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恒君觀點:巴以衝突,何以為家?

2023-10-19 07:00

? 人氣

2023 年10月7日,以巴衝突,哈馬斯武裝分子佔領了以色列的軍車。(AP)

2023 年10月7日,以巴衝突,哈馬斯武裝分子佔領了以色列的軍車。(AP)

隨著近日哈馬斯極端主義者對以色列發動的恐怖攻擊以及以色列的全面反擊,整個世界陷入比面對俄烏戰爭更為空前的震驚與分裂。鑑於中東局勢稍有不慎可能進一步激化與擴大,且引發各種人道災難,因此必須同時審視歷史與現實、釐清該地區爭執焦點及世界幾大代表性國家或區域的基本態度,進行多方位的慎密考察。

19世紀,德國大文豪歌德曾在歐洲社會對猶太民族充滿偏見的時刻敏銳指出:「在獨立性、堅定性、勇敢性及堅韌等方面,以色列民族是無可匹敵的,是世界上最堅毅頑強的民族。」這個古老民族近兩千年來因為自己獨特的宗教與文化而在流亡途中屢屢遭受迫害之苦,「錫安主義」(Tsiyonut )應運而生:即猶太人應在自己古老的土地上作為主體民族而定居下來,永遠不再作為少數族群而四處遷移、飽受迫害或隔離之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領土與家園

正是基於此理念,逃脫二戰大屠殺的猶太民族倖存者們,面對經由多次國際協商而重新獲取的巴勒斯坦地區古老家園,表現出無與倫比、代代堅守的執著與珍惜。即使聯合國1947年經由「181 決議」所准予的地帶不乏大量沙漠地區,以色列人也將其堪當黃金一般精心對待。此種熱忱、堅守與長期累積的勤勞智慧,再加上對英國託管時期所建的製度沿用、以及來自美國的持續資助等,使得以色列即使面對阿拉伯世界的屢次衝擊,也把自己的國土迅速建設成為一個鬱鬱蔥蔥、充滿生機、科技發達的繁榮國家。

然而,在以色列建國之時,與其「同宗近親」(按舊約所載)的阿拉伯人已經作為當地主體民族在此生活千年(以下簡稱「巴勒斯坦人」),並曾在抗擊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和英方一起立下汗馬功勞。由於其認為聯合國「181 決議」並未依照當時阿拉伯絕對人口多數以及對土地的實際控制權而劃分,因此一度長期拒絕承認以色列國。

自1967年以色列因第三次中東戰爭獲勝而佔領加薩走廊以來,其雖於2005年交還加薩地帶的部分自治權,但仍控制其領空領海。為了防治武裝份子的滲透,90年代中期開始在加薩邊界修築高達七公尺、長達60公里的環繞隔離牆,並配備發達的監控系統與遙控武器。自從極端主義組織哈馬斯2007年左右透過選舉與內戰而控制加薩地區以來,以色列加大了對加薩地帶全方位的海陸空隔絕。在這種情況之下,加薩居民面臨高度的人口密度以及高失業率所帶來的生活貧窮。

2023年10月15日,人們在塞爾維亞參加反對以巴戰爭的和平集會。(美聯社)
2023年10月15日,人們在塞爾維亞參加反對以巴戰爭的和平集會。(美聯社)

由此可見,以色列人經由無數苦難歷史而堅守的「錫安的堡壘,大衛的城」,一方面為其帶來固若金湯、回歸故園的安全感,並向全世界蕩氣迴腸地彰顯出舊約聖經應許的「迦南美地」;但另一方面,在巴勒斯坦人特別是加薩居民看來,這卻是充滿屈辱與歧視的囚禁之牆。特別是美國總統特普朗在任期間,打破國際慣例「實質」地承認以色列對整個耶路撒冷的主權訴求(2018年),這也點燃了阿拉伯世界(乃至東南亞穆斯林)在宗教方面的不滿情緒以及情感聯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