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資本正在逃離西方世界

2023-07-25 13:01

? 人氣

美國紐約華爾道夫飯店(AP)

美國紐約華爾道夫飯店(AP)

就在幾年前,中國資本還在西方發達國家叱吒風雲。從收購紐約豪宅和五星級酒店,到吞下瑞士的一家化學公司和德國的一家機器人巨頭,中國投資者一擲千金,搶購值得炫耀的資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隨著西方世界對中國資本敵意加深,中國投資者正從西方撤離。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轉戰東南亞工廠以及亞洲、中東和南美的採礦和能源項目,中國政府正試圖鞏固與這些地方的聯盟關係,確保獲得關鍵資源。

根據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整理的一份有關中國投資的初步估計,今年到目前為止,中國資本最大的接受國是鎳資源豐富的印度尼西亞。鎳是許多電動

車電池的關鍵原料。《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了這份報告。

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與中國關係惡化,中國正在作出回應,中國資本流動方向的轉向正是這一變化的體現,這些投資也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和投資聯繫,可能在全球經濟中造成新的斷層線。

中國資本撤離西方可能導致部分國家新增就業減少,也可能使矽谷等一些地區的企業所能利用的資金池縮水。疲軟的中國經濟已經讓全世界少了一個傳統的成長引擎。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這種轉變也是一個縮影,折射出全球化退潮和地緣政治緊張更有可能加劇的世界格局。

據最近發布的一項新指標,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同比下降18%。比起在2016年創下的峰值,則下降25%,時值海外併購已驟減、中國政府收緊了旨在遏制資本外逃的規定。

儘管中國政府去年放寬了抗疫限制措施,但中國的海外交易如日中天的那些時光不太可能重現,主要是因為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據分析人士稱,美國及其盟友正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更多來自中國的投資。

分析人士稱,在中國國內,人民幣疲軟、民營經濟步履艱難,加上政府日益注重加強國內經濟建設以提高本國自給自足能力,也將抑制中國的對外投資流。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稱:「總的來說,中國向國外發達經濟體輸送投資的空間正在縮小。」他說,未來三到五年,中國的海外投資流量不太可能大幅增加。


 

中國倒是很可能會重新調整投資,以鞏固自身在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的主導地位。這或許意味著,在中國工廠主為了拓展業務、發掘新客戶而物色地點,中國政府聚焦於資源豐富的市場之際,中國將加大對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的投資力度。

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1211.HK, 002594.SZ, 簡稱:比亞迪)本月表示,計劃向位於巴西的多家汽車廠投資逾 6 億美元。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說:「只要習近平還活著,我們就回不到2016年。」他這裏指的是當年的中國海外投資熱潮。他說,雖然美國經濟不太可能太想念中國資本,但中國資本的撤退對澳洲、加拿大或匈牙利等較小西方經濟體來說可能會更痛苦。

對西方經濟體而言,中國資金撤離也確實有一些好處。例如,這可以減少推高房地產價格的投機行為,疫情前中國資金曾在加拿大、美國和澳洲等地起到這樣的作用。

「中國資金出手購買曾推動了市場,」房地產研究公司MSCI Real Assets首席經濟學家Jim Costello說。「他們讓每個人都更卷,出更高的價。」

上個十年中期,中國投資者在紐約等市場掀起了一股投機狂潮。2015年,保險公司安邦(Anbang)以19.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這在當時是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美國酒店收購案。

安邦於2018年被政府接管,不久之後,安邦創始人因集資詐騙、職務侵佔等金融犯罪獲刑18年。華爾道夫酒店改建為豪華公寓的計劃尚未完成。

最近,全球各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都在減弱,不僅僅是中國。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的數據顯示,在通貨膨脹、經濟衰退擔憂和金融市場動蕩令投資陷入停滯的情況下,2022年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的對外投資同比下降了14%。

但來自中國的投資下降幅度更大,持續時間更長,尤其是在發達經濟體的投資,這是中國與西方進行經濟脫離的一個跡象。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的海外投資降至約1,470億美元,同比下降18%。2016年,這一數字創出1,960億美元的峰值。

2016 年之前,中國政府曾積極鼓勵本國企業到海外投資,以幫助擴大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海航(HNA)和大連萬達(Dalian Wanda)等企業集團當時將大筆資金投向全球銀行、連鎖酒店和影院領域。

這場收購熱潮讓人不禁將其與上世紀80年代日本企業在美國等地的大舉收購相提並論,那時日本企業收購了諸多鋼鐵廠、地標性酒店和電影製片廠。

然而,到了2016年,由於擔心資本外流和中國企業集團的財務壓力,中國政府收緊了資本管制,並加強對企業交易的審查。

最近,隨著中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關係惡化,針對中國公司收購交易的態度也變得強硬起來。美國及其盟友在國家安全、貿易和台灣等問題上與中國政府發生了摩擦。

此外,中國已在重新考慮其「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的重點是在發展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在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貸款出現問題後,中國官員希望中國貸款人對新項目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

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和美國另一家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維護的中國海外項目數據庫,2016年,中國公司和國有實體在七國集團(G7)國家進行了120項投資,其中63項在美國。

這些交易包括中國買家財團在美國收購電腦印表機製造商利盟國際(Lexmark International),以及中國的美的集團(Midea Group, 000333.SZ)收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Kuka)。

去年中國在G7國家的投資僅有13筆。2016年中國企業在G7的投資額為840億美元,約佔中國海外投資總額的一半。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數據庫顯示,2022年中國在G7經濟體的投資總額為74億美元,僅占當年中國海外投資的18%。

紐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和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的一份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在歐洲的海外直接投資達到10年來最低點,相當於88億美元。

電動車行業是吸引中國投資的一個難得亮點,儘管規模還不足以抵消其他領域交易萎縮的影響。

5月份發布的這份報告的作者寫道,中國脆弱的經濟形勢和地緣政治壓力使得中國對外投資不太可能回升到2015年前後的水平。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數據庫顯示,去年中國公司和國有實體在亞洲、南美和中東地區的投資總額為245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了13%。交易包括中國國有石油巨頭中國海洋石油(Cnooc)在巴西的19億美元投資,以及汽車製造商長城汽車(Great Wall Motor, 2333.HK, 601633.SH)和比亞迪在泰國的投資。

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初步估算,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總額達295億美元。這表明隨著疫情的消退,海外投資活動略有回升。

印尼憑藉豐富的戰略礦產資源成為吸納中國投資的最大目的地,在中國海外投資總額中佔比17%,不過隨著更多投資確切時間的資訊公布,這一估算可能會發生變化。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