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觀點:正視日益弱化的上市危機

2018-08-15 07:10

? 人氣

1997年亞馬遜(Amazon)在納斯達克上市時,直至2003年才開始獲利,但因為美國證交所對新創公司特別寬容,才能順利上市,最終成為市值和谷歌並駕齊驅的世界級公司。(資料照,取自美聯社)

1997年亞馬遜(Amazon)在納斯達克上市時,直至2003年才開始獲利,但因為美國證交所對新創公司特別寬容,才能順利上市,最終成為市值和谷歌並駕齊驅的世界級公司。(資料照,取自美聯社)

1997年亞馬遜(Amazon)在納斯達克上市時,仍處於虧損狀態,直至2003年才開始獲利,但因為美國證交所對新創公司特別寬容,才能順利上市,不斷成長,最終成為市值和谷歌並駕齊驅的世界級公司。

6月14日,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召開記者會,宣佈「金融發展行動方案」,針對台灣資本市場,宣示將在2 年內新增100 檔上市櫃公司,對比近年台灣「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每下愈況的趨勢,賴揆振衰起弊的企圖心,廣受金融界矚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內IPO市場弱化 近期亮點公司少

台灣IPO市場日益弱化,不妨比較2002至2009年與2010至2017年兩段時期,IPO家數從268家降到208家(減幅22%)。其中,中大型公司IPO家數減少更加明顯:資本額小於NT$10億的公司,從165家降到137家(減幅17%);資本額NT$10至100億公司,從89家降到65家(減幅27%);資本額NT$100億以上,從14 家降到6 家(減幅57%),IPO市場的資本規模,已經越來越小。

更嚴重的是,2017至2018年IPO市場,更有變本加厲的下滑趨勢。2016 年台灣IPO家數60家,總金額NT$255.7億,2017年降到42家,總金額只有NT$148.1億(減少107.6億)。其中,新上市公司平均集資只有NT$4.6 億,新上櫃公司平均集資更低到NT$2.7 億,顯示台灣IPO市場的零碎化﹝見表1﹞。

2018年更不妙,上半年IPO只有15家,全部資本額只有NT$88.79 億,比2017年還少,其中資本額前5名依序為:致和證券(NT$22.4億)、高端疫苗(NT$15.53億)、是方電訊(NT$6.89億)、健椿工業(NT$5.45 億)、萬達光電(NT$3.97億),規模都很小﹝見表2﹞。

郭正亮觀點:正視日益弱化的上市危機(台灣銀行家提供)
(台灣銀行家提供)

對比之下,6月8日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在上證正式掛牌,光是一家資本額就高達RMB¥177.25 億(NT$821.2 億),不但成為上海A股自2015年6月國泰君安證券上市以來的最大IPO,同時也成為2018 年最受關注的兩岸上市案。

儘管台灣證交所也努力吸引外國企業來台IPO,目前累計家數也有72 家,占整體IPO市場三分之一,但KY掛牌公司交易量不大,難以達成募資目標,已有不少KY公司萌生去意。今年4 月,證交所決定跟進香港,公佈多元上市方案,新增大型無獲利企業上市條件,現階段尚未獲利但深具成長潛力的公司,可望在台股掛牌。符合多元上市條件的首家公司,很可能是電動車大廠Gogoro, 但除此之外,目前並未看到其他亮點。

鬆綁制度 打造友善投資環境

影響台灣IPO市場的最大變數,就是中國和香港強力提升資本市場的友善環境,吸引台商到中港兩地掛牌,尤其是港交所為了確保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對IPO的開放幅度更是驚人,導致台灣備受競爭壓力。

2017 年香港IPO家數高達174 家, 籌資金額HK$1,282億(約NT$4,936 億),對比台灣IPO家數只有42 家,籌資金額只有NT$148.1億,港交所IPO籌資能量高達台灣33.3倍。2018年港交所更進一步開放尚未獲利的生技公司上市,市值門檻只要HK$15億,4月30日還宣佈將採取特別有利新創團隊的「同股不同權」機制,試圖吸引台灣生技新創公司赴港掛牌。

反觀台灣證交所,儘管也將放寬無獲利公司申請IPO,但上市公司必須同時符合近一年營業收入達NT$50億、營業收入高於前一年、近一年現金流量為正、淨值占實收資本三分之二以上等條件,顯然比香港嚴格很多。甚至,針對IPO理應更加寬鬆的上櫃公司,台灣也要求申請淨值必須達NT$6億以上、不低於股本三分之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為淨流入等,也和香港相距甚遠。

台灣IPO法令的保守老舊,還表現在對實收資本額和淨利率的過時堅持。2016 年11月,專注於網路公司創投的林之晨就指出,台灣規定申請上市實收資本額必須達NT$6億,申請上櫃實收資本額必須達NT$50,000,000,明顯和先進國家背道而馳。

不管是香港、新加坡或日本,證券主板的申請IPO規定,早就以「市值」取代「實收資本額」。例如香港主板,申請IPO分為3類資本額,都是以市值計算,分別是市值HK$2億、HK$20億、HK$40億,並沒有實收資本額要求。另如新加坡主板,申請IPO資本額要求更寬鬆,分別為市值S$1.5億、S$3億,如果無法計算市值,還可以近一年稅前淨利達到S$30,000,000作為申請條件。

至於台灣對申請IPO的公司獲利條件,也相對嚴格許多,必須達到以下3項要求之一,才可能核准:一、不得有累積虧損。二、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稅前淨利除以股本須達6%,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獲利能力高於前一年度。三、最近5 個會計年度的稅前淨利除以股本須達3%。

不管何者,對台灣新創網路公司IPO都造成艱難障礙,只要對比美國Amazon的上市過程,就可一目了然。1997 年Amazon在納斯達克上市時,仍然處於虧損狀態,直到2003年才開始獲利,但由於美國證交所對新創公司特別寬容,Amazon才能順利上市不斷集資壯大,最終成為市值和谷歌並駕齊驅的世界級公司。

另如2016年7月在紐約和東京同時上市的日本LINE公司,直到當年3月還處於累積虧損狀態,但2013至2015年營收年增率,分別為509%、119%、39%,已經顯現成長能量,符合美國和日本的上市標準。儘管公司未來成長性仍不確定,但美日IPO市場都願意提供支持,使LINE得以成為亞洲通訊軟體巨擘。

即時通訊軟體LINE在紐約證交所股票上市(IPO)(AP)
即時通訊軟體LINE在紐約證交所股票上市(IPO)。(資料照,美聯社)

顯而易見,不管是美國Amazon或日本LINE,只要換到台灣,都不可能得到IPO核准,也不可能享有資本市場支持,很可能因此無法熬過企業擴張的關鍵時期。熟悉台港IPO市場的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不禁悲觀做出結論:「港交所對資本市場的空前改革,已經宣判台股IPO死刑!」

更嚴重的是,台灣新創公司選擇海外上市,並不只因為IPO相對困難,更因為次級市場的成交量日益萎縮,導致台商不得不尋求海外募資。以2017年股市日均成交量為例,港股高達HK$884億(約NT$3,403億),滬深股市更高達RMB¥3,082億(約NT$1.4兆),反觀台股不到NT$1,000 億,明顯不利於大型股的大額交易,也難怪大型股越來越少選擇台灣上市。

又如2017年股市本益比,台股平均本益比只有15.5倍,以高新科技為主的深交所本益比則高達38.3倍。上證儘管以傳產為主,但科技股本益比也遠高於台灣。以鴻海為例,台股本益比只有10.75 倍,但FII在上證以低標發行,本益比就衝到17倍,儘管FII資本額高達NT$821.2億,募資總額更高達NT$1,292億,但上證日均交易量龐大,FII上市後立刻飆出3根漲停。不管是本益比或成交量,台股都難望項背。

正因為台股不管是本益比或成交量,都難以和香港或中國競爭,唯一後來居上的競爭策略,只有從制度鬆綁著手改革,亦即給予更便利、更寬鬆的IPO條件,包括縮短審查程序和時間、降低公司上市門檻等,才能保住台灣具有成長潛力、但尚未獲利的新創公司。此外,也要減少企業併購的法令障礙,讓上市櫃公司更有機會透過併購成為大型企業,才能彌補IPO市場越來越零碎化,大型公司不得不尋求海外上市的無奈困境。

*作者為立法委員,本文由台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精彩全文詳見《銀行家雜誌》8月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