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股市比邱吉爾更早知道二戰情勢轉折

2023-07-02 06:10

? 人氣

二戰爆發前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左)對於德國納粹領導人希特勒的判斷完全錯誤。(Bundesarchiv, Bild 183-H12751@Wikipedia / CC-BY-SA 3.0)

二戰爆發前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左)對於德國納粹領導人希特勒的判斷完全錯誤。(Bundesarchiv, Bild 183-H12751@Wikipedia / CC-BY-SA 3.0)

如今回顧那段歷史,美國海軍派出那些老舊、緩慢又毫無希望的魚雷轟炸機,帶著沒用又老舊的魚雷去攻擊日本艦隊和零式戰鬥機,簡直是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第八魚雷轟炸機中隊的15架飛機全數遭到擊落。

兩支飛行中隊共派出29架飛機,其中26架毀了。52名海軍飛行員中,有51人陣亡,少數擊中日本軍艦的幾顆魚雷也沒爆炸。那些飛行員在寫給家人的信中,透露出他們知道自己即將冒的風險。那比戰爭後期出現的「神風特攻隊」還要悲慘,至少神風特攻隊的飛機是裝載會爆炸的炸彈。

有一張照片顯示第八魚雷中隊的30名年輕飛行員,笑容滿面地站在企業號的甲板上,互相搭著肩膀。那就像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在1854年寫的詩,描述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人英勇但悲壯的進攻,他以經典的詩篇〈輕騎兵的衝鋒〉(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讓那些英雄永垂不朽:

他們不問原因,
只知慷慨赴義,
衝進死神之口,
衝向地獄之門。

什麼原因讓這些年輕的飛行員願意這樣出生入死?他們都是大學生,1939年或1940年才剛從耶魯、萊斯、密西根、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名校畢業。當時工作難找,華爾街死氣沉沉,只收權貴,那年代也沒有培訓計畫。菜鳥業務員要是沒有人脈,根本就沒有機會發展。當時的大型傳產業也沒有招募新人。海軍的軍官訓練計畫、飛行學校以及海軍金鷹計畫(Navy Wings of Gold)看起來別具吸引力。那些培訓計畫灌輸他們愛國熱誠、所向無敵、群體忠誠的概念。

──Wealth, War and Wisdom by Barton Biggs

這是描述二戰中途島戰役美軍一支部隊的狀況,歷史上美軍的強大、合理作戰,因此很少「粉絲」(相對於日軍、德軍),二戰美國剛參戰的時期是一個例外,當時美國海軍艦隊除了在珍珠港遭受重挫外,事實上武器設備都很老舊,挑戰日軍完全是逆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炒作「青年報國」的美國二戰史

第八魚雷轟炸機中隊有著浪漫主義者喜愛的悲壯情節,然而後世的美國作家卻鮮少讚頌這種精神,反而像《財富、戰爭與智慧》(Wealth, War and Wisdom)這本書的作者巴頓.畢格斯(Barton Biggs),用「簡直是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指責把他們送上戰場的美軍。

畢格斯甚至也沒想要渲染中隊成員的愛國精神──即使他們身上滿是炒作國族主義的好材料(1940年才剛從耶魯、萊斯、密西根、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名校畢業,想想看有多少國家、多少作者的著作必然將之寫成一個個青年救國、投筆從戎的狗血劇情),反而很誠實地寫出這些人從軍的原因──景氣差、找不到工作。

財富、戰爭與智慧:二戰啟示錄(Wealth, War and Wisdom),巴頓.畢格斯(Barton Biggs)著,大牌出版
財富、戰爭與智慧:二戰啟示錄(Wealth, War and Wisdom),巴頓.畢格斯(Barton Biggs)著,大牌出版

或許是這樣的原因,美軍後來再也沒打過這種靠「精神力」、「悲壯」決勝的戰爭了,而是建制一支客觀戰力強大的軍隊,然後用強大的國力在其後做為支撐。就光從二戰來看,靠著各種詭奇戰略戰術、一時席捲歐亞大陸和大洋的德軍、日軍,最後都因「基底」問題──經濟力、生產力……,簡單說就是綜合國力不足,走向毀滅之路。相反的美軍背後的美國則擁有當時全球最強大的工業生產力,戰機、坦克、軍艦,在美國國會宣布參戰的那一刻起,就在生產線上源源不絕地產出,並且運送到前線美軍和美國盟軍的手上。

管理資產超過15億美元的教父級分析師

有趣的是筆者引用的這段文章,並不是來自於什麼悲天憫人、愛好和平、追求公平正義的大文豪所撰寫的經典之書,而是一本講解股市投資的「發財投資書」。作者巴頓.畢格斯是華爾街教父級分析師,以合夥人身分在摩根士丹利任職超過30年,多次在《機構投資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雜誌的調查中,獲選為「最佳投資策略師」。2003年,70歲的他離開摩根士丹利創立當年規模最大的特雷西避險基金(Traxis Partners),管理資產超過15億美元。

Traxis Partners創辦人Barton Biggs,巴頓.畢格斯,華爾街投資教父。(取自YouTube影片)
華爾街投資教父、特雷西避險基金創辦人巴頓.畢格斯。(取自YouTube影片)

畢格斯出生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的紐約,和第八魚雷中隊的那些名校畢業生一樣,1950年代在耶魯大學英文系畢業後,畢格斯也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或許這就是他在《財富、戰爭與智慧》這本書之中,將戰爭的過程精確地描述的原因。

在《財富、戰爭與智慧》這本書裡面,畢格斯將二戰戰史上的幾個關鍵時點,對照戰役相關國家當時的股市走勢,意外地發現言論市場的政治人、學術人總是對情勢做出錯誤的判斷,但股市卻意外地總能精確地反映出情勢的未來走向,像是德國股市早一步洞悉納粹軍隊的極盛轉衰,美國股市則比任何政治、軍事工作者,都準確看出中途島海戰對太平洋戰爭的影響,畢格斯將之稱為「群眾的智慧」(書名《財富、戰爭與智慧》中的智慧,指的就是群眾的智慧)。

──當然也有例外的狀況,像是日本政府在當時就對股票市場做出介入,然而這麼做只是暫時讓東京股市無法反映出日軍陷入頹勢的訊號,卻沒辦法改變此一事實,最終日本還是走向毀滅之路。

雖然美國也是二戰的參戰國,而且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但畢格斯在書中卻沒有「美化祖國」,強調美軍的神勇強大、美國政治領袖的英明能斷,反而會誠實地提到早期戰役美軍獲勝的運氣因素,甚至他在書中,會時不時揭露現在被封神、被塑造為美國能在二戰獲勝最大功臣的美國總統羅斯福(FDR)當時一些相當胡鬧的施政。而他也沒有醜化德國、日本這些美國的對手,而是非常冷靜的分析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會出現背後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原因。

事關真金白銀,基金機構操盤手更需要歷史事實

這並不是筆者第一次在專欄中介紹由美國投資機構主腦撰寫歷史研究書籍,先前也曾介紹過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瑞.達利歐(Raymond Dalio)撰寫的《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Why Nations Succeed and Fail)。

這些操作數以億美元計規模基金的操盤手,對於歷史解讀這件事,和政治或學術人的目的完全不同──對政治人來說,歷史可能是他煽動民眾以獲得政治利益的工具;對學術人來說,為了維護自己歸納的特殊史觀和其背後的學術地位,他可能不惜曲解甚至假造歷史。換句話說,「事實」並不是歷史對這些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羅斯福與邱吉爾簽署《大西洋憲章》,兩人的關係顯然沒有照片上看來那麼友善,因為美國打造新世界的理想,有一半是衝著大英帝國來的。(照片來源:帝國戰爭博物館,許劍虹提供)
羅斯福與邱吉爾簽署《大西洋憲章》。(照片來源:帝國戰爭博物館,許劍虹提供)

但操盤手研究歷史,卻是為了了解人類歷史長期的經濟、金融走勢,做為未來投資操盤的參考,假造自己的研究只是找自己麻煩,這些造假可是創造出錯誤的分析結果,讓自己的投資賠上大錢。

畢格斯用長期的股市數據走勢,對照歷史事件,找出了「群眾的智慧」,並不是對於民主主義的信仰,而是「事實如此」。對照需要民眾就高喊民主萬歲、想要掠奪民眾權力、獨裁自專就痛批「民粹」、拿出「一群人的智慧只有5歲」這種言論,哪邊寫的歷史書更直得信賴,我想是一清二楚的。(即使不談各投資機構的研究部門,可掌握的資源遠遠超過學術和政治單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