Baker’s, 1808)等作品中的鄉村女性/男性互動為例,說明畫家如何直白地呈現年輕女性勞動者容易遭受性與暴力威脅的生活環境。希菲的作品與索金之論述,與本研究所欲關注的牛奶女工屬於相近的女性勞動者圖像脈絡,但筆者欲指出,以牛奶女工為命題的圖像傳統相當豐厚,說明了她的形像內涵與其他流於單一的女性勞動者樣貌相當不同,她所表徵的文化意涵需被獨立看待,並進行深入的專屬論述。

筆者認為,牛奶女工之所以成為十八世紀中期之後一個持續受到圖文創作者關注的主題,除了上述以性別權力或性吸引力為焦點的論述,仍有其他層面的因素需深入探討。如前文所列舉的,此時期年輕女性勞動者的形象並不限於牛奶女工,賣花女、賣草莓者、麵包女販在圖像上同樣常以年輕女子為代表,但唯有牛奶女工在歌謠單張(ballad)、印刷圖像以及油畫作品中形成一個特殊典型。不論其形象的演變走向為何,創作者對牛奶女工角色的持續產出、變化、調整,都暗示著此時期的觀者/讀者對此題材的興趣與市場需求。而這樣的演變,也反映出此時期對於性別、城鄉交會、階級關係的看法。本文將爬梳自十八世紀下半至十九世紀中葉相關圖像中牛奶女工形象的變化,企圖拓展過往二手研究的視角,並以上述三個面向為範疇,探討此形象與當時社會變遷的關係。

人文科學線1117_《浩蕩英華:長十八世紀的英國文藝與歷史》立體書封。(圖:時報出版提供)
《浩蕩英華:長十八世紀的英國文藝與歷史》立體書封。(圖: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為英國埃塞克斯大學藝術史與藝術理論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本文選自《浩蕩英華:長十八世紀的英國文藝與歷史》(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