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業中觀點:俄烏戰爭與世界格局變化

2023-03-01 07:00

? 人氣

2023年2月20日,閃電訪問基輔的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烏國陣亡將士紀念牆前道別時擁抱。(美聯社)

2023年2月20日,閃電訪問基輔的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烏國陣亡將士紀念牆前道別時擁抱。(美聯社)

自2022年2月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已歷一年,戰事未嘗稍歇,而烏克蘭民眾仍在承受戰爭帶來的不平靜。回顧過去一年的國際情勢發展,基本上可以看出自由國際秩序的賡續與彌新,護持自由國際秩序的國家無分地理近遠,同聲相依地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由國際秩序擁護者持續支持烏克蘭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於2月間發布的民意調查顯示,俄羅斯的侵略行為鞏固了美國及歐盟等西方國家,而來自美國與歐洲的受訪者持續支持烏克蘭贏得戰爭,認定俄羅斯是西方國家處於衝突狀態的敵手,也認為戰後的世界秩序將由美國與中國大陸分別領導的兩大集團來定義。然而,在印度、土耳其、俄羅斯及中國大陸等國家,民眾多認為即便烏克蘭必須犧牲領土,戰爭也應儘快結束,未來的世界將多極發展,而非美、中二元領導。報告的結論指出,決策者應更為注意西方與非西方國家世界觀的差異,且崛起的強權如印度與土耳其在未來將更傾向採取以自身利益為優先的外交作為。益普索(Ipsos)於1月間發布橫跨28個國家的調查大致亦顯示此等趨向。

上述的報告顯示,自由國際秩序並非是全球性的,而即便在西方國家之內,對戰爭的看法亦呈現方向一致但步調不同的差異。歐洲議會民意監督小組(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Unit)於2月中公布的綜整民調報告顯示,波蘭、德國對於戰爭引致的威脅感較法國高;而對於軍援烏克蘭,德國有超過半數受訪者表示支持、不到四成表示反對,而法國支持與反對意見約莫五五波,但義大利持反對意見者則有四成五,支持的聲音僅有三成左右。但整體而言,美國的形象大幅提升,俄羅斯則普遍被視為威脅來源。

西方與非西方國家的意見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益普索(Ipsos)的調查顯示出西方與非西方國家的意見差異。此次參與調查的28個國家,包括歐洲(瑞典、荷、西、波、英、義、德、法、匈、比)、美洲(美、加、墨、哥、智、阿、巴西、祕魯)、亞洲(新、馬、印、泰、韓、日)、澳洲、印度、土耳其、南非等國家。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均同意在侵略發生時,應支持受侵略國家維持主權,但匈牙利、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等均有超過八成受訪者表示該國應避免軍事介入衝突。多數受訪者均同意要制止俄羅斯,但對於具體作法仍有國別差異。而論及有關即便能源與糧食價格升高,是否仍應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時,瑞典受訪者支持經濟制裁的比例最高,而馬來西亞支持的比例最低;匈牙利不意外地成為認為制裁最不值得的國家。地理遠近、各國自身政治體制及與國際經濟接軌程度等,似乎是影響各國受訪者意向的重要因素。

聯合國大會於2月23日針對烏克蘭所提出要求俄羅斯立即且完全地無條件撤軍之訴求通過決議案,共得到141國贊成,包括白俄羅斯、北韓及敘利亞等7國反對,另印度、伊朗及中國大陸等32個國家棄權。聯大決議案具宣示意義,是對俄羅斯的政治譴責與呼籲,但投票結果也反映非西方陣營主要國家的立場。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亦以政治原則為主要訴求,在西方國家眼中或許是假中立、真傾俄的表態,但對於非西方國家而言,該文件似乎提供了另一個選項。

本文並非要為中國大陸或其他同情俄羅斯立場的國家洗白。我們看到的現實是,俄烏戰爭大幅改變世界格局,而面對迅速變遷的國際及區域情勢,臺灣或許沒有拒絕選邊站隊的空間,但西方與非西方國家的偏好分野已日益明顯,這個趨向值得關注。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