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矽谷銀行倒閉的啟示:《你沒學到的資產配置》選摘(2)

2023-08-11 05:10

? 人氣

財經專家指出,0056是「血統純正」的AI概念股。(示意圖/Photo AC)

財經專家指出,0056是「血統純正」的AI概念股。(示意圖/Photo AC)

美國矽谷銀行曾經是一家美國中大型商業銀行,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矽谷銀行是美國大銀行之一,是矽谷本地存款最多的銀行。矽谷銀行從2019年到2022年,這3年資產增加了3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也就是因為這新湧入的龐大資金,銀行必須要有投資的管道跟去處,才能產生收益,來支付銀行存戶們的利息支出,為了增加收益移動了至少有1000億美元去購買美國政府公債,而且是長天期的公債,存戶短期的存款,卻拿去做長天期的運用,這就導致了另外一個更難處理的問題:投資決策的錯誤。而且投資的比例佔了銀行存款的67%以上。

或許你會問債券不是非常安全的投資嗎?怎麼會虧損這麼大?再看一下第5-5節迷思3的圖表,五年期公債持有利率調升2%虧損約8.97%,而事實上這一次將近19碼的升息,(聯邦基準利率由0.25%上升到4.75%,「一碼」是0.25個百分點,升息一碼代表利率提升0.25%,半碼為0.125%、兩碼是0.5%,以此類推)。這個升息的幅度之大,矽谷銀行的債券虧損很容易就超過了10%以上。

當矽谷銀行面臨投資部位如此龐大的(非實現虧損unrealized loss),為了維持現金的流動部位,應付客戶的需求,被迫賣出債券210億美元,結果產生虧損18億美元,他背後還有1300億美元債券還未賣出,由於找新資金填補缺口的過程,又必須公告(未實現的財務虧損的詳細報表),這個資訊的公告又引起了許多銀行存戶更大的驚慌。

這個管理上的缺失就形成了擴大效應,2天之內被提領了420億美元,2023年3月10日,美國監管機構關閉矽谷銀行,並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SIPC)接管了銀行存款,成為美國金融史上僅次於華盛頓互惠銀行的第二大銀行倒閉事件。華盛頓互惠公司成立於1899年,它的最大子公司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 Savings Bank)曾經是美國最大的儲貸機構(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

說起華盛頓互惠銀行,我還真有一段慘痛的記憶,這家以房屋貸款為主業的銀行,當年在美國華人社區大做廣告,那個廣告名稱我還印象深刻,選用了銀行英文名的前面兩個英文字,帥哥美女對著電視機鏡頭的觀眾說Wa Mu(哇目),是一家經營穩健獲利紮實的房屋貸款銀行,查了一下他的財報,盈餘獲利還不錯,我小買了一些,沒想到2008年金融海嘯,該銀行多數資金都投資在房地產,一下子就失去了現金的流動性,也被接收,我的投資一下子就從(哇目)變成了(哇靠)!全沒了。

資金何時,從好事變壞事?

矽谷銀行從600億美元的中型銀行,由於資金的湧入,一路快速攀升到2100美元,成長幅度將近高達3倍,變成了中大型銀行規模。當時公司的管理人員想必覺得風光無限,世界太美好。

但這也印證了老祖宗所說的「福禍相倚」,由於新冠肺炎期間湧進來的大批資金,銀行必須找到投資的去處,銀行把這個將存戶資金,移動到銀行的投資組合, 而這個資金的移動,也就是「資產配置的新佈局」的投資決策,出現了敗筆,這當中有運氣,但也有策略不周延的地方,而這個策略的不周延,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對資產屬性的了解不夠「完全徹底」。

此話怎說,什麼叫完全徹底的了解?請大家再回頭翻閱5-5章節,「破解公債的四大迷思」。

迷思之一,公債是穩賺不賠的投資?第5-5節有很清楚的說明,「除非」公債持有者完成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在公債到期日之前,不會因為需要現金或其他理由被迫變現,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乖乖地等到債券到期日,那麼就「可能」可以安全的拿回本金,為什麼說「可能」,因為你所投資的公司還要不能提前倒閉,這一段期間還可以拿到利息收入,至於利息是高是低,就要跟當時的利率環境來作比較,但本金是安全的。

而2023年3月宣布破產被接管的矽谷銀行,除了犯了第一個迷思以外,也犯了5-5第三個「公債價格波動較為溫和」的迷思。

從表格當中可以發現,假設以公債票面利率為3%的公債,當公債利率調升1%,和2%,公債在1年,5年,10年,20年,30年期的變化,但用「變化」實在不足以說明,正確的說法是「劇烈變化」。

例如,以上的假設條件不變,利率調升1%,1年期的公債只有損失1%。但5年期的公債就要損失4.4%,如果利率(調升)幅度加大是變成2%,這個虧損的幅度也就相較擴大很多,1年期會變成虧損1.9%,五年期變成虧損8.7%,如果是二十年期的公債(跌幅)將近達25%,有許多投資者喜歡用20年期公債ETF,在2022年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2022年的這一次美國中央銀行的暴力升息,升息幅度可不是只有2%,所以你可以顯見這個公債投資虧損的幅度是非常驚人的,一下子虧損就超過了10%,而矽谷銀行將近1600億美元的資產,在公債投資的部位高達1000億美元,這當中「未實現」的潛在虧損,就高達上百億美元,不賣出等待公債到期日當然沒問題,但問題就在矽谷銀行,出現了存戶擠兌的流動性問題。兩天之內被擠兌了420億美元,三天後終因為(流動性的風險危機)而被接管。

矽谷銀行玩的是小李飛刀,還是關公耍大刀?

矽谷銀行的投資產生這麼大的虧損,是有一點壞運氣,購買全世界最安全的美國政府公債竟然也虧損,事實上,每一項金融產品,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類型風險,上市公司股票有破產的風險,債券就有利率的風險。

但嚴格來說,矽谷銀行的投資管理決策,還是有不周延的地方,先別說股市或債市有任何金融風暴來襲的可能,矽谷銀行的證券投資部門也太沒有風險意識了,要不然就是經驗太少了。可以說矽谷銀行既沒有小李飛刀,刀刀命中的精準判斷,也誤解了關公耍大刀,要揮舞那麼重的兵器,是要了解自身所處的狀況,也就是說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不能把這麼高部位的資金放在投資,必須犧牲獲利的一些機會來換取安全,因為全世界沒有一家銀行經得起擠兌。

巴菲特就曾說過,要了解波克夏是什麼樣性質的公司?必須先看懂保險業,才可以看懂波克夏公司,巴菲特說,因為公司的屬性特別,雖然波克夏擁有龐大的現金,卻沒有一點想要改變的意願,因為公司是保險公司,隨時要有足夠的變現能力,矽谷銀行投資部門,如果今天再來回顧巴菲特的這句話,就會感觸這句話的智慧不只10億美元,巴菲特的「穩」,如果你學會了,那麼致富絕對指日可待!

談完矽谷銀行犯的錯誤,我們來看一下一般投資者也常犯關公耍大刀,卻砍到自己的一個例子。

你了解關公大刀的斤兩嗎?

許多人談到公債,喜歡買長天期的,因為它的殖利率高於短天期的,例如美國政府20年期公債ETF代碼(TLT),正常的時期,它的殖利率高於7-10年期的美國政府公債ETF代碼是(IEF),可以說獲利高,是吸引大家購買長天期債券的主因,回顧過去這兩檔ETF基金從成立以來的20年績效紀錄(2003年-2022年)的確也是如此,表8-5-1的紀錄顯示,TLT的累積總報酬是117.74%,高於IEF的88.98%,換算年複利是3.97%對比3.23%,但是比較第二個表格之後,我們可能需要多一個思考。

TLT這樣的榮景,和領先局面可以持續下去嗎?我不知道,巴菲特說長期債券的利率走勢他也不知道,甚至他說連中央銀行也不知道,是巴菲特太謹慎,還是長天期公債的投資者太過樂觀和有自信?

*作者為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本文選自作者新作《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