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農自述從15歲就開始每年打工,大學兼4份工作賺學費是有可能,顯示他不是個媽寶需要獨立自謀生計。
有些州屋主資料也可從網上查詢
以神隱翁達瑞為例
陳時奮以翁達瑞為筆名發表政治評論,2018年從加拿大毅偉商學院轉任美國華盛頓州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Kaiser 擔任講座教授,並在學校附近購屋。美國華盛頓州可以在政府網站取得屋主姓名及當年房屋稅。陳教授坐落於BELLINGHAM的面湖豪宅,在2018年8月以近113萬美金購入,現在房屋按照政府課稅標準已經增值到128萬,屋主為夫妻二人(SHIH FEN & MING LIN CHEN),擁有100%產權,表示沒有未還房貸。

薪水也透明
除了居住地及房屋交易無料可查,薪水範圍也可以找到。筆者當時在美國申請工作同意公司對筆者背景調查,同意書上可以要求獲得與公司相同的調查副本。結果調查報告除了學歷、工作經歷查驗結果以外,包括筆者過去十多年每月薪資金額。如果願意付錢調查,具體薪資也可以在當事人同意被調查之下取得。
如果當事人不同意被調查,也能在Glassdoor網站理解各公司不同職務的薪水行情。
吳怡農說他30多歲放棄千萬年薪回到台灣工作,筆者就查了一下他工作的Goldman Sachs薪資行情,結果該公司Investment Banking Analyst投資銀行分析師年薪約在18-29萬美金之間,加上年終分紅,年薪破30萬美金應該沒問題,可以推斷所言不虛。
最近吳怡農參加立委補選,筆者接到一些散佈” 下架吳怡農, 吳乃仁貪污家族!”的言論,影射吳怡農家族接受過吳乃仁一家人的好處,或者因親戚關係得到好處。根據筆者個人針對吳怡農及家人住所及房屋交易記錄,加上觀看親子天下雜誌吳怡農受訪視頻,談到他母親林惠英非常努力打工幫忙賺錢養家,週末都不閒著,推斷吳怡農及其家屬應該沒有粘到吳乃仁家族的好處。

現今已經是沒有個人隱私的時代了
除了上述靜態個資之外,Google多年來蒐集個人手機資料,無論你是否連接Wi-Fi,或者打開手機飛航模式,都會定期把手機記錄的資料上傳到雲端。谷歌如何祕密地監視你(How Google is Secretly Spying On You)、谷歌監視你所做的一切視頻及許多新聞報導,都證實個人動態資料都被大數據掌握。
十多億人使用的微信軟體,除了審查通訊內容之外,也是經常性地蒐集用戶資料,即使你安裝了微信但未使用,個人資料同樣被上傳到雲端。微信監控實錘,24小時採集數據的視頻,報導追查微信上傳資料到雲端的始末。
除此之外現在許多手機軟體,在安裝之時就明白告訴你他們在蒐集資料,如果你不同意就無法繼續安裝。
如何避免個人資料被監控?
簡單回答:只要上網(包括手機)就無法避免個資被人監控,最多只能降低個資暴露的程度而已。有興趣可以參考比監視器更可怕 誰在偷看你的個資?專題,來提醒你的個資在什麼情況下會被洩露。想保留個人隱私就需要避開一些網路陷阱或者根本不使用一些應用程式或社群網站。使用VPN對上網資料加密,也許可以讓蒐集者無法分解上傳的個資,但是如果VPN本身就是資料蒐集者,個資的暴露可能更加廣泛。
看到自己個資被網站暴露,可以要求該網站將自己資料移除,可以避免別人看到自己個資。但是類似的網站很多,需要一一申請,少數申請移除個資需要付費,多半申請移除之後個人資料就不再出現在查詢結果。
追根究底,個資會被蒐集暴露,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主動分享自己活動是主要因素。又想廣泛申請信用卡或向特定友人或大眾發布自己行踪,又想讓個資保密,兩者無法雙全啊! (相關報導: 孫維德觀點:新的資安思維─承認人工監控有其侷限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管理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