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帝國大學與創辦延平學院─台灣人對日情感的變化:《日本時代的殘光餘影》選摘(3)

2023-04-19 05:10

? 人氣

(1) 國民黨所接收的學校計有:大學一所、大學預科一所、專門學校五所、中等教育學校七十五所、國民學校一○九九所,可以說日本時代所創設的學校幾乎全數被接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 台北高等學校是一所名校,但戰後接收時被歸類為中等學校,其等級顯然被矮化了。

(3) 國民學校以外的大部分學校,其教職員比例和學生人數,日本人遠高於台灣人。

負責接收這些學校的機構分別是「教育部台灣區教育復員輔導委員會」(以下簡稱為「教育部接收委員會」)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前者負責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含預科)和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後者負責接收專門學校、台北高校、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國民學校、職業學校等。

(二) 戰後學校的變化

這些日本時代所創立的學校,有不少學校在接收後校名仍維持不變,學校本身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學校的定位、教師和學生是有所改變的。在此,先看學校定位有何變化,透過當時的官方文件,可以看出國民黨如何判斷這些學校的等級。

國立台灣大學是由台北帝國大學、預科、附屬醫學專門部和台北經濟專門學校合併而成的。學校的定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是戰前的延伸。

台北高校也延續了日本時代的校地設施,但卻被矮化為一般高中。戰前,該校匯聚全台菁英,其等級等同大學預科,因此不需參加入學考試即可優先進入帝大就讀,戰後的變化顯示出國民黨政府對該校的等級、定位有所誤解。

中學校和高等女學校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就如表二所示,被定位為「國內」(中國國內)的完全中學。所謂的完全中學,是指初中部(修業年數三年)和高中部(修業年數三年)六年一貫的學校。

多數的國民學校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延續了戰前的學校形態。且如上所述,有些學校甚至連校名都一樣。

當然,即使學校形態、校舍和以前一樣,但教育目標著眼於去日本化,因此課程改為中文、三民主義等中國化的學習內容。許多台灣人不懂中文,根本無法適應學習內容的轉變。今日,這段歷史經驗,出現在不少台灣人的回憶錄中,可以了解戰後新「國語」的學習,令他們備感艱辛,同時也付出了不少代價。

二、從台北帝大到國立台灣大學

第二屆農學科畢業生在校門口前合影,背後清稀可見「台北帝國大學」六字,現原校門原封未變,僅將招牌改為「國立台灣大學」。台灣人為後排右三林開煥、左三黃瀛澤(圖/蔚藍文化提供)
第二屆農學科畢業生在校門口前合影,背後清晰可見「台北帝國大學」六字,現原校門原封未變,僅將招牌改為「國立台灣大學」。台灣人為後排右三林開煥、左三黃瀛澤。(蔚藍文化提供)

對戰勝國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排除日本化的學習內容是必然的。但是,意外的是仍保留了許多日本元素,例如同一校名仍繼續使用、日本教師留任、日本學生照常上課等現象。

至於留用的日本人人數,根據湯熙勇的研究,截至一九四六年四月為止,全台共有七一三九人(不含家屬)被留任,其中,學術研究人員有四五六人,本節將探討台北帝大接收過程中日本教員留用的目的及其影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