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重說「島鏈戰略」

2018-08-19 07:10

? 人氣

20161224-中國「遼寧號」航母突破太平洋第一島鏈,進行跨海區訓練任務,艦上搭載10餘架殲15,中國海軍在官方微博發布照片。圖為遼寧號與殲15。(取自中國海軍發布微博)
20161224-中國「遼寧號」航母突破太平洋第一島鏈,進行跨海區訓練任務,艦上搭載10餘架殲15,中國海軍在官方微博發布照片。圖為遼寧號與殲15。(取自中國海軍發布微博)

一般中型航母,如「遼寧號」可搭載約30~40架各型艦載機──24架殲15、4~6架直18預警直升機和6~8架通用和救援直升機(註九)。當航母從事打擊作戰任務時,其中1/3的艦載機用於戰鬥打擊任務,另外的2/3則是用來擔任艦隊自衛防空任務之用。而第一艘中共自製的第二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001A(002型航艦)也已經在2018年5月13~18日完成了首次海上測試任務,預估在2019年前後可以正式入列服役。受限於技術問題,這艘中共自製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仍舊使用與遼寧號前端翹起4~15度(遼寧號的上翹角為14度)的特殊「滑躍式甲板」,並不是較為先進的蒸汽彈射(彈射起飛),也非最先進的電磁彈射。對此大陸科普圖書《航母對彈——名家縱談海洋霸主》主編、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著名軍事專家李傑解釋:「如果要採用電磁彈射的話,還要用比較先進的攔阻系統,以及新概念武器等高技術,這就需要大量的電力,如果再採用常規動力就有點入不敷出了。所以,航母上採用新技術絕不是有了一個先進的系統或把武器裝上去就行的,而是要進行通盤考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代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基本作戰原則是──航艦要布署在預備打擊目標300~1,000海浬的區間(圓周或半徑)內,可視敵情威脅機動調整,但最好不要低於300海浬,否則難以保護航艦戰鬥群的自身安全;是否超過1,000海浬,則必須視航艦載機的作戰半徑(飛行半徑)而定,而艦載機的作戰半徑除了受限於本身的性能外,也取決於所載武器之數量與是否加掛副油箱而定(相對的加掛副油箱,也會增加戰機重量與空氣阻力,並不利空中纏鬥任務)。以目前配備在遼寧艦上之殲15戰鬥機(脫胎於蘇俄之SU33)來說,其滿載燃油之作戰半徑約可達1,000公里或是在距離母艦250公里處巡邏3個小時。

不管如何,即使解放軍擁有多艘航空母艦,也能順利進出(行駛)於第一與第二島鏈間,但駛出第二島鏈之後,就必須擁有至少一個可以補給與休憩的戰略基地,但目前所有位於第二島鏈之後可供船艦與飛機停靠補給的島嶼,均由美日等國所掌握,再加上缺乏長程後勤能力與美軍擁有的海外特遣作戰經驗,這對解放軍來說是相當不利的。另外除非使用的是可長時間不靠岸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一般的常規動力,如遼寧號這類5~6萬噸級常規動力中型航母,平均每三天就需要加油一次,如何運補足夠的油料將是個令解放軍頭痛的大問題。戰略專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敢發動「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就是因為當時日本已經控制了西太平洋許多原屬於德國的島嶼。沒有這些戰略補給基地,日本艦隊根本沒有能力遠航,更不要說發動大規模的海戰或是偷襲珍珠港了。大陸目前擁有各式船艦(包含潛艦)300多艘,高居亞洲第一,但仍遠遠比不上美國所擁有10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及11艘核子動力航母。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