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108課綱—門閥的複製,階級的延續

2023-04-15 05:30

? 人氣

108課綱。圖為永春高中學生。(資料照,蔡親傑攝)

108課綱。圖為永春高中學生。(資料照,蔡親傑攝)

《新唐書.卷一八二.鄭肅傳》:「仁表累擢起居郎,嘗以門閥文章自高。」

《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如此小娘子,該配此才郎!況且年貌相等,門閥相當。」

門閥制度源起東漢,在魏晉南北朝時達到鼎盛,所謂的門閥如果用現代的語言來錨定的話,則「既得利益者」大概可以解釋它,即使兩者的意義不盡相同。簡言之,古代的門閥其核心概念指的是貴族階級(士族),士族擁有特權與土地,其地位透過世襲制度而綿延,在皇權獨大的封建社會中,即使皇帝都必須考慮士族的立場,唐代的科舉制度雖然打破門閥的壟斷,然而門閥的基因依舊瀰漫在人們的潛意識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對於門閥的存在我們也無需避諱,時至今日君不見大眾仍將門當戶對當作一回事,對於官二代、富二代的稱謂也覺得理所當然,人類儘管已發展出民主制度,但放眼望去司馬懿、甘迺迪、布希家族哪一個不是門閥?義大利的麥迪奇家族還創造出文藝復興,而這個改寫歷史的家族依舊還在世,更不用提幾乎掌握世界金融的眾多猶太門閥,我們若將範圍縮小到台灣,則鹿港辜家、霧峰林家、板橋林家、連家、蔣家、海霸王蔡家、小妹都能得標的蘇家、當代的民進黨本身就是一眾的門閥 —— 只不過他們的術業有專攻,有些專門與黑道稱兄道弟,有些為酒家的轉型奔走,更多的是透過權力進行非正常的金錢流動,例如綠能你不能的光電與風電等等。

原本教育的功能在於弭平社會階級的鴻溝,唐朝之所以能夠開創新局也是得力於科舉制度的推行,透過公平的比試拔擢具有才幹的考生,不論出身讓寒門可以打破階級的限制往上提升。人類的世界本就沒有真的公平正義,任何制度都有其侷限性。然而,如果在當今世上仍舊將九品中正制復辟那便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我們何其有幸目睹了這一荒誕的演出——108課綱就是當今的九品中正制。

20220523-108課綱專題,圖為永春高中學生。(蔡親傑攝)
108課綱示意圖。圖為永春高中學生。(資料照,蔡親傑攝)

東漢末年戰亂頻仍百姓流離失所,原來的察舉制度早已荒廢,曹魏吏部尚書陳群提出以九品中正法以選拔人才,其方式主要是由出身該地的賢能京官,評論當地人士之優劣,依此將人才分為九品,此一制度強化了中央集權,將各地人才集中到中央。持平而論,九品中正制在初期的確為曹魏貢獻了不少人才,同時也調和了地方勢力,中央的皇權與地方的豪強因此取得了一定的均勢。然而,制度終究抵不過人的江湖,西晉中期之後,朝綱幾乎由司馬氏一家所獨斷,原先所設定的九品中正至此名存實亡,「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成為西晉的社會結構,八王之亂後,雖然短暫地打破了這種結構,但在東晉之後,門閥又死灰復燃。

末期的九品中正制只重家世背景而輕賢愚優劣,社會風氣日漸浮靡,下層為了往上爬往往無所不用其極,舞弊、逢迎、行賄之事成了常態分佈,更有甚者偽造譜牒也是稀鬆平常之事,這不是與現在的論文抄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108課綱就是當今的九品中正制

何以見得?其理由簡單來說有以下數端。一、許多號稱教育改革者所沾沾自喜的「學習歷程」其實就是現代版譜牒,臺灣的版本其實抄自南韓,南韓版本又抄自美國,但南韓的法律規定如學生在學習歷程上作弊,其高中老師也須負起連帶刑責,在美國加州則早有業者做起這門譜牒生意,編寫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習歷程索價三十萬台幣左右。一如前文 (討教檄文之一) 所述,新竹以南概已成為「社區」,新竹以北都會區的學生已取得歷程上的優勢,或許官方會宣稱某些偏鄉學生進入頂大云云,以此反駁城鄉差距並未因108課綱而惡化,這種狀況猶如宣稱創業可以致富但卻不提其成功率可能僅是百分之五。

由於學習歷程的需要,各高中競相開設所謂的「科學班」、「語資班」、「雙語班」等等名目不一的班級,關於雙語教育的謬誤前番已作討論,此處不再贅述。這類班級發展已高超到某些高中竟開設了「AI專班」,如果高一到高三就能授以專業的AI課程,則臺灣應該很快就會超英趕美,這類浮誇的班級其實就是用來發展現代版譜牒。英國自二戰之後,牛津與劍橋的菁英學生多半避理論而選「應用」,這種差別簡單來說就是攻讀語言教學學位而避開純語言學領域,前者相較容易,但是到頭來卻又免不了在後期遇見沒有理論基礎 (後者) 的瓶頸,由於英國學界的沈淪,也導致國力大不如前,如今的108課綱也有殊途同歸之樣。

20220506-高中108課綱升學專題,圖為補習街街景。(蔡親傑攝)
高中108課綱升學示意圖。圖為補習街街景。(資料照,蔡親傑攝)

根據教育部的官方說法,所謂的「學習歷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然而,教育部長期以來無法弭平城鄉落差,放任某些高中惡性發展「特色」,卻又侈言個人學習風格的重要,緣木求魚莫此為甚。林書豪是NBA著名球星,他打破了美國職籃的傳統,證明亞裔球員一樣可以叱詫風雲,他畢業於什麼體育大學嗎?不!他是哈佛經濟系畢業的,國際知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其畢業科系為哈佛人類學系,該系之後也授予他榮譽博士的頭銜。他們就讀大學的年代恐怕也沒有什麼「軍備競賽 (關心教育者必然也知道這個詞) 」,但他們卻都是一等一的菁英,或許會有人以矛盾為由指摘我的說法,如是,則未免以偏概全,究其實,美國的環境迥異於臺灣,過去的臺灣因為升學主義氾濫導致整體教育嚴重偏差,近二十年來教育當局不管是從教改或是從改善考招制度下手,其目的都是想矯正偏差。然而,主管教育政策者本身就有偏差,如此並不能達到負負得正的效果,當年的五專教育係師法德國,過去確實也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人才,如今五專安在哉?到頭來北科大恢復五專制,所以這二十年來到底升格為科大的意義何在?本質錯誤並不會導致結果的正確,臺灣總是東學西學,但是,對於自己的優勝劣敗全然不知。知己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知己不知彼一勝一負,不知己不知彼每戰皆墨。

他山之石不能攻錯

看看升學主義幽魂從不消翳的韓國,他們在政治上選擇屈從美國,在教育上也大大致如是。韓國為了增強科技競爭力,從美國引進所謂的整合型人才教育概念,並從中、小學就開始實施,其目的在於提升韓國中、小學生的整合應用與科技創新能力,從而提升國家競爭力並奠定科學發展的人力基礎。早在2011年,韓國教育部便發佈了《整合型人才教育(STEAM)方案》,臺灣之後也「從善如流」地引進STEAM,該方案以數學和科學為中心,STEAM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 於1996年在 《型塑未來世界》 報告裡所提出的主張,S=Science(科學)、T=Technology(科技)、E=Engineering(工程)、A=Art(藝術 、M=Mathematics(數學)。STEAM強調培養學生以「動手做」為其學習路徑,藉此鼓勵學生創新發明。初期的STEAM著重在理工領域,之後加入藝術(Art), 成為名符其實的STEAM。然而,對於筆者而言,這類縮寫所象徵的只是作文比賽罷了,在升學主義之下,所有的排列組合都只是產業鍊的重新整併罷了,君不見已有補習業者以邏輯訓練為名開設積木遊戲班。

隨著STEAM素養及108課綱新時代的來臨,青少年創新學習中心特別與華視合作製播「動力機械」學習節目,讓錯過實體課程的學童與家長可以透過影像學習,自己觀看,啟發孩子對科技的興趣與創意。(圖/新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隨著STEAM素養及108課綱新時代的來臨,青少年創新學習中心特別與華視合作製播「動力機械」學習節目。(資料照,新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韓國當局的目標在於將課程與實用性結合,以建構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科學技術。他們預設以此方案進行授課,學生可將跨越學科的學習軌跡都寫進自身的「學生綜合紀錄簿」中,並在高三申請大學時遞交。STEAM的本意固然良善,但觀諸美國與南韓的環境與教育,其差異性不言可喻,南韓是一個把升學主義發揮至極限的國家,由於情況惡劣,韓國官方不得不限制學生的補習必須在晚上十點前結束,在修法之前韓國高中生補習到凌晨零點的情況比比皆是。此外,南韓社會普遍存在名校情結,南韓影視圈甚至將此現象拍成了韓劇Sky Castle(SKY是南韓首爾大學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麗大學 / Korea University、延世大學 / Yonsei University的英文縮寫,簡稱SKY),該影集赤裸裸地揭露南韓考生的悲歌,此類主題在南韓並不少見,例如韓劇「浪漫速成班」也是著墨於升學主義,反觀臺灣則無一類似主題,這大概也能證明南韓社會儘管門閥普遍但文化界仍願意反思。韓劇Sky Castle在其劇情鋪陳中也探討有錢的南韓家長絞盡腦汁讓子女的「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出奇制勝,筆者也曾聽說新竹的某科技新貴夫婦聘請烘焙師傅並購買昂貴專業的烤箱,只為了讓就讀高中的女兒繳出一篇圖文並茂的「甜點製作」學習歷程。「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已成為南韓高中生的惡夢,臺灣則將「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的學業成績、出缺勤、得獎紀錄、社團活動及生涯希望,改版成為「學習歷程」,其中包含「修課紀錄」與「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臺灣的景況或許不如南韓驚悚,但恐怕也是八九不離十,舉例而言,新竹以北部分的高中已將大學微積分「偷偷」教了。至於108課綱對第一屆白老鼠在其入學(去年,111年)之後有何實質影響?教育部目前尚無明確說法,日後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官方說法。不過,根據國教行動聯盟於今年3月至4月所進行的全國學生家長大調查,共3887份問卷對108課綱及學習歷程這兩個項目給了不及格分數。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恐怕未必,美國「個人發展規劃」(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ning, IDP),是一套推行於全美高中的個性化規劃策略,這套規劃是用來協助學生自主規劃學習的藍圖,並期待高中生可以與自己的生涯規劃聯結,其範圍基本上包含高中畢業之後的計畫,換言之,其意義與臺灣的學習歷程大同小異。IDP的規劃內容包括生涯、學業及個人、社會等等多方面領域,IDP假設透過一連串的自我探索、多元化選課及歷程規劃等等,可讓學生積極投入、瞭解、進而確立個人的生涯發展機制。

如果以美國知名的加州大學系統為例,申請該大學的高中畢業生必須遞交備審資料,其資料的項目與內容其實與南韓或是臺灣的類型幾乎相同,然而,美制大學與臺灣及韓國迥異,大一新生入學時尚未決定其就讀科系,其實這類設計也已慢慢為臺灣所接受,例如政大傳播學院的大一及大二不分科系、清大社科院不分科系、交大也出現了所謂的百川學程、成大亦然。也因為美制與我們不同,申請入學的大一新生必須提交計劃說明所欲就讀的校系、個人經歷及高中三年所參與的課程、各項考試的成績、曾參與的活動及曾獲得的獎項還有所欲申請之獎學金等等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讓大學的審查者能理解申請學生的綜合表現及人格特質,其重點並不完全在學生的高中成績表現,再舉例而言,在澳洲如果要申請醫學院,其流程包含心理素質測試,並非成績最優者就能進入醫學院就讀,就澳洲官方而言,他們認為成績優秀只是一部分的考量,更多的考慮是檢測學生是否具有利他的價值觀、是否可融入團隊合作、是否具有管理情緒及解決衝突的能力等等,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題目也都能演練,但實際上早已行之有年的澳洲醫學院入學考試確實也確保了澳洲的醫療水準始終處於頂尖狀態,臺灣與南韓則一律將成績擺在第一順位,108課綱即使號稱多元、創新也無法改變成績優先這個事實。

20190907-國教盟邀請前清大校長李家同以「令人困惑而擾民的108課綱與入學辦法」為題演講,吸引許多家長到場旁聽。(盧逸峰攝)
2019年9月7日,國教盟邀請前清大校長李家同以「令人困惑而擾民的108課綱與入學辦法」為題演講,吸引許多家長到場旁聽。(資料照,盧逸峰攝)

簡言之,比起單純以成績或個人特殊成就(例如參加科展獲獎)去篩選學生,加州大學系統傾向以全人觀點來審視學生是否具有潛力,有論者以為此點與臺灣所推行的108課綱精神相似,有趣的是在東南亞許多當地人都會回應外國人說same same,但是經驗老道的外國人都會知道實際上卻是but different。如果美國可以,何以移植到臺灣就窒礙難行?

原因在於兩地的教育環境根本不同,此外兩地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有完全不同的見解,在臺灣曾有畢業生以臺大化學系為第一志願,但卻硬生生地被母親改成了臺大醫科,筆者也有朋友當年的成績相當於清大電機的榜首,但卻也奉母命改讀了高醫的醫科。

簡言之,STEAM或許可在美國境內推廣,但移植到臺灣卻可能變成MEATS。

真正的創新必須根植於舊有的基礎

橘越淮為枳,自古以來臺灣或是廣泛而言華人世界的教育改革幾乎都以失敗告終,不是因為沒有菁英投入,而是在根本不知己不知彼的情況下進行改革,遠的不說,光是建構式數學便是笑話一則,大學EMI則是很大的一則笑話,只是在輪廓上神似STEAM的108課綱就地轉為MEATS只是意料之中,筆者也曾聽過某位大學校長形容自己的神模式可以把吳郭魚變成臺灣鯛,問題是臺灣鯛只是吳郭魚的另一稱呼,如果養殖方式不變,如果品種遺傳沒有更為精良,臺灣鯛還是吳郭魚,吳郭魚也還是臺灣鯛,鹹魚翻身還是鹹魚。

教育改革不可能脫離社會環境自己生成,108課綱既然號稱重視個人風格且要求適性發展,換言之,就是希望學生須有強烈的成就動機,以此為前提培養其爭取學習資源與機會。然而,這些要件皆需原生家庭以有形及無形的方式相輔相成,換言之,,在教育改革之前恐怕必須設法消弭城鄉、階級、族群等等差距,然而,觀諸現在當局的做法充其量只能說是僅具其形不備其神,以臺灣的國小而言,許多偏鄉小學獲得大量的挹注,但在師資及教學上卻跟不上硬體的成長,再者,所謂的挹注也造成了一個特殊現象——最需要補助的不是偏鄉小學,而是「不山不市」的小學,如果從小學起就無法有效抑制目前的差距,遑論什麼STEAM或是108課綱、或是更神奇的118課綱了。

108課綱之流弊

一、12年國教以適性發展為主軸,這是合情合理的宣示,但眼下已因為108課綱的催化演變成為重視「差異」而無法弭平「差距」。學習歷程之惡在於這些歷程將用於競逐頂大「申請入學」名額的機會。

根據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絕大多數高中生認為108課綱及學習歷程並沒有減輕學習的壓力,不僅如此,一如韓劇的劇情一樣,它增加了家長的絕大壓力。臺灣的頂大為了搶奪頂層階級的學生已將「申請入學」設為門檻,據說某頂大資工系除申請入學入學外只保留兩個名額給其他管道學生申請,這完全背離教育的精神,很多高中老師也知道大學端的審查教授對於學習歷程並不見得投入,有一說平均一份學習歷程歷時七分鐘看完,老實說筆者認為實際狀況恐怕低於七分鐘,再者教育部為了因應學習歷程乙事要求各科系訂出入學尺規,但所謂的尺規往往在申請學生五花八門的歷程中自然而然消失不見。

台大社會系教授林國明(左三)30日發表全台舉行學習歷程檔案審議會後之結果。(吳尚軒攝)
台大社會系教授林國明發表全台舉行學習歷程檔案審議會後之結果。(資料照,吳尚軒攝)

二、108課綱的制定者多半是大學教授及教育部官員,2011年組團至南韓考察之後便開始如火如荼地進行「改革」,這種改革方式屢見不鮮,例如國防部的精實與精粹案,其主政者也多是坐在冷氣房的軍官,結果該撤的沒有被撤,不該撤的單位卻可能已經被砍光了。由於迷信大學教授及官員的能力,108課綱有著高中大學化的樣貌,例如以為提供選修課程就能讓高中學生具有更佳的應用實力,結果確實也是應用有餘理論不足,然而這些號稱適性、多元的選修卻直接削弱了基礎學科如英、數、理、化的養成教育,其中最恐怖的應該是中文能力的雪崩式衰弱,試想中文能力不佳即使會講日語有何助益可言?如果連官員都認為文言文不符時代精神,那麼建議英文系也廢掉莎士比亞的部分。

三、以本土化為名滲透歷史、語言、文化教育,民進黨喜歡用「同心圓:以台灣為中心」去誆騙高中學生,導致歷史學科根本無法連貫,這類以黨的好惡為標準的歷史教學教育出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學生,例如在大腸花學運中,曾有高中生主張要先尊重日本的利益才能考慮臺灣的利益,不僅高中如此,國中亦復如是,黨的旨意分別在歷史、地理及公民科重複出現,甚至國小學生也只識得陳水扁與蔡英文兩任總統。此外,還有高中歷史教師把歷史課本的目錄給公民老師看,後者卻覺得它就是公民課本,這不禁令人懷疑所謂的社會領域,是否只教公民而完全輕忽歷史 —— 欲亡其國先亡其史,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這個問題之嚴重性已經不在於是否去中國化,而是歷史學科整個蕩然無存。我們若以國中社會一下為例,同樣是陳述台灣多元族群,在地理的「台灣的人口組成與多元文化」、歷史的「戰後台灣的經濟與社會文化」及公民的「多元文化與社會」多有重疊,又如「國語運動」對文化的衝擊,歷史課講了一次,公民課又再批判了一次,彷彿唯恐學生記不住似的,但漢人來臺四百年,有多少漢人懂得原住民語言?他們卻又隻字不提,他們跳針式的強調228,卻又不敢提郭懷一事件,他們對八田與一歌功頌德卻又不敢提日本殺戮臺灣人民四十萬的歷史。

至於高中第二冊中國史被融入東亞史則是創世所未有 —— 即使美國的華盛頓、傑佛遜或是富蘭克林也不會主張自己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如果我們繼續看下去,多數的歷史教師可能都會目瞪口呆 —— 過去要花一、兩個學期才能讀完的明代之前歷史,如今只占三分之一學期,而且只有兩章,其名稱各為「國家的統治」及「社會組織」,歷史課本狀似公民課本。

混亂且一人一把號的版本

地理可能是比較倖免於難的一個科目,畢竟至少保留了它的專業,如經緯度、時差的計算等等。歷史學科就相當可悲了,除了目錄看起來像公民科之外,屬於歷史最重要的「時間」因素,竟也消失殆盡。如高中第一冊台灣史,為了符合主題式教學的規範,有的版本敘述完台灣的政治,又再倒回頭去審視滿清時期的經濟,有的版本甚至連政治議題也不管時序,先講「台澎金馬一體化」,再談「日治時期的政治與社會運動」,令人暈頭轉向,而且所謂的清領與日治說法皆是出自於政治考量,難道這些編審不知道連日本學界都使用「殖民臺灣時期」云云嗎?

教室、課堂、學生、課桌椅、講台、學校、教育、台中后綜高中 (資料照/洪煜勛攝)
教室、課堂。(資料照,洪煜勛攝)

也由於這個謬誤,所以各出版社紛紛在課本前面貼了個年表來補救,但早已不知「今夕是何系」的高中學生如何可以判斷時間軸?至於授課老師?他們又如何能教?一如前述,臺灣向來喜歡不辨自己的優劣而全盤照抄他國的模型,之所以有此「教難」源於主題式教學。主題式教學早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時,就已經喊得震天價響。可能是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教改人士對傳統教育理念有諸多批判,其中被批鬥得最狠毒的,莫過於分科教學。他們認為,基礎教育不宜過度專業,否則孩子們的學習會變得支離破碎,也會變成見樹不見林,因此他們主張打破分科,改為領域教學,並且以同一個主題來統整。譬如以荷花為主題,國文可以講王冕畫荷花奮鬥的故事,生物可以研究荷花的構造,音樂可以唱跟荷花相關的歌等等。主題式教學乍聽之下很有趣,實際上則可能什麼都學不到。

人類的術科分離源於十六世紀,近期雖然有再融合的態勢,但其基礎仍在於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的累積,之所以形成分門別類,有其根據也有其邏輯可循。因為想了解萬事萬物的原理,就非得從不同的面向切入不可,何況每個人在不同面向又各有所長,如達文西般樣樣精通者極為罕見。王陽明對著竹子想「格物」,因格不出所以放棄,這是他沒有用對方法,絕非格物不可行。主題式教學和王陽明的格物類似,都是漫無目標,東拼西湊,缺乏明確的系統,恰恰陷入當初教改者所批判的「破碎」學習。

跨界為必須,但專業需為其前提

平心而論,所謂的統整、跨領域,在21世紀的今天,確有其必要,但制定教育政策者本身就需要具備容忍、具備韌性、懂得跨界為其人格特質,唯有透過不同領域的交流、學習、合作,才能激發出新的創造。換言之,統整與跨界原本應是一種嘗試與驗證的教學手段,也不可能立即普及。108課綱的制定者在不知己不知彼的情形下畫虎類犬,天馬行空地要求高中教師摸索,其結果導致基礎教育的崩壞。

108課綱,號稱是二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其好高騖遠的本質顯露無遺,專務在調整課程,其幅度之巨大、邏輯之莫名可謂「震古鑠今」,加上「考招」無法連動,還有新加入的雙語教育、本土語教育,造成臺灣高中學生沈重負荷,其結果是高中學生科科補習,家長與教師人仰馬翻,補習班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但大學畢業生依舊嚴重低薪。

其實不僅僅108課綱荒謬,這股風潮已襲向了大學,EMI已是一例,近期各校以自主學習為由浮濫地認定學分,如果大學能夠自主學習,為何需要大學的存在?人人皆能自主,以後交由ChatGPT授課即可,如是,大學可廢矣。

門閥依舊猖獗,教改依舊無方,這就是當今的儒林外史!

*作者為寫實的社會觀察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