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泡沫炸得多慘烈?締造中企虧損紀錄:恒大近兩年慘賠8120億人民幣

2023-07-19 15:19

? 人氣

2021年9月,中國房地產鉅子「恒大集團」財務危機全面引爆(AP)

2021年9月,中國房地產鉅子「恒大集團」財務危機全面引爆(AP)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恒大(Evergrande)17日提交2021與2022年的財務報告,這兩年(2021為6862.2億、2022為1258.1億),寫下中國企業史上最慘虧損紀錄。作為全球負債最高的房地產公司,恒大的總負債金額已突破2.4兆人民幣,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的房地產危機仍在持續」。

恒大在2021年底因美元債違約震驚全球,目前仍處在漫長的債務重組過程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融時報》與《日本經濟新聞》稱,1996年創建的恒大在控制成本、滿足中產階層購屋需求的情況下,在2010年代成為世界頂級房地産企業,創辦人許家印也成為中國代表性企業家和富豪。但中國政府在2020年試圖控制房地產的盲目發展,央行對房地産行業提出財務「三道紅線」、加強監管與限制舉債經營,身為全球槓桿最高的開發商恒大很快陷入困境、甚至爆出美元債違約,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也出現一波違約潮,中國許多建築工地甚至陷入停滯。

恒大自從深陷財務危機以來,鮮少公開披露資訊、與債權人的討論也非常不透明。恒大17日終於發布拖延已久的財報,外界才首次得以窺見該公司的嚴重困境。香港私募股權公司開源資本(Kaiyuan Capital)首席投資官陸修泉(Brock Silvers)表示:「這次恒大公佈業績,似乎表明管理層與監管機構終於接受房地產市場短期不會恢復的現實。」

恒大危機,中國房地產。(美聯社)
(美聯社)

財報數據顯示,恒大2021年底驚爆違約後,兩年來的負債金額不減反增。《金融時報》稱,這表明恒大、政府與投資人在處理房地產困境時所面臨的困難,尤其房地產暨相關行業佔中國經濟活動上看30%。中國媒體將房地產稱為中國經濟的支柱行業,更是過去20年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之一,但如今火車頭動力不再,也讓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遭遇困難。

陸修泉對《金融時報》表示,恒大財報說明該公司的商業模式已無法支撐現有債務,中國政府對房地產的紓困勢在必行。然而北京直到目前尚未接受現實,這場紓困無論在政治或經濟上都將造成痛苦。Lucror Analytics亞洲主管麥格雷戈(Charles McGregor)也說,從恒大財報看不出該集團在債務重組後,有機會能恢復正常運營的跡象。

恒大集團。(美聯社)
恒大集團。(美聯社)

恒大此時發布財報還有另一個原因,恒大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從去年3月以來停牌至今,需補上2021與2022年的財報才能復牌。若連續停牌18個月,恒大將面臨被摘牌的風險。《日本經濟新聞》稱,不僅恒大難從困境中脫身,房地産的整體不景氣也成為中國經濟的重擔。尤其中國正面臨人口減少與就業不穩定等挑戰,國民的購房意願也正在減退,政府若應對不當,難保不會出現日本式的通貨緊縮。

不過恒大也對連年的鉅額虧損與債務擴大作出解釋,包括帳面資產價值降低、退還土地、投資損失與借貸成本提高等等。不過恒大的驚人負債已經超過2.4兆人民幣,這個數額比起許多國家的年度歲收或預算都還要高出一截。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截至2022年底,恒大持有資產總值1.8兆元,顯然已資不抵債,恒大手上的現金或現金等值物僅剩43.34億元。恒大在2023年3月宣布「海外債務重組計劃」,但但公司繼續掙扎完成開發的項目和償付供應商及貸款方。

恒大集團在北京的一個房地產項目廣告。(美聯社)
恒大集團在北京的一個房地產項目廣告。(美聯社)

摩根大通(JPMorgan)指出,中國約有50個房地產開發商過去兩年無法償還約1000億美元的海外債券,幾十家公司甚至在香港股市已被停止交易。《金融時報》稱,恒大的債務問題突顯中國房地產廣泛的現金匱乏狀況,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正忙於應付貿易逆風與疲軟的經濟復甦,房地產行業恐怕要繼續處於癱瘓狀態。

《日經》指出,中國政府去年11月推出對房市的金融支持政策,像是放寬購房規定、延長債務期限等「金融16條」,主要是支持那些尚未倒債的開發商,而且中國的爛尾樓比比皆是,即使房價下跌多數人也不敢進場買房—央行最近的調查顯示,只有16.2%的受訪者計畫在未來3個月內購房。

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指出,「金融16條」逆轉了大多數對房地產行業收緊融資的措施,但他認爲這「不大可能充分刺激購房行爲」。《金融時報》稱,雖然中國各大城市仍有工地正在施工,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政府支援的優質房企,民營開發商依舊奄奄一息。

恒大危機,中國房地產。(美聯社)
(美聯社)

《日經》分析,若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已從「房屋不足」轉向「房屋過剩」,再加上總人口持續減少、獨生子女政策使得每人繼承多套住房,中國房市已沒有21世紀初那樣競相購買住房的熱情。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14日稱「我國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已發生深刻變化」,暗示將放寬防止住房市場過熱的限購等調控措施。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世茂、恒大(Evergrande)、佳兆業(Kaisa)、融創(Sunac)等開發商主導中國幾十年來的城市化。但積累鉅額債務的開發商從2021年底開始相繼違約,此後中國的房地產業就一直難以擺脫困境,中國政府雖然推出支援房地產開發商的政策,仍未能有效提振投資人對房地產行業的信心,房地產的銷售也依然不景氣。

恒大危機,中國房地產。(美聯社)
(美聯社)

朗博宏觀研究(TS Lombard)亞洲房地產分析師勞倫斯(Andrew Lawrence)對《金融時報》表示,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舊完全沒有信心,他甚至斷定房地產開發商的融資模式已經崩潰,而且沒有任何替代方案,「最終將走到沒有任何資產可以變賣、也沒有任何收入的境地」。由於習近平曾經宣示「樓住不炒」,勞倫斯對於政府大規模紓困槓桿過重的開發商,也感到十分悲觀。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恒大與其他大型房企的「資不抵債」,顯示中國畸形的經濟發展。謝田說:「蓋得太多、借錢太多和欠債太多,絕不只是一家而已,泡沫已走到頭了,中共事實上也沒什麼辦法解決。」謝田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比日本當年還要嚴重,如果繼續印鈔填洞,通貨膨脹也會失控。他預估未來半年房地產經濟鏈會有更多泡沫破裂,使中國經濟的困境更難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