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方黨媒高層變流亡分子 北越上校裴信離世

2018-08-19 21:00

? 人氣

從軍方黨媒高層變流亡分子 北越上校裴信離世。(BBC中文網)

從軍方黨媒高層變流亡分子 北越上校裴信離世。(BBC中文網)

裴信(Bui Tin)在越戰時期,是北越共產黨的一員,1975年北越勝利,擊退美國支持的南越。但自從戰爭結束,他成為不受歡迎的異見人士,他的名字在越南的紀錄中被抹去。裴信日前離逝,終年90歲。BBC記者范娥(Nga Pham)報導裴信的生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75年,一個炎熱又乾燥的下午,越南西貢的總統府內,越南共和國(南越)的代理總統楊文明和他的幕僚緊張地坐在會議室。房間內有一張大桌子,放了幾杯水和腰果。當天的午餐是人參炆牛腱和蔗糖煮魚,但沒有人在吃。

幾小時之前,北越的坦克撞向了總統府外的大閘。楊文明以總統身份,透過電台發表了投降聲明。

現在年過八旬的越南老戰士裴信上校
裴信2013年曾接受BBC中文採訪。他仍然能用中文叫出他50年前見過的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和多次見過的韋國清上將。

裴信曾是一名軍隊記者,後任北越軍隊上校,這比他後來投誠西方後的軍銜低一級。

但裴信是進入房間的最高階的軍官。楊文明那時候正凖備移交權力。但裴信說,「你沒有權力可以移交。」裴信為勝利感到十分興奮,與很多北越人一樣,他花了30年為自己所信的理念抗爭。

「今天是很值得高興的一天,和平將會降臨,戰爭結束,所有越南人都是勝利者。只有美帝國主義者被征服了。」他在房內說。

"Big" Minh and Bui Tin
這張1975年南越投降的照片,裴信穿著軍服站在右方背向鏡頭,楊文明則在中間。

過了幾十年後,越共歷史學家刻意地在這歷史性的一天,不再提及裴信。

理由很簡單,裴信已成為流亡海外的異見人士。

越戰後,越南並沒有如好多人的想像般成為共產主義天堂。越南與原本是傳統盟友的中國也陷入衝突之中,越南在世界舞台上被孤立,一方面要面對疲弱的經濟,一方面要面對分裂的社會。政權無法做好經濟方面的管理,結果民怨四起。

N. Vietnamese Lt. Col. Bui Tin (r), official spokesman for the N. Vietnamese delegation to the JMC, shakes hands with unidentified American Airforce SGT
裴信以北越軍方發言人身份與美軍握手。

裴信感受到國民的憤怒,他身為越共黨報《人民報》的副總編,他在前線看到領導層的衰弱。1990年9月,他獲邀出席法國共產黨中央機關報《人道報》的一個年度活動,裴信決定不返回河內。

沒有人會想到事件會這麼峰迴路轉,他原本被視為是黨內精英,是堅定的社會主義者。所以,他在BBC廣播自己離開越南的消息,震撼了越南的黨和政府。

一名BBC越南語的資深記者杜文(Do Van)回憶說,「在1990年代初,我到河內公幹,開始留意到裴信似乎已對這個政權幻滅了。」

「接著11月,我們在巴黎相遇,他告訴我要透過越南駐巴黎使館,把『一名普通民眾的請願信』轉發給越共,他在信中發表了對越南經濟政治環境的深切關注。」「他叫我透過BBC越南語轉播這封信。」

杜土被時任BBC越南科主任朱迪·斯托(Judy Stowe)委以重任,與裴信進行一連串的訪問,內容是有關他在請願信中的12點訴求。在接下來的六周中,訪問陸續廣播,裴信指控越共政權「官僚、不負責任、利己主義、貪污舞弊」。

「所有越南人都在水深火熱之中,」他說,「當地有嚴重的經濟問題,包括急速擴大的通脹,物價上漲,公務員和幹部的生活質素每日下降。」

裴信呼籲要合力建造「一個以人民為核心真正民主的國家」。他希望可以把國家由「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民主主義共和國」,把「越南共產黨」改為「越南工人黨」,「為我們的抗爭重拾真正的意義」。

他對一些越南黨的領袖一直以來嚴密保護的私人生活的見解,觸怒了河內的高官。

對BBC來說這也是一個大新聞。越南的聽眾在那幾個星期,每晚都緊貼收音機收聽外界的資訊,亦抄下電台廣播的內容,秘密地在民眾之間流傳。裴信1995年的《追隨胡志明:北越上校的回憶》,大大打擊了越共政府的認受性。

buitin
BBC
裴信撰寫了回憶錄《追隨胡志明:北越上校的回憶》

裴信在死前最後一刻,仍然被越南官媒列為「叛國者」。越南媒體——包括他曾經工作過的《人民報》——都沒有提及他的死訊。

1927年,裴信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當時越南仍然是法國的殖民地。裴信19歲加入共產黨。其父原是司法部官員,之後加入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後來成為新國會主席。

因為父親的關係,裴信能夠接觸不少黨內高層。當時他在民族英雄武元甲的指揮下,參與多場戰役,其中一場著名的奠邊府戰役成功擊退法軍,裴信在戰鬥中受傷。

因為他是部隊中的軍方記者,他在現場見證了許多歷史時刻,包括美軍在1973年撤出越南,也見證了越南軍隊在1979年大舉入侵柬埔寨並推翻紅色高棉政權。

「我爸爸是一位最盡忠職守的記者。」裴信女兒裴白蓮在河內的家中對BBC說。

「他總會在現場,懷抱熱情去採訪報道。」

裴信經常要去不同的地方採訪,即使裴信沒有在子女成長時陪伴左右,但裴白蓮說,他是一個「好父親」。

「他教我們分辨對錯,以及作為公民,應該怎麼去思考這個國家,」她說,「他愛越南。」

裴信流亡到西方國家,對他的家族帶來嚴重後果,特別是90年代,他們多次被盤問和騷擾。裴白蓮最後一次與父親見面,是2015年,她秘密到訪巴黎的時候。

而在最後一通電話中,裴白蓮說,父親曾問她:「你對我惹那麼麻煩感到生氣嗎?」

Bui Tin
 
裴信晚年甚少與家人重聚。

裴白蓮回答說,「不會,你是我們的父親。」認識裴信的人都知道,裴信不會重返越南,因為這樣做,他便不能暢所欲言。

但裴信一直夢想重回祖國。裴信用得最久的電郵地址是LienBat,這是他位於河內市外的祖居。而這個回鄉之夢,至他離世也未能實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