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盧秀燕連任,傳遞了什麼樣的訊息?

2022-11-30 05:30

? 人氣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暨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26日投票。(資料照,柯承惠攝)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暨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26日投票。(資料照,柯承惠攝)

「這次更不只是一次地方選舉,也會決定我們要向世界傳遞什麼樣的訊息。」在上週四(24日)發布的催票影片中,蔡英文總統鏡頭,向支持者暗示了這樣的訊息:如果不投給民進黨,世界就會認為台灣人其實不反對被中國統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這無疑又是一次販賣「亡國感」焦慮的嘗試,就像當年趙少康的「如果讓阿扁選上市長中華民國會滅亡」一樣毫無道理。因為,任何有理智的人都會知道,地方選舉的勝敗不可能決定國家存亡。

這不只是無理的滑波,更是完全抹煞了「地方自治」的意義。

當然,這不是說,地方選舉和中央完全無關,畢竟從過往經驗來看,地方選舉就算不是對中央政府的信任投票,也有一定程度的制衡效果:不管是2005年還是2014年的地方選舉,都可以看成是對扁政府和馬政府投出的不信任投票,而2018年的地方選舉,儘管最後沒有影響到蔡英文的連任,卻也著實讓民進黨政府捏了一把冷汗。

20181113-台灣民意基金會「2018台灣公投與地方選舉」民調發表會。(甘岱民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2018台灣公投與地方選舉」民調發表會。(資料照,甘岱民攝)

畢竟所謂「韓流」在很大程度上,很大程度上,也是反映了當時民眾對中央政府包括勞基法一例一休在內的政策的不滿。

然而,「有影響」是一回事,「混為一談」又是另一回事。就像2018年,儘管民進黨原本13個執政縣市丟了7個,但是「有沒有丟」是一回事,「怎麼丟」又是另一回事——只要回過頭去看2018年民進黨「丟掉」的七個縣市,就會發現,其實大部分縣市的票數差距,也並沒有那麼大。甚至,真正差距最大的,也不是聲勢如日中天的韓國瑜,而是台中的盧秀燕。

不只大贏20萬票,更是整整多出了林佳龍三成。

這20萬票傳遞出來的訊息,絕對不僅僅是對中央的不信任或制衡。只用「這是對中央的不信任投票」來解釋,那是太小看了盧秀燕的實力,也太輕放了林佳龍的責任!就像今年選舉,雖然總票數並未增長,但是盧秀燕的得票率,卻還是從原本的56%增長到了59%,而差距更是拉到了27萬票。反觀林佳龍,此次前往新北市挑戰侯友宜,足足輸到了46萬票。

那麼,說到底,這次的地方選舉,到底向世界傳遞了什麼樣的訊息呢?是像蔡英文總統,意有所指的那樣,傳遞了「台灣人其實不反對被中國統一」的訊息?還是傳遞了,其實在「抗中保台」之外,台灣的選民其實還在乎其他更加實際的問題呢?

高雄市議員宋立彬痛批民進黨平常「靠中保台」,一到選舉就喊「抗中保台」,根本只是想藉此進行政治操作。(圖/翻攝宋立彬臉書)
高雄市議員宋立彬痛批民進黨平常「靠中保台」,一到選舉就喊「抗中保台」,根本只是想藉此進行政治操作。(資料照,圖/翻攝宋立彬臉書)

這其實從歷年「中台灣」的選舉就可以看見端倪。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過去,台灣有三次藍綠執政版圖大地震的期中選舉,分別是2005年、2014年以及2018年,而在這三次選舉中,最常變動的縣市便是中台灣的:台中、彰化、雲林、嘉義。

而台中,不只既是直轄市,同時也是變動最劇烈的縣市之一。每次輸贏都是20萬票以上的翻轉,林佳龍戰勝胡志強是如此,盧秀燕戰勝林佳龍也是如此,可見台中向來存在著極高比例的「冷血無情」的中間選民,只要不能讓他們滿意,就算是連任13年的市長也能讓你大敗而歸。

這也更凸顯了此次盧秀燕勝選的難能可貴:不只沒有被追上,甚至更進一步拉大了差距。
那麼盧秀燕到底是靠著什麼,贏得了這群「不受抗中保台」的意識形態左右的中間選民的心呢?也許,在批踢踢盧秀燕宣布勝選的新聞下面,網友的推文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

lifelikeplay;比起林佳龍時期空污差超多,不意外。
z32165479:空氣有感,贏不意外。
vn506695:台中空氣比+龍時還好。

這就是盧秀燕的連任,所傳遞了的訊息:在意識形態之外,一個重視地方治理,追求正面選舉的地方首長,依舊能獲得選民的青睞!

*作者為自由評論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