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運動四週年:禁書、禁語、自我審查與香港人被「再教育」

2023-06-09 21:30

? 人氣

學者陳家洛說:「任何民生事件都可以提升到『顏色革命』的層次,要是你稍有不滿,他也幫你想好了,那叫做『軟對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新的政治語境,公務員也要重新適應。在港府貿易部門任職中層的靜恩(化名)對BBC中文透露,一些慣用字眼變得敏感,例如「獨立關稅區」要改為「單獨關稅區」,「加油」也不能出現在政府標語及文案,以免讓人聯想到示威標語「香港人加油」。

她又說,近年幾乎每份文件上呈後都被改到面目全非,上層官員會加入中國大陸的政治術語和口號,並把香港政策置於國家政策的框架之下。「『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現在什麼文件都要加這些字進去,政治正確先行。一些明明很迫切的項目分不到資源,跟這些國家政策有關的項目卻可以很優厚。」

她也留意到,國內官場用詞開始滲透公務員體系。「我那天打開電郵,我們的郵件都是用英文寫的,但附件居然寫著什麼『老大難問題』,一看就不是香港人用慣的字,大家看到都反白眼。」

「正常化」下的「雙面人」

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當局要求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甚至在《公務員守則》刪除「政治中立」,公務員也被要求完成更多「政治任務」。2022年12月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逝世,港府罕有地要求全體公務員收看追悼大會及默哀三分鐘。

靜恩憶述,當時每個部門都騰空了會議室,所有同事都要放下工作進去默哀,除非當日請假才可「倖免」。「很多餘,是上面有KPI(關鍵績效指標),每個部門做完要拍照上傳到臉書專頁交功課。這些讓大家翻白眼的事情越來越多,但沒辦法,你也不敢不做,大家心照不宣的無奈。」

在國安法下,教育界也多了「門面功夫」要做,當局規定中小學每周須舉行升旗儀式,並要參加內地考察團。任教公社科的歐老師就說:「明知是政治任務,但我帶學生去內地考察,也會想讓他們學到東西,畢竟認識國情也不是壞事。怎知道教育局安排的團,即日來回去佛山,11小時裡的7小時就花在交通和吃飯,行程差也沒有教育意義,只是為做而做。」

2023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34週年之際,香港警察在維多利亞公園附近巡邏。(美聯社)
2023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34週年之際,香港警察在維多利亞公園附近巡邏。(美聯社)

當局也規定,每個科目都要有維護國家安全的元素,連術科也不例外。「我們的體育科老師想了很久才想到怎樣硬加些國安元素,例如講解球類時說,正如市民要守法,球員也要遵守球例。其實根本亂來,非常荒謬。」

陳家洛教授表示,2019年後香港「二次回歸」,新時代、新常態下的新作風是模仿(mimicking)。「大家都要很造作,鬥紅、鬥左、鬥爛,我們當然看得很尷尬,但當權者非常樂見。這是維穩手段的一部分,規管大家表面那一層,你要在社會向上爬就必須表現忠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