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我們不在青島東路,卻已在對立撕裂的路上

2024-05-28 06:00

? 人氣

立法院外取集反國會改革的群眾,但有更多支持國會改革的民眾不在青島東路。(黃信維攝)

立法院外取集反國會改革的群眾,但有更多支持國會改革的民眾不在青島東路。(黃信維攝)

國會改革對臺灣社會而言從來不是新議題,在1992年立法院首次在臺全面改選起,每一屆國會都有委員提出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至遲於2012年馬英九第二度當選總統、2014年太陽花學運、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等關鍵時間點,以民進黨為主的立法委員們,無論是為了提高對行政權的監管,或是為了展現進步價值,都曾嘗試提案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以回應當時的社會要求,更落實透明公開的原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執政黨立委超時空自我打臉!反對昨天的自己

本次立法院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與過去數十年間民進黨團或是各別委員自提的版本沒有太多差異,甚至有國民黨委員公開承認部分內容是參考過去民進黨提案的版本,何以憲法體系並未變動的情況下,卻激起號稱10萬人這麼激烈的反抗?答案恐怕與民進黨作為執政黨,不願給予國會更大的監管權限有關,甚至是為了2026縣市長選舉暖身。

回顧過往,國會調查權法制化曾是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前總統陳水扁、立法院前院長蘇嘉全等綠營大老擔任立委時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尤有甚者,2012年時任立委、現任外交部長林佳龍曾提出國會改革修法草案,包含陳歐珀、管碧玲、黃偉哲、尤美女、陳亭妃、許智傑、吳秉叡及邱志偉等現任行政官或綠營立委參與連署,連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都在列,這個草案版本就包含包括藐視國會跟調查權,其規範甚至擴大立院調閱權,亦得要求法人、人民團體提供資料,違反者也會有刑責,比起今日國民黨和民眾黨提案版本更加嚴厲,若對比今日民進黨人對在野黨提出的批判,恐怕只會加深超時空自我打臉的痛感。

已經完全豁出去的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在媒體提問時,不斷打臉大開時空背景不同之術,連辯解的理由都懶得想,直白的表示「現在是2024年,不需要去拿2016年的法案大作文章」。畢竟民進黨說不出口的潛台詞應該是「現在我執政,我不希望被在野黨箝制」。

少數服從多數,綠營為了權力反改革!

執政黨面對過去8年光靠抗中保台苟活至今,自知已無力控制國會,在5月17日立法院正式開始審議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時,迅速發動輿論戰,希望藉由親綠媒體人、側翼及場外的公民團體給藍白陣營立法壓力,這樣的戰略在5月24日公民團體號召10萬民眾上街頭包圍立法院達到頂峰,ㄧ天現場的訴求多變,尤其指控藍白賣台最為激烈。

民進黨委員或側翼在這波輿論戰中,利用了他們最常提到的認知作戰,發送錯假訊息,例如「國會改革通過後,聽證會缺席或隱匿,可以任意處罰企業、民眾」、「議事過程黑箱」或「國民黨立院黨團擬通過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錢坑法案」,但連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事實查核中心都出面表示相關訊息是錯假訊息,顯見這次輿論戰,是由民進黨發起的認知作戰,私心為了鞏固政權,卻再次撕裂了社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