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火器紀錄出現在中國一座佛寺:《戰爭憑什麼》選摘(2)

2022-11-29 05:10

? 人氣

圖為官兵操作火砲。(資料照,美聯社)

圖為官兵操作火砲。(資料照,美聯社)

讓歐洲人由占領休達進展到據地稱王的關鍵,在於兩項新發明出現後推動了軍事事務革命。然而,這兩項發明皆非源自歐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項發明是火器。我在上一章提到,中國煉丹師在九世紀就不斷做實驗,但這時火藥的破壞力較小,只能製造出煙火和燃燒物。到了十二、十三世紀,某位如今名字已經不可考的修補匠想到加入硝石成分,製作出真正的火藥。改良過的火藥並不會持續燃燒,而是在一瞬間爆炸,只要放進足夠堅固的彈膛中,就能快速發射槍管內的彈丸或弓箭,致人於死地。

頂級火力

世上最早的火器紀錄,竟是出現在一座佛教寺院中,這座佛寺不遠處就是重慶——如今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約一一五○年當地信徒在這座聖地的石窟牆上鑿出雕像。當時的石匠根據佛教傳統刻出這種石雕像,其中有一排排站在雲層上的惡鬼,手中拿著各式武器,有一個惡鬼握弓,一個持戟,另外四個仗劍。但還有一名惡鬼手中武器看來卻像某種粗糙的管形火器,射出一小顆炮彈的槍口還冒出白煙與火星。

這幅石刻引起相當大的爭議。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證明十二世紀的中國軍隊會使用火器,有人同意火器當時已經存在,但由於產量稀少,因此這些石匠並未親眼目睹過——理由在於,如果石像中的惡鬼真的以那種方式發射火器,手掌勢必會遭到燙傷。另外,也有其他學者認為惡鬼手中拿的是一種樂器,而火器當時仍未發明出來。無論事實為何,我們都同意人類在約一世紀後開始使用火器,因為考古學家發現掩埋於滿洲戰場附近的一尺長銅炮管,而且其年代應該不晚於一二八八年。

一二八八年的火器不僅常有突發狀況、裝填速度令人折騰,而且相當不準確,但隨後就有更大更好的火器問世。這些火器流行於華南地區,當地人民到了一三三○年代已經群起反抗元朝的蒙古統治者,整個長江流域陷入兵戎之禍。火器革新在當時極為迅速且普遍,僅在一、二十年之間,起義軍就通曉如何有效運用這種新式武器。他們首先大量生產火器,當時由吳天寶率領反抗的省分在一三五○年以前生產了數百門鑄鐵大炮,其中幾十門仍留存至今。其次,起義軍的制敵方式是冷兵器及火器並用。一三六三年,與蒙古部隊在鄱陽湖決戰前夕,起義軍領袖朱元璋曾對麾下將領傳達明確步驟:「近寇舟,先發火器,次弓駑,近其舟則短兵擊之。」部下聽命行事,五年後朱元璋成為明朝開國皇帝。

領教過新式武器威力的國家,通常會開始仿造這些武器,火器也不例外。早在一三五六年以前,高麗王朝就已在各個要塞配置火器。再過一世紀,火器才經喜馬拉雅山傳入印度,但火器在一四五六年圍攻曼達爾加爾(Mandalgarh)的戰事中肯定派上了用場。到了一五○○年,緬甸和暹羅已在鑄造青銅大炮,日本則是遲至一五一二年才取得火藥技術,或許是由於朝鮮政府從中作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