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世俗權威的神聖化與政客偶像化

2023-08-20 07:00

? 人氣

雲南省怒江州的亞古村的教堂。(資料照,鐵木提供)

雲南省怒江州的亞古村的教堂。(資料照,鐵木提供)

風傳媒在8月4日刊出〈王冠璽觀點:從華人社會的聖經神學議題初探政治哲學議題〉對於王教授在文末提出了「當前華人社會,可謂無一主體能夠實踐高品質的民主法治,此誠然與華人社會的政治哲學有巨大關係」,接著他又指出「政治哲學的根本問題又指向神學問題;換言之,基督教神學,乃至於聖經神學,實在是華人社會必須立即重視,並投入大量研究的領域。」王教授的邏輯是華人社會缺乏主體,也就是缺乏「上帝」這樣個主體,因此開不出高品質的民主法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這個大哉問,王教授的進一步提出了7大解析與議題(請參考王文):

1. 世俗權威的神聖化和政客的偶像化:

2. 缺乏真正的上帝觀念:

3. 民主憲政的困境:

4. 東西方哲學對話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5. 人性觀的探討與社會發展:

6. 文化融合與身分認同:

7. 價值中立與道德相對主義的衝突:

我們不反對東西方對話,這是文化、思想與價值等交流,對於國際化與本土化都有助益。然而,王教授是以聖經神學框架做為交流的核心,相對地在東方哲學部分則以儒家思想為對話對象,基本上這樣的框架下的對話,不是開放性的對談,針對性與主觀性會影響彼此對話度內容,需要更客觀與開放才有可能觸動彼此更深更有意義的交流。

其實,中西交流在歷史上從漢唐宋元就有,明朝時泰西傳教士利瑪竇等耶穌會士,進入中國後,更是直接與相互生活與對話,不過政治上的問題影響到後續的交流,到了清朝中西交流變成利益上的開發,中國淪為殖民地處境。中西該如何相互對待與對話成了敏感與尖銳的議題。

至於「中體西用」並非原創的民族心理模型,而是現實與過往「中國優先」與「西洋優先」辯證過程下的產物,就像「體用說」就是從中國與佛教思想辯證下的折衷說法。對比日本明治維新,這種掙扎同樣也出現在大和民族,不過以現實來檢視,晚清的「中體西用」顯然是失敗的(八國聯軍中,日本也成了帝國主義聯軍一員)。這個失敗帶來的是中國的百年「次殖民地」的屈辱。1911年孫中山先生帶領的國民革命運動,儘管推翻滿清創建民國,但是在文化與社會的心態中還是停留在成王敗寇的天朝架構,(袁世稱帝就是這個架構的復辟)1919年五四運動才算打破了這個醬缸,只是文化的論辯並未改變政治事實。

「全盤西化」派與「國故派」雖然達到了啟蒙效應,但是並未普及到全國,廣大的中國還是只有少數菁英創造了風起雲湧之勢,但是普羅大眾還在矇懂階段。一直到教育普及,這個情況才稍有改變,只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與馬克斯、列寧及毛澤東的共產主義先後在中國大陸實驗的結果,百年下來,威權架構並未因此而全盤去除掉,兩岸對於中華文化卻有著各自不同深度的破壞。(中共方面在文化大革命時破四舊立四新,幾乎是全面消滅中華文化的根, 在台灣這邊民進黨的台獨思維意識型態化地「去中國化」同樣也在剷除中華文化的根)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