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相關報導,成為2023普立茲新聞獎大贏家

2023-05-10 10:29

? 人氣

2022年10月20日,烏克蘭基輔一位老婦在停電期間拿著蠟燭向窗外張望。這張照片入圍了2023年普立茲專題攝影獎。(美聯社)

2022年10月20日,烏克蘭基輔一位老婦在停電期間拿著蠟燭向窗外張望。這張照片入圍了2023年普立茲專題攝影獎。(美聯社)

本年度普立茲獎的頒獎儀式上,有關俄羅斯對烏克蘭侵略戰爭的報導備受矚目。兩個最重要獎項由《紐約時報》和美聯社記者獲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周一(5月8日)在紐約舉行的2023年度普立茲獎頒獎活動中,美聯社的報導工作特別受到嘉獎。該通訊社在烏克蘭南部城市馬裡烏波爾所作的報導獲得了「公共貢獻」單元的大獎。馬里烏波爾曾被俄軍圍困數周,在其他媒體紛紛撤離後,美聯社的記者仍堅持在當地報導了相當一段時間。

2022年4月18日,一名老人躺在烏克蘭頓內次克的臨終關懷中心。這張照片入圍了2023年普立茲專題攝影獎。(美聯社)
2022年4月18日,一名老人躺在烏克蘭頓內次克的臨終關懷中心。這張照片入圍了2023年普立茲專題攝影獎。(美聯社)

普立茲獎被視為美國新聞行業最高獎項。而「公共貢獻」則是該獎各類別中最重要的一個。美聯社一個攝影團隊還因圖片報導俄羅斯侵烏戰爭最初幾周的時事而獲得另一獎項。

2023年5月8日,美聯社執行編輯朱莉·佩斯(左)、攝影總監大衛·阿克(中)與全球新聞採訪總監保羅·黑文(右)在獲知贏得普立茲獎後的反應。(美聯社)
2023年5月8日,美聯社執行編輯朱莉·佩斯(左)、攝影總監大衛·阿克(中)與全球新聞採訪總監保羅·黑文(右)在獲知贏得普立茲獎後的反應。(美聯社)

《紐約時報》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報導獲得了「國際新聞」獎。此外,該報一篇有關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Jeff Bezos)驚人財富和影響力的報導獲得了圖文報導獎。貝索斯是《華盛頓郵報》的所有者。

話題:種族主義

《洛杉磯時報》有兩件作品獲獎,分別是揭露洛杉磯市議會中種族主義言論的報導和講述一位無家可歸的懷孕女性的攝影報導。《華盛頓郵報》也斬獲兩個獎項:關於德克薩斯州禁止墮胎的新聞報導獲得「國內報導」單元的獎項,另一篇講述流浪者、癮君子等社會邊緣人群的紀實報導以其對美國社會的「敏銳觀察」獲得專題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記者羅伯特·塞繆爾斯(中)與托魯斯·奧洛倫尼帕(左)因為《他的名字叫喬治·弗洛伊德:一個人的生活和爭取種族正義的鬥爭》一書,獲得普立茲非虛構類小說獎。(美聯社)
華盛頓郵報記者羅伯特·塞繆爾斯(中)與托魯斯·奧洛倫尼帕(左)因為《他的名字叫喬治·弗洛伊德:一個人的生活和爭取種族正義的鬥爭》一書,獲得普立茲非虛構類小說獎。(美聯社)

設在亞拉巴馬州伯明翰(Birmingham)的新聞網站AL.com也贏得兩個普立茲獎項。該網站一位專欄作家撰寫的有關亞拉巴馬當地種族主義歷史影響的文章獲得評論類大獎。關於該州一個小城警察腐敗的系列報導獲得地方新聞類獎。

《華爾街日報》一篇揭示50多個聯邦政府機構中官員存在公職與個人經濟利益沖突的報導,獲得調查類新聞獎。

文學、歌劇

普立茲獎23個類別中的15個都是新聞類,從調查報導、攝影到漫畫,但也有文學、音樂和戲劇類獎項。獲獎者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評獎委員會評選。獲得「小說」類獎的是美國作家芭芭拉·金索弗爾(Barbara Kingsolver)的《褐發惡魔》(Demon Copperhead)和阿根廷作家赫爾南·迪亞茲(Hernan Diaz)的《信任》(Trust)。普立茲音樂獎得主是吉登斯(Rhiannon Giddens)和阿貝爾斯(Michael Abels)的歌劇作品《奧馬爾》(Omar)。

2022年6月4日,基輔一位居民看著被俄羅斯飛彈擊毀的建築。這張照片入圍了2023年普立茲攝影獎。(美聯社)
2022年6月4日,基輔一位居民看著被俄羅斯飛彈擊毀的建築。這張照片入圍了2023年普立茲攝影獎。(美聯社)

一件去年在全球範圍引起關注、被認為是得獎熱門的新聞作品卻空手而歸。去年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的「羅伊訴韋德案」裁決,為全美範圍限制墮胎權打開了綠燈。在最高法做出裁決前之前數周,德國斯普林格(Springer)媒體集團旗下的美國時政雜志Politico就通過獲取法院內部文件報導了法官們的意圖。報導在全球引起了憤怒浪潮,並促使美國最高法內部對洩密事件展開調查。

普立茲獎自1917年開始頒發,以1911年去世的紐約出版商約瑟夫·普立茲(Joseph Pulitzer)的名字命名。普立茲獎被視為全球最負盛名的新聞和其它出版物獎項。

普立茲獎。(美聯社)
普立茲獎。(美聯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