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麗專文: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2023-01-16 07:00

? 人氣

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成功,有充沛的港商、台商支援是一個主要的因素。(新新聞資料照)

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成功,有充沛的港商、台商支援是一個主要的因素。(新新聞資料照)

一九八七年,第一批臺灣旅客在中國降落時,他們身處的經濟體跟自己的家鄉大為不同。進入「改革開放」十年後,中國經濟仍由國有企業主導。至於基層,地方政府則跟通稱「鄉鎮企業」的半私人企業過從甚密。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期汙名化私人企業,導致許多想創業的中國人會以鄉鎮企業的名義登記。與此同時,從中央計畫經濟時代延續至今的雙重定價制度,使國有企業可以用比其他型態企業更低的價格取得物料;因此,在這個局部改革的經濟體中,許多國有企業管理者與中央官員是將大把時間用在套利與收租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處處制肘的環境,跟臺灣小規模企業老闆習慣的資本主義無拘無束模式大相逕庭。但對敢闖的人來說,潛在的收益也很驚人。中國極為渴望成長,但表現孱弱。土地成本低,失業與就業不足是很普遍的現象。各級政府官員迫切想覓得外部投資。緩不濟急的改革步調加上中國政府的高度期望,為精明(且幸運)的投資人創造了龐大的商機。

而且一九八○年代中期時,臺灣傳統製造業正在流失競爭力,這就意味打頭陣的臺商不只是因為商機而被吸引過去,同時也是因為必須破釜沉舟奮力一搏。即使如此,那些開路先鋒並沒有被中國的商業潛力蒙蔽了判斷。他們謹慎行動,但一定會有行動。不像其他外國投資人,臺商會避開合資的做法。他們投資時把身家全押上去,落腳中國,親自經營。需要有人協助管理協助時,他們會僱用臺灣人,而非當地中國人。他們重金禮聘自己信得過的經理人,都是一些真正在市場體系中磨練出來的人。「臺商」的意思是「臺籍企業主」。臺商延攬至中國協助自己經營事業的專業白領,則成為所謂的「臺幹」,也就是臺籍經理人。

轉往中國經營的大多數公司,跟臺灣眾多中小企業一樣,是代工業者。它們之所以決定離鄉背井,把生意搬到臺灣海峽另一岸,是因為國際顧客要求降低成本。國際品牌樂於延續與臺灣代工業者的關係,但關鍵在價格;對臺灣代工業者而言,經營成本的上升,把利潤壓縮到了臨界點。若有以更低成本提供相同產品的能力,臺商的存活和利潤的增加(至少短時間內)就都有希望了。

第一波臺灣投資人在中國創造出非常特別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允許中國商品進入全球製造業網絡,但不允許中國企業進入上述網絡。漸漸的,個別中國公民爬上管理職,學到了這種商業模式。接著有人自己開業,或是把這份知識傳遞給其他中國本土企業。時日一久,臺商在一九八○年代晚期與一九九○年代引進中國的商業模式,其中許多特色也就逐漸為中國所吸收或者本土化。紅色供應鏈興起,就是這段學習歷程的直接結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