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乃蔆專文:帶著懺悔錄打金門砲戰─俞大維論學與哲思

2023-07-08 05:40

? 人氣

俞大維先生(左二)。(取自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臉書)

俞大維先生(左二)。(取自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臉書)

俞大維先生博學多聞,對兵工國防的貢獻,廣為世人所稱道。上世紀末,被譽為「兩彈一星」之父的錢學森在一個公開場合,感懷幾位學貫中西的科學家,眼光遠大,培育人才,奠定了中國現代兵工業的基礎。 第1位提到的「先賢」就是俞大維。以錢老的威望,傾吐肺腑之言能被官方接受。大陸大力發展軍改,突出了國防新思維,重視科技及後勤裝備的效率。這些都是老部長在上世紀30年代推動兵工發展的目標。二戰期間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魏德邁將軍,推崇他高超的智慧,讚譽他是「現代孫子」。俞師深諳孫子兵法的精髓,羅順德將軍在老部長身邊服務20多年,歷經金門戰役,最了解這位老長官,在1篇紀念文章中他多次提到俞師隨心應手地運用孫子兵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部長有兩幅印章刻著孫子名: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他著重以科學實證的方式掌握敵情,在台海危機之際,冒著危險,親自到前線視察。羅文詳述老部長去過馬祖104次,空中飛行偵查大陸沿海13次。掌握信息後,精準分析情報是「知彼」的關鍵。 他的分析基於邏輯學嚴謹推斷及數學或然率的演算,而後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 823砲戰前夕,多數軍中人士認為馬祖將是共軍行動的目標,而他從廈門海岸軍隊調度與裝備移動的情形,準確判斷金門才是真正的攻擊對象。 

在1950年代冷戰背景下, 說服盟友給予及時援助是一項重要的使命。 俞師掌握國際局勢,旅居歐美多年,深度了解盟友的思維方式。他把金門的地緣的戰略重要性、民主與極權的意識型態較量,以及自由市場經濟的話語結合在一起, 極具說服力,改變了當時美國主流對協防台灣外島的消極立場。 

沉舟側畔千帆過,65年來,過去的冷戰已畫上句號,然而金門的象徵意義仍有極大的感染力。當年老部長力主堅守金馬,不使戰火燃燒到台灣本島,奠定台灣穩定發展的基礎。

俞師一生嗜好讀書,博覽群集,和他接觸過的學者,莫不讚嘆他中外學識淵博,見解獨到。他與士兵共甘苦,在軍中的口碑極好。然而關於他身為一個學問廣博的文人學者的事蹟,論述不多。 我有幸在1967年拜大維先生為師,由他來指導我讀書,做了有關他的思想的筆記。半個世紀過去了,我終於把筆錄整理出來,分類摘要寫下這篇追憶俞師論學哲思的稿子。

* * * 

祖籍浙江紹興的俞師大維,1897年生於長沙,幼年在母親的湖南老家度過,18歲來到上海,就讀於復旦預科,進入南洋公學 (交通大學前身)的電機科。後插班進入聖約翰大學3年級,打下堅實的外文底子。

俞師於1918年赴美進入哈佛大學哲學系讀博, 錯開了後來巴黎和會引起的國內學生抗議行動的54運動以及那個時期廣義的文化革新思潮。 20世紀初期英美哲學主流是經驗主義,其核心思想是,所有的知識建築在經驗基礎上。哲學家如米爾、洛克、休姆給俞師未來的哲學思想打了底色。後來留學歐陸潛心學習康德哲學。 此時結合希臘古典的邏輯學傳統及數學形成的數學邏輯,是一個如旭日初昇的哲學流派。

影響俞師最深的近代哲學家非羅素莫屬。 從理論上嘗試把數學變成邏輯的延伸,成為分析哲學派的創始人。他崇尚簡約不僅是形式上的乾淨利落,也是從認知的角度,越複雜的預設前提就越容易出錯。 羅素晚年領悟到數理邏輯的局限性,認為在實際生活中邏輯的用處極少; 謬誤通常不在論證的過程,而發生在預設的前提,俞師深有同感。 他去世後靈堂內擺著生前常看的書籍中就有羅素的著作。邏輯嚴謹的訓練授給俞師一把利劍,但這個神器只能解析,無法建立體系探討生命的意義。他去世前皈依佛教,轉識成智,有跡可循。

一生在補課

俞師常說他一生都在補課,一是早年該學到的,沒有機會學,後來不斷填補空白,終生不倦。首先使他追悔的是啓蒙一開始就背誦《公羊傳》。後來發現同齡的讀書人沒有一個唸公羊啟蒙的。由於早年沒有背誦詩經,錯過打下優美文采的根基,文章寫得不好。於是大嘆「公羊誤我。」但是他又說, 啟蒙於公羊固定了他思維方式,見到任何一份文本,他就直接切入,找尋「微言大義」,與他日後鑽研數理邏輯是一脈相承的。甚至可說他在感謝公羊給了他這份得心應手的利器。

曾國藩的榜樣

俞師在湖南長大,畢生講的官話帶著湖南口音。19世紀中葉發生的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大事。 鴉片戰爭之後,基督教新傳入中國,一位廣西不第秀才洪秀全受到了傳教士的影響,結合一些民間宗教的色彩,創立了「拜上帝教」自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弟弟,以降神附體顯示自己的神格。 他聚集了一些有組織能力的追隨者, 從廣西進入湖南,匯集了民間力量,奪下武漢,順長江而下,打到南京。這時洪秀全祭出反清復明的民族主義的旗幟,從而聲勢大振。

20230629-紀念俞大維先生。(取自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臉書)
紀念俞大維先生。(取自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臉書)

早期英美等國觀望, 曾一度同情太平天國,後來轉而支持清政府。清軍武備廢弛多年,保江山要靠的漢人。 洋槍大砲結合漢人的力量,為清朝續命。湘鄉籍的曾國藩當時因父親過世,在鄉守孝,宗族社會組織提供了動員方式,他的動員綱領《討粵匪檄》強調了太平天國對儒學體系的摧毀,總結以「衛道」為使命,以團練保衛地方。平亂後,漢人士大夫地位抬高,「加上洋務運動」的興起,改變了晚清的政治格局。  曾國藩是俞師的外曾祖父,俞師敬佩其學問道德及人格操守。 每提到文正公 (諡號),必定態度肅然。

海防與塞防

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清朝有了中興的景象。然而地方並不平靜。捻軍騷亂和西北邊患 ,加上外國勢力覬覦清帝國邊緣,。這段時期的自強運動以建設兵工事業為重。  清朝一直到19世紀60年代都沒有專門的兵工廠。武器製造由兵部定式,工部製造,或由督撫報請兵部批准,開始進行製造。曾國藩的江南製造局開了兵工一體的先河。俞師後來獻身兵工事業,有其歷史的淵源。

以有限的資源應付來自內陸及海上的威脅,晚清中興大臣對國防重點的看法有分歧: 左宗棠堅持要保證陸地領土完整,李鴻章寧可犧牲一些陸地利益,優先發展海上防衛。這就是著名的塞防海防之爭。此時英國、沙俄支持的阿古伯在新疆搞獨立,沙俄並趁机侵占伊犁附近大片领土。清廷派崇厚赴俄談判交還伊犁,這位皇室信任的重臣索回了伊犁,但把伊犁周邊的地區割讓給沙俄。舉國上下反對.曾紀澤(曾國藩次子),當時為清廷英國法國大臣,領命前去交涉,簽訂了第二份伊犁條約,增加了賠款,但索回了大片土地。這是晚清少有的外交亮點。

俞師至少在上世紀60年代就思考龐然大物的蘇聯會不會解體。在60年代預測蘇聯會不會解體似乎是杞人憂天。然而俞師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很嚴肅的對待這個可能性。俄羅斯西境的波羅的海三國是二戰後才納入蘇聯。南境高加索地區曾為內戰時期白黨大本營,一旦風吹草動,忠誠度難說。 俄羅斯在19世紀末才兼併布哈拉及吉瓦汗國,為時不長。布爾什維克革命時,列寧的政策是給予民族共和國自治權,於是中亞按民族人口佔多數的原則,分成5個共和國,先後「自願」加入蘇維埃聯邦。這五國中有三國與中國接壤,種族錯綜複雜,大多數信仰伊斯蘭,但信奉喇嘛教的西蒙古部落也很有份量。俞師認為這種制度設計不牢靠,儘管蘇聯的民族政策是胡蘿蔔(俄化)加大棒 (軍事鎮壓)。一旦莫斯科管控鬆懈下來,就可能四分五裂。他說,如果蘇聯解體,中亞五國的未來會影響俄羅斯和中國的國防安全,兩國都該有預案,如何來維持中亞秩序。1991年底蘇聯轟然而倒,各方都措手不及。 當蘇聯鐮刀斧頭旗下降,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升起時,不知俞師心頭做什麼感想?

文學欣賞

手不釋卷的俞師遍讀中外文學作品。 他認同希臘古哲把文學放在歷史之上做為通往智慧之門。 閱讀文學、觀戲、聽音樂可陶冶性情,更加了解人間萬事。 他雖然在哲學上是理性主義者,但是對文學的欣賞,不局限於寫實。他受道家影響的文學,很喜歡寓言式的故事。引用湯顯祖在牡丹亭記題詞中所說,「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

俞師上教會大學,接觸到當時的英美文學作品,如蕭伯納、王爾德等作家的小說與戲劇。 但是他認為英國小說沒有特別傑出的,可能因為環境給他們生命的體驗不夠深刻。他說莎士比亞能增進讀者對英文的欣賞,然而內涵的意義不如俄羅斯文學深邃。 

俄羅斯的空曠寒酷、挑戰人類生存極限的自然環境,高尚的宗教情結文學結合起來產生了西方最崇高的文學作品。 他最敬佩的是文豪托爾斯泰,當時一般俄國貴族接受法國教育,但是內心中有一種反叛的情緒,給作品賦予一種張力。這或許道出俞師自己的心理狀態。

古往今來,他最喜愛的莫過於《紅樓夢》,與他世家出身的背景有關,有強烈的共鳴感,讀過不知道多少遍,能背誦其中名句。他講過一段清代筆記裡記載的故事: 兩位讀書人談起紅樓夢,一人擁黛玉,一人擁寶釵,爭執不下,幾揮老拳,可見故事感人之深。 俞師從未貶低美貌又中規中矩的寶釵, 但寶玉對她缺少浪漫的真情,是無法勉強的; 能震撼到寶玉內心深處的只有會作詩又具性靈的黛玉。 婚姻是「理」,愛是「情」俞師嘆息「理」 與「情」的衝突就注定了悲劇。

至於4大名著的其他3本,我很少聽他談及《三國演義》或《水滸傳》。 他回憶起在抗戰結束後,傅斯年參加一個考察團在延安見到毛澤東,談話中,毛說起《水滸傳》裡的故事就眉飛色舞,瞭如指掌。給傅斯年的印象是,這個人眼界不高,在時代洪流中興風作浪,而充其量只是黃巢、張獻忠之類的流寇,中國歷史會回到正軌。 俞師與傅斯年這兩位絕頂的聰明人或許眼光看得很遠,預見共產黨政權回到民族復興的敘事,然而過程中文化大革命對讀書人的摧殘是他們沒有想像得到的。

清朝詩人中,俞師最常提及的是公羊學派的龔自珍。 他不忘提及龔的母親是清代大儒段玉裁的女兒,幼承庭訊 。 《乙亥雜詩》對時局的憤滿。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反映出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國內已有強烈自發的改革思潮。 所以,若把鴉片戰爭看成撬開清帝國大門,帶來改革的風氣,是低估了中國自發的改革動力,這當然也和俞師公羊改革的師承有密切的關係。

俞師內舉不避親:在他眼裡,晚清民國詩人的造詣可與前朝相比的莫過義寧陳氏父子。他的岳父陳3立,號散原老人,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憑欄一篇風雲氣,來做神州袖手人」 道出世紀之交讀書人有經世之志,卻持無可奈何的矛盾心態。 他推崇表兄史學家陳寅恪的詩文,認為詩比文更能顯示他的才華。 弔念《王觀堂先生挽詞並序》就是韻體文字絕佳之例,尊之為「我們這一代最好的詩篇之一。」

宗教觀

俞師常說, 要討論中國哪一種宗教思想佔優勢,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中國人生活在3種宗教中:  一是道教的背世。 一般人 對現實世界的厭倦,而又沒有意思自殺,衝突的結果,只想暫時遁離這個世界,於是拿起老莊的書讀一下,學學陶淵明回到田園之中,或尋找一些離奇古怪的煉丹養生,搞些房中術,的確能調劑生活情趣。這是2是儒教的入世。我們既然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無論如何總希望活得好一點,人際關係和諧一點.第三是佛教的出世 人總不免一死。到時萬事皆休,於是我們希望有一個可供憧憬的未來世界。 這三種思想在中國人思想中共存。有時道抬頭,有時孔抬頭,也有時佛抬頭。 文人到了晚年看穿一切之後,歸於佛,或歸於道。

俞師在823炮戰打得最激烈時,每次到金門前線,總是帶著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這是一種「置身於戰場之中,遊心於殺伐之外」的境界。 聖奧古斯丁(西元354-430)是一位修道院長以回憶錄的形式來思辯他歸信天主教的理由,從歷史哲學角度來探索「時間」和「記憶」的本質,直探認識論的根本。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俞師在戰火隆隆的前線, 思考這些永恆的問題,是他的治心之法,然後可以待敵。

俞師十分欣賞道教, 除了唯美的一面外,而且他認為道教的陰陽觀把女性放在比較平等的位置上。 道教崇尚自然,觀天象,養生、煉丹,都有助發展醫學及科學知識。

俞師說佛教的愛是大慈大悲,而大慈由大悲而生。佛憐憫世人所受之苦,心中甚悲。轉而想求世人之解脫。這就是慈。地藏王菩薩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由這點出發,比基督為世人而死,更進一層。他往生前幾個月年,皈依佛教。 這種境界正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亞非國家的精英赴歐美留學多少都背著一些文化衝突的包袱。俞師對這方面的討論興趣不大。但從側面上,可以感受到一種張力的存在。比如,他欣賞俄羅斯文學的原因,是俄羅斯在西歐化的表面下有一種反叛性,給他共鳴感。他無論在東方或西方文化之中,都能從一個超脫視角來看問題。 他的努力方向是中國人要爭氣,要站在同一的標準上使西方人真正心服口服。 俞師敬佩唐朝的玄奘在天竺能用當地語言,用印度的維識邏輯,辯論佛法。惋惜晚清楊文山以及近代講佛學的學者都沒有從源頭上學習梵文,落在日本學者之後。

最終,俞師言傳身教的核心是悲憫,接觸過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性情中人,沒有絲毫的虛假。他引用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話:只要看到戰場上年輕的士兵生命從眼瞳中逐漸散去,就絕對不輕言戰爭

縱觀俞師傳奇的一生,金門戰役在他一生的偉績中有特殊的意義。未來研究俞學的重點可能將著重他在兵工建設、內戰期間參與馬歇爾調停會談、國民政府退守台灣、金門戰役等個別的題目。每一個時期都會有新材料豐富我們對這位哲人的認識,還原他的全貌。願與大家共同努力。

*作者為廣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訪問教授,前路透社資深記者。華盛頓大學歷史博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曾任教北京清華大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