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華爾街預言水晶球破裂:為何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繁榮的豪賭完全失策?

2023-06-29 09:51

? 人氣

然而,經濟學家們感到失望,因為一連串的降息並不是有效的刺激措施,就像「推繩子」一樣,原因在於被允許借款的家庭和企業並沒有信貸需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Papic對MarketWatch表示,由於債務與GDP之比較高且房地產市場放緩,中國面臨潛在的「資產負債表衰退」。「資產負債表衰退」是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Richard Koo創造的一個術語,是指一種經濟萎縮,其成因是私人部門的高負債導致個人或企業普遍專注於通過償債進行儲蓄,而不是消費或投資,即使在借貸成本下降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這就是需求問題,除了把槓桿加諸於公共部門之外,沒有別的解決辦法,」Papic說。「如果你試圖給私營部門去槓桿,就必須確保名義GDP成長足夠高。如果你採取緊縮開支的措施,同時又在去槓桿,由於分母效應,你的債務不會減少。而這就是中國政策制定者要推動的事情。」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復甦就沒有指望了,因為未來可能公布進一步的貨幣政策寬鬆舉措、財政刺激和政府干預措施。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負責協調政府各部委的中國國務院上周討論了促成長措施,表示將及時公布政策措施,但沒有給出時間表或細節。近來有跡象表明中國後疫情時期的經濟復甦正在減弱。

Papic說,現在判斷即將公布的刺激措施是否足以穩定經濟還為時過早,特別是考慮到具體措施尚未公布。

但Papic說,如果中國政府公布過去幾周已在市場上傳聞的刺激措施,比如取消房市限購、降低一線城市購房首付比例,進一步提供加速房屋竣工的貨幣支持政策,併發行人民幣1兆元的特別國債,那麼他預計,至少在未來幾個月內,中國經濟成長將會企穩。

不過,China Beige Book的董事總經理Shehzad Qazi通過電子郵件發表評論說,他認為其中的部分措施幾乎不會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因為儘管一些房市限制措施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取消,但穩定住宅市場與通過房地產行業重振經濟成長「大不相同」。MarketWatch看到了這份評論。

保德信固定收益的Bell和他的團隊仍然相信,在未來半年至一年內,中國經濟增速將明顯回升,無論是貨幣寬鬆政策還是財政刺激措施,力度都將比市場預期「大得多」,因為實施刺激措施的資訊將從中央「滲透」到所有地方政府官員,所以最終會有「漸進式的額外協調政策」。

他說:「如果從宏觀層面綜合來看,這些措施的力度可能會相當大。因此,考慮到這一點,我認為我們有理由比市場更樂觀地看待中國前景,尤其是今年第四季度的前景。」

(本文譯自MarketWatch。MarketWatch由《華爾街日報》母公司道瓊斯運營,但MarketWatch獨立於道瓊斯通訊社和《華爾街日報》。)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