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玓觀點:從「不敢相信!」到「可以相信!」

2023-03-12 05:50

? 人氣

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上映短短3天票房就破4700萬,劇中探討多種議題,讓人前一秒才哈哈大笑,下一秒卻淚流滿面。(圖/取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臉書專頁)
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劇中探討多種議題,讓人前一秒才哈哈大笑,下一秒卻淚流滿面。(資料照,取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臉書專頁)

風險比較高的是同志素材。近年來在台灣,對同志的偏見或歧視降低很多,尤其是年輕族群更敏感於用「正確」的方式看待同志。然而我們也都心知肚明,反同恐同的人還是很多,恐同情緒和偏見依然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地流露出來。因為這個實際存在的矛盾,帶來了戲劇上反轉和笑料的素材(這就是片中一開始吳明翰到健身房執勤,被身邊的人一致指責「什麼時代還在恐同」的真實寫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寫實的素材用諷刺的方式表達,就會產生笑料;另一方面,也因為素材寫實,所以拿來開玩笑時,也可以減少二度歧視的成分。根據報導,為了把可能擦槍走火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關於我和鬼》團隊也小心翼翼地做了初剪版本的觀眾測試。而從我身邊的同志和友好同志的朋友口中,也獲得證實。大家都覺得,裡面關於對同志以及對直男的偏見,其實都是存在的,通過喜劇的呈現,覺得好笑,但並不冒犯。

最重要的是,上述各種類型元素,最後都能夠收攏到核心主軸,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成長與親情,而這向來是台灣影視作品最經常取得市場成功的元素。吳明翰跟毛邦羽儘管性向不同,但都有各自的中二病和成長障礙,尤其是毛毛生前跟父親(庹宗華飾)的誤解糾葛如何化解,成為後半段故事的主軸,也成功地製造催淚效果。

從整個類型包裝的設計與情節推動的模式來看,讓人聯想到2017年的賣座韓片《與神同行》,也是用神怪、法律、動作等多種類型來包裝成長和親情,連最後母子關係的催淚效果也一樣強大。手法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關於我和鬼》團隊的精準商業操作,當然也不是只有在劇本開發上,其他像是上面提到過的觀眾盲測,以做為最後修改上映版本的依據;搭配洋蔥式類型操作的洋蔥式行銷;以及跟蔡依林合作的歌曲和類似本片前導作品的MV等等;可以說每一個環節都是在讓最後的市場結果盡量接近預期,降低不確定性。套句片中毛毛的口頭禪(這句台詞也是成功行銷操作的手法之一)「不敢相信」,出品團隊做到了讓每一個步驟和最後結果都是「可以相信」的。

在精準操作方面最後要補充的一點是關於演員和選角。很多評論都提到,片中大部分演員都有精湛的發揮,這一點我同意。兩位年輕男演員林柏宏與許光漢的演技都有明顯進步,資深演員王滿嬌和庹宗華正常發揮,更不用說蔡振南展現戲精實力,最後那段被毛毛附身後的氣質瞬間轉換,令人拍案叫絕。

最值得一提的是王淨。從故事結構來看,王淨飾演的警花林子晴因為角色設計上的反轉,有比較複雜的內涵,但是又不能搶走兩個男主角的重要性,尤其是既要有女性魅力,但又不能太過性感。從觀眾心理學上來說,如果她太過性感,會搞亂觀眾對兩位男主角的情欲投射,尤其是對國、高中女生觀眾來說,林子晴如過太過性感,會很容易帶來排斥感。我不確定王淨是不是有體會到這層複雜性,但她確實證明自己的演技是三位年輕演員中最成熟的,也恰當完成製作團隊賦予她的任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