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年終回顧與展望:激烈競爭對抗之後,大國博弈走向何方?BBC深入解析

2022-12-26 18:00

? 人氣

「同拜登的見面充分顯示出習近平是跟拜登平起平坐的,是世界領袖,而且他們討論的是中美關係對世界的影響這樣的重大戰略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美國,中期選舉塵埃落定。民主黨保持參議院多數,共和黨以微軟優勢佔據眾議院,與此同時,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多落選。這一結果令拜登政府在處理對華關係上可以較少地受到國內政治的牽制。

拜登在選後國家演說中自信地說道,「美國人通過投票再一次發聲並且證明,民主就是我們的特性。」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此前對BBC中文說,在順利完成兩件國內大事之後,雙方領導人都更加自信,有理由放軟身段處理外交事務,加上兩國都面臨疫情後經濟復蘇的挑戰,「當前合作是最佳時機」。

美國總統拜登
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拜登於11月10日在華盛頓特區發表講話。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避免了「紅色浪潮」。

中國已經開始接受與美國官員進行互動。12月11日,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等高級別官員與中國副外長謝峰在河北廊坊會面,為明年年初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做凖備。這是一年多來首次有美國代表團訪問中國,雙邊均表示對話是「坦誠的」。

不僅對美國代表團表示歡迎,中國近日還接待了日本外相和澳大利亞外長,這兩個國家均是美國的安全盟友。

薩特教授說,「中國政府正在嘗試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對待美國以及美國的許多西方盟友,中共的報道更少地強調鬥爭,在許多公開場合也放下了強硬立場。」 他認為中國做出了一定的讓步,放下了對話的前提條件。

他並不清楚中國這樣做的動機,但指出中國此前採取的強硬態度「得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必須通過某種方式改變」。中國逐漸摒棄鄧小平時代倡導的韜光養晦的路線,轉向敢於鬥爭的「大國外交」。過去幾年,一些中國外交官在多個場合表現出咄咄逼人的姿態,被西方國家稱為「戰狼外交」,損害了中國的對外形象。

薩特教授強調,目前中國的改變是「有限的,但很重要」。 「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改變了立場,但表示他們凖備好了要更加開放、更加靈活,我認為這是兩國關係取得進展的好跡象,至少在處理緊張關係方面可能會有所進展。」

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穗生對BBC中文說,中國國內出現了很多問題,包括經濟衰退、疫情管控從動態清零到無序地放開,都使中國處於非常脆弱的地位,所以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現在處理中美關係非常重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