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流入與明朝滅亡:《白銀帝國》選摘(3)

2018-10-01 05:10

? 人氣

白銀是導火索,伴隨著白銀危機而來的經濟危機、自然危機、人口危機,疊加構成了明朝歷史的大轉折。「流亡載道」、「人相食」等記載見諸歷史,饑荒背後則是民變,各類起義揭竿而起。滅亡明朝的李自成部隊出現在西北,對此後世歷史學家認為並非偶然,因為那是一塊遠離白銀浸淫而又飽受饑荒的土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通膨的破壞導致社會全面性潰敗,不僅導致饑荒、死亡、民眾受苦,引發各地反叛,也使得官僚集團的薪資縮水,進而又因腐敗動搖了明代政權的合法性。糧食價格不斷上漲,而以銀兩計算的俸祿則相對穩定,這意味著官員收入也面臨著通膨的侵蝕,「到一六二九年,朝廷每年向在朝的官僚、貴族(僅在京城的就多達四萬人)發放的俸祿,只有十五萬兩,不到國家財政預算的一%」。

顯然過低的官員俸祿並非好消息,因為這必然引發更為嚴苛的搜刮。以清官形象在歷史中存在的海瑞,似乎就是為了印證明代的腐朽。像海瑞這樣的朝廷命官,依賴俸祿過活的結果是其畢生清苦,生前為母親祝壽買兩斤肉都可以成為新聞。他雖然最終官至御史,高達二品,死後贈太子太保,謚忠介,然而身後無子,只留下白銀二十兩,甚至喪事也靠他人湊錢。《明史》記載:「白衣冠送者夾岸……天下稱剛峰先生。」可是,有多少人願意像海瑞那樣活著甚至悲切地死去呢?海瑞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天下聞名,但在仕途上起起伏伏,並沒有被真正委以重任。

可想而知,海瑞的清廉不僅是少數,而且在那個時代顯得不合時宜。當謀求非法收入成為政治潛規則,甚至明朝歷代皇帝也盡力充實內府金庫,將天下視為私產,軍費緊張卻「不得請發內帑」──諷刺的是,到最後李自成占領北京時,明朝內外府庫僅剩下黃金十七萬兩,白銀十三萬兩。當腐敗成為一種制度性現象,上層對下層平民殘酷壓榨,那麼社會的潰敗不可避免,滅亡也為期不遠,「明末的經濟衰退,是由於制度的破壞導致了整個社會秩序的崩潰」。

歷史並非單一原因可以解釋和推動的,國人對於大歷史的偏執往往罔顧現實的複雜性,探求歷史真相意味著接近可能的真相而不是尋求單一的推動力。白銀是歷史的血脈,但並非歷史的原因以及目的。白銀流入與國際貿易、經濟市場化和貨幣化本來並存,對白銀的接納與否,其實並非官方的希望或推動一手造成。白銀的流行,仍舊由明代商品經濟繁榮決定。無論是何種貨幣,最終得到市場認可仍舊源自民眾的選擇,中國交子、歐洲貨幣甚至明代最後的紙幣鬧劇都證明,君主或許可以選擇某種貨幣,甚至將自己的頭像印在貨幣之上,卻無法強迫人們使用。而白銀流入啟動晚明商業經濟繁榮之際,其流入枯竭也成為套在明王朝脖子上眾多繩子中的一根。

*作者徐瑾為中國經濟學者,現為英國《金融時報》旗下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著有《有時》、《印鈔者》、《凱恩斯的中國聚會》,本文取自作者新著《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