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總理上任23天的「三個信號」與「三道難題」

2023-04-03 19:21

? 人氣

Tesla boss Elon Musk (L) walks with Shanghai Mayor Ying Yong during the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for a Tesla factory in Shanghai on January 7, 2019. - Musk presided over the ground-breaking for a Shanghai factory that will allow the electric-car manufacturer to dodge the China-US tariff crossfire and sell directly to the world's biggest market for "green" vehicles.
特斯拉進駐被認為是李強執政上海時期的重要政績,馬斯克旁邊的是時任上海市長應勇。

第三則是幫助中國跨過所謂「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利用人口紅利,發展大規模低水平的製造業,再加上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總量不斷走高,然而這些「低垂的果實」已被摘完,必須進行產業升級,通過附加值更高、效率更高的新產業,替換高污染、低效益的舊產業。目前擺在中國面前是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跨過去,成為中國經濟的母題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李強在上海任職期間的新冠疫情應對雖被大眾詬病,但也被讚譽用超常措施、超常速度引入電動車巨頭特斯拉。有觀點認為,這與當年引入iPhone手機生產鏈意義相似,通過引入一個巨頭,有望帶動整條產業鏈,最終盤活整個智慧型手機行業。而電動汽車在中國產業升級中被寄予厚望。

梳理完李強面臨的三大任務,背後的悖論也浮現出來——一方面,他與習近平歷史極深(在浙江時期的秘書長),但另一方面,過去幾年中國對教育、網際網路、房地產等領域的強力監管,讓民企戰戰兢兢,對外強硬,使外資憂心忡忡。他對外資和民企的喊話甚至承諾,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到實處?

主流的觀點認為,作為習近平「近臣」的李強將很難有自己的主張和創見。但反對者也可以說,一把手和二把手的私人關係反而能夠助力總理取得更大成績,比如30年前的江澤民和朱鎔基,正是因為前者的力挺,朱鎔基才可能在礁石遍布的改革之路上「摸著石頭過河」。如今的李強面對體量更大、更複雜的經濟難題,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習近平的支持,還值得觀察。

在中國,總理還重要嗎?

中國的「黨政體制」下,黨中央更多負責頂層設計、意識形態、宣傳、軍事等,國務院總理要應對經濟社會治理的細枝末節,尤其在中國過去二十多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下,總理在經濟領域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從法理上而言,中共建政後在1954年憲法,國家主席擁有實權,有權召開最高國務會議;到了1982年版憲法,國家主席成為虛職,行政權力完全移交到國務院,實施總理負責制。

前總理朱鎔基時代,這一體制運行的尤為明顯,在中國經濟改革的方方面面,從國企改革到到房地產改革再到加入世貿組織,都打上了鮮明的「總理」烙印。

不過習近平上台之後,改革事項不再由總理主導,而是成立了諸多橫跨多部門的「領導小組」,更多原來政府主導的議題由中共中央的名義來具體安排;而強調「黨領導一切」的潛台詞是「弱化總理角色」。鄧小平時代提出「黨政分開」,到了2017年「兩會」時,王岐山特地糾正為「黨政分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