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蔚觀點:超前部署監理科技,三道防線讓銀行擠兌不再上演

2023-05-07 06:30

? 人氣

快速啟動緊急措施避免風波升級

全方位的金融監理科技,可以讓監理機構通過即時看板監控各家銀行的資產狀況及金融市場環境,超前部署能在矽谷銀行擠兌事件的關鍵環節中發揮作用,防止事態惡化。例如,在早期識別出該行存戶的特殊性,及時發現銀行投資集中在長期國債而形成風險暴露等,當發現銀行流動資金低於安全水平時,金融監管機構可快速啟動緊急措施,避免擠兌風波升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值得強調的是,監管科技的發揮作用不僅取決於信息的掌握,更取決於監管機構對於這些信息的重視和應對措施。金融監理科技只是監管工具,它的成效仍然取決於監管機構的態度和行動。及時掌握風險資訊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監管機構是否能迅速、果斷地採取適當的緊急措施,以防止風險擴散。

回顧矽谷銀行擠兌事件,監管機構在許多環節中都應該更加警覺。例如,在利率上升導致銀行資金壓力增大時,監管機構應該密切關注該銀行的資金狀況,並在必要時提供支持。同時,監管機構還應對銀行的投資組合進行審查,確保其資產配置合理,避免過度集中在某一類資產,以降低風險暴露。此外,監管機構在擠兌事件發生初期應迅速啟動緊急措施,如提供短期資金支援、限制大額提款等。這些措施有助於緩解銀行的資金壓力,防止擠兌事件進一步惡化。

聚焦短時間內恢復民眾信心

過去面對銀行擠兌,擺放大量現金或黃金、延緩提款時間等措施曾是穩定民心的有效手法,然而在數位時代下,擠兌事件從爆發到結束所留給監理機構反應的時間越來越短,因此我們需要尋求新的穩定機制,聚焦在如何快速恢復民眾信心。

在數位金融時代,新的穩定機制將不再侷限於實物資產的展示,而是著重於政府和金融機構的緊密合作、及時溝通和信心建立。透過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民眾的恐慌,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並維護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在未來可能的擠兌事件中,金融機構和政府應該採取更加主動的態度,迅速回應市場的擔憂,積極地與媒體和公眾分享資訊,解釋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正在採取的措施,以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

亡羊補牢的存款保險

存款保險機制的主要作用是充當一顆定心丸,讓一般民眾不必擔心自己的存款血本無歸,從而避免參與擠兌。然而,在矽谷銀行案例中,由於大量存戶的資金大幅超過了存款保險額度,導致保險機制無法起到預期作用。

若存款保險機制無法在前期發揮定心丸的作用,那後續的措施只能視為亡羊補牢之舉。近來許多言論提出要調高存款保險的保障額度,大量研究指出,較高的存款保險保障額度能有效降低銀行擠兌發生的機率,但同時會引起道德風險問題,包括受保銀行會進行更高風險的投資,同時由於存款人在銀行倒閉時受到保護,他們監控銀行財務狀況的動力大大降低,因此我們認為在危機情況下才啟動提高存款保險的保障額度較為妥適。

時代不斷在改變,重塑數位金融風險監理制度迫在眉睫,監管機構應加強利用先進的監理科技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全面提升金融風險監控能力,防範風險於未然,同時建構政府與金融機構協同合作的穩定機制,以及架設好最後的防線──存款保險制度,才能確保金融市場穩定。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輔佐研究員,本文選自161期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