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美國授權網軍「合法攻擊」他國基礎設施?

2023-08-02 14:35

? 人氣

(翻攝網路)

(翻攝網路)

結果:斷章取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分鐘完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近日稱:「美國網軍司令部去年公然將他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列爲美國網路攻擊的合法目標,這種做法令人擔憂。」

但美國網路司令部(US Cyber Command)的文件顯示,這個說法對應的詳細內容,是在「衝突期間」,敵對方的網路能力和基礎設施可以成爲合法攻擊的目標,以防止敵對方發起破壞性的網路攻擊。毛寧的說法脫離上下文,曲解了美國政策。

深度解析:

7月19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彭博社記者詢問:一名美國能源公司高管向美國會議員表示,中國對美國電網構成愈來愈嚴重的威脅,中國網路攻擊活動相當令人擔憂。外交部對此有何回應?

毛寧回應稱,中國是網路攻擊的受害者,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網路攻擊。而「美國長期對世界各國進行無差別、大規模網路攻擊。美國網軍司令部去年公然將他國關鍵基礎設施列爲美國網路攻擊的合法目標,這種作法令人擔憂。」

這並非毛寧第一次提出這種說法。她在5月26日的記者會上也說,美網軍司令部於去年宣佈,他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是美國網路攻擊的合法目標,毛寧稱,這種 「不負責任的政策」 將全球關鍵基礎設施 「置於巨大的風險之中」 。

美國政策是什麼?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以「US Cyber Command(美國網路司令部)」「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legitimate target(合法目標)」等關鍵字在Google搜尋後,並沒有看到外國主流媒體大幅報導美國網路司令部這項重大宣佈。而最符合搜尋條件的結果爲美國網路司令部在2022年10月25日發佈的題爲 《網路101——提前防禦和持續交戰》的文件。

上述文件記錄:持續交戰(persistent engagement )讓美國國防部與美國網路司令部在網路空間中的態勢從被動轉爲主動,正如美國海軍通過海上航行維護和平,美國空軍通過在空中偵巡確保領空安全一樣,美國網路司令部積極尋找在網路空間中的威脅並消除它們,以保衛美國及其盟友。

「正如海軍從港口出發,或飛機從跑道起飛,它們在衝突時期是合法的目標——持續交戰涉及鎖定對手的網路能力及其基礎設施。這種方式首先可以防止敵對國家或非國家行爲體發起破壞性的網路攻擊。」

相關措施並非美國獨有

今年5月,聯合國安理會舉行「阿里亞模式」會議,討論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網路攻擊的國家責任與回應。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會上指出,世界各地越來越多重要基礎設施和資源受到惡意網路行爲人的威脅,需要推動建立網路空間規則和準則的共識,尤其是網路空間負責任國家的行爲框架,即「國際法適用於國家對國家行爲,堅持和平時期負責任國家行爲的自願規範。」

托馬斯-格林菲爾德所引述內容源自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已反覆肯定的,並在2010年、2013年和2015年連續三年的聯合國政府專家組(UN Groups of Governmental Experts)報告中予以明確表述的網路空間負責任國家行爲框架,該基於自願性的框架包含11項和平時期規範,以及各國對於保護本國關鍵基礎設施可採取的措施等。2019年,美國等27國發表「關於在網路空間促進負責任的國家行爲的聯合聲明」,再度確認「堅持和平時期負責任國家行爲的自願規範」。而中國並未簽署這分聲明。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通過電子郵件方式詢問美國國防部、網路司令部,如何回應中國外交部的說法,至截稿前尚未獲回覆。

結論

無論是美國網路司令部去年10月的文件,或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今年5月的表態,都明確表達美國對於基礎設施面臨網路攻擊的立場,也就是在和平時期堅持負責任國家行爲的自願規範,但在衝突時期則採取更爲積極的措施,以防止對手發起破壞性的網攻。

毛寧所稱「美國公然將他國關鍵基礎設施列爲網路攻擊的合法目標」,忽略了「在衝突時期」的重要前提,是斷章取義的說法。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是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的新單位。我們本於新聞專業,提供正確的查核報告及深度報導,期待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軟件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爲您查證核實。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