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雷蒙多訪中、中美工作小組難緩和兩國緊張關係

2023-09-01 07:20

? 人氣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與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面。(美聯社)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與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面。(美聯社)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結束4天訪中行程,雖然中美持續處於對抗、緊張、競爭的基本格局,不可能因為一名商務部長的訪問而翻轉、改變,不過在實務運作上,中美之間成立2個工作小組對話,則有可能帶來長期較正面的影響─雖然虛晃一招的可能性也不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雷蒙多是繼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葉倫、氣候特使凱瑞後,第4位訪問中國的美國高級官員,原因是在年初「氣球事件」之後,中美關係日益緊張、滑向谷底,6月之後啟動的高層官員訪問,就是為了「負責任的管理中美關係」,但嚴格來講,縱然因高層官員的對話、訪問,避免兩國關係再惡化,不過都缺乏具體成果,這也是雷蒙多訪中行與過去幾次不同之處。

雷蒙多在行前已展現強硬的鷹派作風,強調為了國家安全的各種管制、制裁不會放鬆,「保護國家安全是首要任務,就這樣」,直陳「我不會手下留情」;與中方官員會面要求放寬限制,也直接回應「不會在國安問題上妥協或談判」。

不過,鑑於中美經貿關係的重要與難脫鉤,她也強調不尋求脫鉤,在此強硬的態度與國安前提下,兩國同意就兩國間的經貿往來建立新的溝通管道,其中包括一個新的商務事務工作組和出口管制資訊交流機制。

商務事務工作組目的是針對中國的經商環境,讓美方可反應並保護美商的利益;出口管制資訊交流機制組則是讓各種技術、商品的出口管制訊息透明化、明確化。這就是外界認為本次訪問的重要成果的原因,至少有制度化的對話小組與機制。

當然,這些對話小組與機制能對緩和中美關係起多大效果,仍有待觀察、且是「存乎一心」。如果此對話機制能解決問題、降低爭議、並讓雙方同蒙其利、各取所需,就能持續運作,取得緩和兩國關係的效果。

但如果只是讓兩國多一個吵架、互槓的地方,則難有緩和兩國關係的效果,最後流於型式主義,甚至稍有較嚴重的政治爭端發生,就要被喊停、送入冷宮,就如去年「斐洛西訪台事件」後,許多存在多年的兩國溝通機制,馬上全部被切斷一樣。

因此對雷蒙多的訪中及中美成立2個工作小組強化溝通的評價,能肯定說的頂多是「不是壞事」,但對能否緩和緊張關係,也只能說「期待、希望」─畢竟兩國在地緣政治與經貿上已進入長期競爭甚至對抗的模式,雙方關係又是如此之脆弱時,抱太大的希望顯然是不切實際。

從2018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至今,中美經貿關係存在著矛盾、相反的2種說法(或現象):一個是中美逐漸脫鉤,例如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占美國進口比重也被加、墨超車,中美合著論文出現28年來首次下降,顯示中美「科研在脫鉤」。

但另一個說法與現象是:中美真要脫鉤不易、代價更是高昂到中美兩國都難以承受,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官方不但不再談「脫鉤論」,反而強調「不脫鉤」,只是要降低對中依賴、「去風險化」、用「小院高牆」方式管理風險等。甚至有學者研究認為美國並未真正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只是「沒那麼直接」而已。

至於中美關係真正走向和緩的徵兆,「聽其言」不如「觀其行」。兩國官員友善的言語,當然比惡言相向好,但不代表關係正向、走緩;只要回想過去幾次兩國領袖會談、會面時的「慈眉善目」、溫言軟語,再對照之後持續滑向冰點的兩國關係就知道,政客的話參考即可不必盡信,還是必須看到具體行動與政策改變,才能確認兩國關係是否和緩。

雷蒙多在訪中前,美國取消對27家中國實體的制裁,被視為是對中釋出的善意。但相較於被眾多被列入實體清單制裁的中企、鋪天蓋地封鎖圍堵的半導體產業,還有幾家被精準打擊的龍頭企業(華為,中芯、長江儲存等),取消這27家中企的制裁,實在難稱是多大的善意,甚至連小恩小惠都未必稱得上,因此也談不上「中美關係緩和」的跡象。

只有在美國放寬對中國的半導體圍堵、或取消(降低)對中國商品的加徵關稅,才能確定兩國關係緩和走向正向,以目前情況看,幾年內大概不可能看到這些政策會有改變。

至於中國方面,雖然大多處於「挨打」局面,但中國手上還是有「採購」這項武器。在兩國關係惡化後,中國幾乎不再向美國波音買客機,反而大手筆採購歐洲的空巴,在德國總理、法國總統訪中時分別都簽下採購大單,其政治性由此可見一斑。雷蒙多一直表達要求中方採購波音,中方至今無回應,顯然除非中方確定關係和緩正向,否則不會向波音下大單;農產品情況雷同,例如中國從美國轉向巴西採購玉米。

雷蒙多訪中、兩國成立溝通工作組,都是「好事」、但也都不代表兩國關係緩和,只有實際的作為與政策改變、放寬,才是真正的訊號;而這個訊號,至今、可見的未來,恐怕是看不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