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流入與明朝滅亡:《白銀帝國》選摘(3)

2018-10-01 05:10

? 人氣

「白銀的減少導致各種窖藏出現,出現了『人為的疾患』。由於許多捐稅要使用白銀支付,賦稅負擔變得不可忍受,許多人因此破產,曾經的富庶地區出現『人去屋塌』的現象,而朝廷榨取到的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示意圖,維基百科)

「白銀的減少導致各種窖藏出現,出現了『人為的疾患』。由於許多捐稅要使用白銀支付,賦稅負擔變得不可忍受,許多人因此破產,曾經的富庶地區出現『人去屋塌』的現象,而朝廷榨取到的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示意圖,維基百科)

明代白銀的使用普及,首先是經濟自身的貨幣化需求,就外在供給而言,也依賴於海外白銀的流入,這是中國海外貿易與地理大發現的因緣際會。白銀繁榮於大明帝國之際,無意之間,也埋下毀滅的種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追溯明朝在一六四四年的滅亡,應該回到更早。明朝是中國新舊世界的節點之一,明朝一方面延續此前歷代的演變邏輯,另一方面也為明清時代的轉折埋下伏筆。在時間坐標軸上,明帝國對應著歐洲石破天驚的變革,出於比較的慣性,史學家總喜歡從明代入手來剖析千年得失,一切無關緊要的年分亦被標注在案,賦予深遠意蘊,比如黃仁宇的一五八七年,再比如漢學家芮樂偉.韓森的一六○○年。

對於中國而言,一六○○年是一個分水嶺。一生都為中國著迷的韓森,其視角與我們慣常的思維不同。她指出一六○○年之前,中國其實是「開放的帝國」。她放棄慣有的王朝劃分,將一六○○年之前的中國定義為三個時期:首先,從商周到秦為第一階段,這是西元前一二○○年到西元前二○○年的構建中國時期;其次隨著西元前三世紀秦代的統一,本土道教開始有組織地興起,眾多佛教徒也來到中國,中國開始了面朝西方以及印度的一千兩百多年;最後則是從十世紀到十七世紀開始轉向北方,大部分時間中國都處於北方游牧民族的統治之下──同時他們也被日益中國化,蒙古人仍舊是明朝的最大戒備對象,最終則有東北滿族的崛起。

一千六百年前後發生了什麼?伴隨著巨量白銀的流入,白銀在中國的地位在明代中葉之後有增無減,從各方面鞏固了銀本位的地位。不少學者強調張居正「一條鞭法」的作用。「一條鞭法」的推行徹底廢止了洪武體制,上接中唐楊炎的兩稅法改革,下接清初雍正的攤丁入畝制度,令中國財賦體系最終告別實物稅,轉向貨幣稅。學者們普遍同意,它進一步加大了明代經濟白銀化程度,根據學者彭信威估算,明代兩百多年內,金銀比價從明初的一比四、一比五到明末的一比十甚至一比十三。貴金屬的流動看似只是經濟行為,但其作用以及副作用則相當漫長,甚至影響了一個帝國的興衰。

祕魯銀礦發現之後,歐洲銀礦大部分廢棄,日後聲名鵲起的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斷言,美洲銀礦不僅對歐洲銀的價格有影響,而且對中國銀礦的銀價也有影響。他目睹了十七世紀貴金屬對於歐洲的影響,也注意到這種新舊大陸之間的交易對於彼此的影響,「以金運往印度,又不如以銀運往印度為有利,因為在中國及其他大部分印度市場上,純銀與純金的比率,通常為十對一,至多亦不過十二對一。而在歐洲,則為十四或十五對一。在前者方面,雖能以銀十盎司至多十二盎司購得金一盎司,在後者方面,則需銀十四盎司乃至十五盎司。因此,對於航行印度的歐洲船舶,一般地說,銀是最有價值的輸運品。對於向馬尼拉航行的亞卡普科船舶來說,也是如此。新大陸的銀,實際就是依著這種關係,而成為舊大陸兩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處相隔遙遠的地區聯絡起來的,大體上也以銀的賣買為媒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